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霞 張曉紅
摘要:文章探析地質類圖書存在的共性和典型性編校問題,旨在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處理該類問題的參考方案和依據,以提高地質類圖書的專業性、科學性和嚴謹性。總結地質類圖書質量檢查過程中突出且多發的編校問題,發現其集中在三個方面:年代地層單位、地質年代單位和巖石地層單位的名稱及其代號,地質科技名詞,古生物拉丁文名稱。為準確、規范使用三種地質單位的名稱及其代號,不僅要牢固掌握基本的地學專業知識,而且要及時學習相關地學國家標準,更新知識儲備。針對四組地質科技名詞混淆使用的現狀,通過匯總使用頻率及核查現今權威出版物的使用情況,提供推薦用法及其理由,可進一步規范地質科技名詞的使用。古生物拉丁文名稱的拼寫和格式問題比較突出,可通過前后文對照和專業網站查詢等方式仔細核實,明晰最新的古生物拉丁文命名方法和書寫規范,以避免此類問題。
關鍵詞:地質類圖書;地質單位;地質科技名詞;古生物拉丁文名稱;編校問題
中圖分類號:G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2-0229-04
地球科學是研究地球的一門交叉學科,以地學專業知識為基礎,因此地質類圖書存在的編校問題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地質單位是非常普遍且無法避免的問題,正確、規范地使用地質單位名稱及其代號應成為地學編輯的基本功。地質科技名詞也常混淆使用,應科學、嚴謹、準確地使用科技名詞,不能太隨意,應“準確講究”。古生物拉丁文名稱也是地質類圖書中常出現問題的地方。因此,本文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解決地質類編校問題提供參考方案和依據,提升地質類圖書的影響力。
在地質類圖書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年代地層單位、地質年代單位和巖石地層單位正確表述的問題。在地質類圖書中,這三類單位的文字描述和地質代號使用混亂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專業知識欠缺,對三類單位的概念理解不深入、清晰;二是責任意識不強,對一些問題差錯的處理不夠嚴謹。
(一)基本概念
年代地層單位是指特定的地質時期內形成的地層,地質年代單位是指根據巖石特征、生物演化和地質事件劃分的描述地質時間的單位,巖石地層單位是指根據總體一致或相似的巖性、變質程度和結構特征,以及相鄰地層間的關系所確定的地層體。三者的側重點和劃分依據不同,但是它們之間又存在緊密的對應關系。
年代地層單位劃分為宇、界、系、統、階、亞階,與其一一對應的地質年代單位為宙、代、紀、世、期、亞期。根據2022年國際年代地層表,有的地質單位的劃分方案已發生變化。寒武系由原來的三分變為四分:紐芬蘭統、第二統、苗嶺統、芙蓉統。志留系由三分變為四分:普里道利統、羅德洛統、溫洛克統、蘭多維列統。石炭系由三分變為二分:賓夕法尼亞亞系、密西西比亞系。二疊系由二分變為三分:樂平統、瓜德魯普統、烏拉爾統。
巖石地層單位分為正式巖石地層單位和特殊巖石地層單位,前者分為群、組、段、層,后者分為巖群、巖組、雜巖。在地質類圖書檢查過程中,經常發現將巖石地層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混淆,進而與地質年代單位對應的情況。如“早白堊世小溪組”,錯誤地將“組”與“階”對應,進而將其地質時代描述為“早白堊世小溪期”,應正確表述為“早白堊世小溪組沉積時期”。巖石地層單位通常具有跨時性,與年代地層單位之間無對應關系。
(二)常見錯誤和規范表達
年代地層單位和地質年代單位使用混亂是常見錯誤類型,在使用這些地質單位時,首先應根據語境明確描述的內容是年代地層單位還是地質年代單位,如“古生界寒武紀”就混用了兩種單位,應統一為“古生界寒武系”或“古生代寒武紀”,然后根據地層正常沉積順序(由下至上)和沉積時間(由老至新)分析對應的前綴 “始古中新”“下中上(早中晚)”等。通過總結,筆者認為地質類圖書中該類問題的常見編校錯誤有以下六點。
第一,上下級的宇(宙)與界(代)、系(紀)與統(世)使用混亂,如元古宇、元古宙錯誤表達為元古界、元古代,早侏羅世、下侏羅統錯誤表達為早侏羅紀、下侏羅系。
第二,太古宇(宙)和元古宇(宙)的下一級界(代)的分類“古中新”常錯誤表達為“下中上(早中晚)”,如下元古界、晚元古代等。
第三,年代地層單位統的“下中上”與地質年代單位世的“早中晚”混淆使用,如晚白堊世錯誤表達為上白堊世等。
第四,系(紀)前加“下中上(早中晚)”,如下奧陶系、早奧陶紀應為下奧陶統、早奧陶世。
第五,第三系(紀)使用不規范。隨著第三系(紀)廢棄,下第三系、上第三系、老第三紀、新第三紀的叫法都已不適用。現今分為古近系、新近系,至于在使用時將第三系(紀)改為古近系(紀)還是新近系(紀)則要看具體語境。例如,原文表述為“第三紀以來的地質歷史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的語句,此處第三紀應是包括了古近紀、新近紀整個時期,第三紀應改為古近紀。又如,原文表述為“中國東南部侏羅紀—第三紀陸相地層沉積特征”的語句,此處第三紀相對于侏羅紀處于較晚的地質時代,因此此處第三紀應改為較晚的新近紀。
第六,描述巖漿巖、變質巖時應使用地質年代單位,而不應使用年代地層單位。如白堊紀花崗巖錯誤表達為白堊系花崗巖。
(三)地質代號的規范使用
除了上述地質單位的文字描述外,其地質代號的使用在地質類圖書中也非常普遍和常見。出現的編校問題主要表現在巖石地層單位代號的不規范使用。(巖)群、(巖)組、段、層、雜巖的地質代號可參考GB 958—2015《區域地質圖圖例》[1]規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