陶曉晴,李向榮
(1.云夢縣人民醫院腫瘤科,湖北 孝感 432500;2.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孝感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湖北 孝感 432100)
惡性胸腔積液是惡性腫瘤細胞侵犯胸膜引起的并發癥,通常出現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群體中[1]。惡性胸腔積液可導致呼吸困難、胸悶胸痛,消耗患者的體液和蛋白質,導致患者的預后很差,生存期較短[2-3]。香菇多糖是從優質香菇子實體中提取出來的有效活性成分,是一種宿主免疫增強劑,具有抗病毒、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擾素形成等作用[4]。本文就香菇多糖腔內注射治療惡性胸腔積液對患者免疫指標的影響進行研究。
從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云夢縣人民醫院收入的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中選取78 例參與研究,并分入對照組和觀察組。病例納入標準:1)確診惡性胸腔積液。2)預計生存期超過3 個月。3)可耐受化療。4)知曉研究內容,同意參與。病例排除標準:1)存在研究中所用藥物的使用禁忌證。2)存在化療禁忌證。3)存在肝腎功能嚴重障礙。4)存在免疫性疾病。對照組中納入患者39 例,其中男性21 例(占比達到53.85%)、女性18 例(占比達到46.15%);年齡最小的33 歲,最大的77 歲,平均(63.32±5.17)歲;其中肺腺癌患者14 例(占比達到35.90%)、肺鱗癌患者8 例(占比達到20.51%)、小細胞肺癌患者3 例(占比達到7.69%)、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患者11 例(占比達到28.21%)、淋巴癌患者3 例(占比達到7.69%)。觀察組中納入患者39 例,其中男性20 例(占比達到51.28%)、女性19 例(占比達到48.72%);年齡最小的35 歲,最大的76 歲,平均(63.34±4.99)歲;其中肺腺癌患者13 例(占比達到33.33%)、肺鱗癌患者9 例(占比達到23.08%)、小細胞肺癌患者4 例(占比達到10.26%)、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患者10 例(占比達到25.64%)、淋巴癌患者3 例(占比達到7.69%)。兩組的以上資料相比,P>0.05。
在X 線或B 超引導下確定胸腔積液部位。實施局部麻醉,以中心靜脈留置針對胸腔進行穿刺,穿刺后回抽可見液體流出。將導絲送入胸腔,拔出穿刺針,沿著導絲送入導管,保持留置管總長度在10 ~15cm,撤出導絲,以導管連接引流袋,進行積液負壓引流。導管日常以3M 貼固定,非引流時間以肝素封管。引流量首日控制在600mL 以下,之后每天控制在1000mL 以下,直至胸腔積液引流完畢。之后經導管為對照組注入60mg 順鉑+50mL 生理鹽水,為觀察組注入60mg 順鉑+4mg 香菇多糖+50mL 生理鹽水。注藥后每15min 更換一次體位(以便胸膜各個部位均能接觸到藥物),直至用藥后2h。每周用藥1 次,在用藥前使用X 線或B 超觀察一次胸腔積液情況,若有積液,則引流,引流后用藥。連續治療2 個月。
1)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時間為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儀器為流式細胞儀,檢測指標包括CD3+、CD4+、CD8+、CD4+/CD8+。2)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檢測時間為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儀器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指標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99(CA199)。3)胸腔積液凋亡因子。檢測時間為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指標包括B 淋巴細胞瘤-2 基因(Bcl-2)、Bcl-2 相關X 蛋白(Bax)、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 療 前 兩 組 組 間CD3+、CD4+、CD8+、CD4+/CD8+檢測結果對比,P>0.05 ;治療后組間對比,觀察組均更高,P<0.05。治療后,對照組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降低,治療前后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提高,治療前后對比,P<0.05。見表1。
表1 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結果(%,± s)

表1 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結果(%,± s)
組別 CD3+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t 值 P 值 CD4+對照組(n=39) 53.22±3.28 44.39±3.11 12.000 <0.001 28.77±5.23 23.35±4.67 4.827 <0.001觀察組(n=39) 53.27±3.19 59.61±3.53 -8.322 <0.001 28.69±5.31 36.19±4.53 -6.710 <0.001 t 值 -0.068 -20.204 0.067 -12.325 P 值 0.946 <0.001 0.947 <0.001續表組別 CD8+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t 值 P 值 CD4+/CD8+對照組(n=39) 25.65±5.17 20.65±4.77 4.439 <0.001 1.20±0.31 0.97±0.32 3.224 0.002觀察組(n=39) 25.67±5.13 30.79±5.72 -4.161 <0.001 1.21±0.33 1.45±0.41 -2.848 0.006 t 值 -0.017 -8.502 -0.138 -5.764 P 值 0.986 <0.001 0.891 <0.001
治療前兩組組間CEA、CA125、CA199 檢測結果對比,P>0.05;治療后組間對比,觀察組均更低,P<0.05。治療后,兩組的CEA、CA125、CA199 水平均降低,治療前后對比,P<0.05。見表2。
表2 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 s)

表2 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 s)
組別 CEA(ng/mL) t 值 P 值 CA125(U/mL) t 值 P 值 CA199(U/mL) 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9)141.67±9.77 122.32±8.62 9.275 <0.001 256.79±12.27 222.72±12.33 12.232 <0.001 40.37±5.23 36.25±4.51 3.726 <0.001觀察組(n=39)141.59±9.65 110.93±7.02 16.045 <0.001 256.37±12.12 209.81±10.65 18.022 <0.001 40.29±5.15 32.37±4.28 7.386 <0.001 t 值 0.036 6.398 0.125 4.948 0.068 -3.897 P 值 0.971 <0.001 0.880 <0.001 0.946 <0.001
治療前兩組組間Bcl-2、Bax、Survivin 檢測結果對比,P>0.05 ;治療后組間對比,觀察組的Bcl-2、Survivin 水平更低、Bax 水平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的Bcl-2、Survivin 水平均降低、Bax 水平均增高,治療前后對比,P<0.05。見表3。
表3 胸腔積液凋亡因子檢測結果(± s)

表3 胸腔積液凋亡因子檢測結果(± s)
組別 Bcl-2(ng/mL) t 值 P 值 Bax(ng/mL) t 值 P 值 Survivin(pg/mL) 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9)2.61±0.31 1.82±0.22 12.979 <0.001 3.76±0.41 6.11±0.65 -19.096 <0.001 11.19±1.82 6.07±0.73 16.306 <0.001觀察組(n=39)2.63±0.32 0.75±0.07 35.842 <0.001 3.79±0.40 9.82±0.83 -40.872 <0.001 11.20±1.83 3.14±0.39 26.901 <0.001 t 值 -0.280 28.944 -0.327 -21.977 -0.024 22.108 P 值 0.780 <0.001 0.745 <0.001 0.981 <0.001
治療期間,對照組中發生骨髓抑制的患者有16例,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有9 例,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有3 例,發生胸痛的患者有6 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7.18%(34/39);觀察組中發生骨髓抑制的患者有14 例,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有9 例,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有3 例,發生胸痛的患者有4 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76.92%(30/39)。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χ2=1.393,P=0.278 >0.05。
健康人的胸膜腔內存在10 ~15mL 的液體,其可起到一定的潤滑作用[5]。胸腔積液產生的原因是胸膜腔內液體的生成和吸收失去動態平衡,使得液體過多積聚。惡性胸腔積液由惡性腫瘤引發。臨床上常見的容易引發惡性胸腔積液的惡性腫瘤為肺癌、乳腺癌、淋巴癌[6]。惡性腫瘤引發惡性胸腔積液的機制包括:1)胸膜的通透性增加,導致大量的液體和蛋白質進入胸膜腔,升高胸膜的滲透壓,增加胸膜腔內的液體。2)胸膜的淋巴管阻塞,胸膜淋巴回流受阻,無法有效重吸收胸膜腔內的液體。3)胸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血管壁的屏障作用降低,胸膜腔內進入了血管內的液體[7]。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是呼吸困難、胸悶胸痛,隨著其體液和蛋白質被消耗及機體代謝紊亂的出現,還會出現體重減輕、乏力、食欲減退、貧血等全身癥狀[8]。
臨床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時,首先要對積液進行引流,從而減少積液,緩解積液對肺的壓迫,從而減輕臨床癥狀[9]。近幾年,臨床常使用胸腔內藥物注射的方法來治療惡性胸腔積液[10]。順鉑是臨床常用化療藥物,可破壞腫瘤細胞DNA 的功能,對腫瘤細胞的增殖造成影響[11]。同時,順鉑還能刺激胸膜,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起到減少胸腔積液的作用[12]。香菇多糖是一種高分子葡聚糖,具有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細胞免疫功能、抗腫瘤的作用[13]。用香菇多糖治療惡性胸腔積液,可增強T 淋巴細胞的殺傷功能,促使胸膜修復、胸腔關閉,從而減少胸腔積液[14]。
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自身免疫細胞造成影響[15]。因此本研究中,對照組治療后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的水平降低。而治療后,觀察組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的水平顯著提高。這說明,香菇多糖的使用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減輕化療藥物對免疫細胞造成的傷害。腫瘤標志物是臨床對腫瘤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判定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的CEA、CA125、CA199 水平對比,觀察組更低,P<0.05。說明香菇多糖的應用增強了化療的效果。凋亡因子可反映出腫瘤凋亡的情況。Bcl-2 具有明顯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惡性腫瘤組織中的Bcl-2 水平較高。Survivin 是凋亡抑制基因,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有關。Bax 則具有促進細胞凋亡的作用,其水平降低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關。本研究結果中治療后兩組的Bcl-2、Bax、Survivin 水平對比,觀察組Bcl-2、Survivin 水平更低、Bax 水平更高,P<0.05。說明香菇多糖的應用有效地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了腫瘤細胞的凋亡。同時,本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P>0.05。說明香菇多糖的應用并沒有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治療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綜上所述,香菇多糖腔內注射治療惡性胸腔積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進腫瘤細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