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良
摘 要 鄉村振興是我國農村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推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以廣西為例,簡單分析了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并針對廣西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如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規模化水平低、農業人才嚴重匱乏、農業經營主體單一等,提出了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農業人才培養引進、優化農業經營主體結構等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廣西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46
廣西地處我國南疆,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農業資源,是全國少有的宜農、宜林、宜牧、宜漁綜合發展地區,農業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2019年2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桂政發〔2019〕7號),以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1]。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區農業經濟總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糧食產量穩步增長,蔬菜產量平穩增長,水果生產較快增長,生豬生產穩定增長,甘蔗產量略減,林業生產呈現向好態勢。2022年廣西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6 868.97億元,比2021年增長5.2%,增速比前3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2]。總的來看,廣西農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處于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階段。如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業產業興旺發達,是當前廣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結合廣西實際,探討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為其他地區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和啟示。
1 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1.1 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農業高質量發展對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具有顯著作用。通過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推廣現代種植和養殖模式,以及加強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經濟收入[3]。此外,農業高質量發展還能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比如推動鄉村旅游、鄉村電商等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增收機會。
1.2 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農業高質量發展可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關注農業的生產環節,還注重農業的上下游產業[4]。通過引導農民逐步從傳統的糧食生產向特色農產品、綠色有機農產品、高新技術農產品等方向轉變,同時推動農業與農村非農產業、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從單一的糧食作物生產向多元化的農業產業轉變。這有助于提升農村經濟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鄉村振興。
1.3 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農業高質量發展也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過采用生態友好的農業生產方式,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農田生態修復等措施,可以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為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
2 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農業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包括農田水利設施、農村道路、電力通信等。在廣西,由于歷史、地理及經濟等方面原因,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較為薄弱,存在一些問題,如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農村道路狀況差、電力通信覆蓋不全面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效益和質量,也制約了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潛力[5]。具體來說,農田水利設施的不完善使得農業生產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較強,難以實現旱澇保收。農村道路狀況差,影響了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也增加了農民的出行困難。電力通信覆蓋不全面,使得農村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落后,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
2.2 農業規模化水平低
盡管廣西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但農業規模化程度相對較低。1)由于歷史和地理等原因,廣西的土地較為分散、碎化,難以集中流轉,使得農業生產無法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限制了農業生產效益的提升。2)與發達省區相比,廣西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較少,規模也相對較小。因此,廣西的農業生產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難以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制約了農業的高質量發展[6]。此外,廣西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如承包期限短、承包費用高、土地用途限制等,這也制約了廣西農業的規模化發展。
2.3 農業人才嚴重匱乏
廣西農業人才嚴重匱乏,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高等院校特別是高等農業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以至于“老人農業”問題凸顯[7]。1)廣西的農業科技人才相對短缺,缺乏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科技人才,導致廣西農業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存在較大的短板,難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和附加值。2)廣西農業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也存在問題,缺乏具有現代農業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的人才,導致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受到限制,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此外,廣西的農民素質整體不高,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這使得他們在農業生產中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和裝備,制約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2.4 農業經營主體單一
廣西農業經營主體單一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傳統農業經營模式仍占據主導地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1)廣西的農業經營主體以小農戶為主,這些小農戶通常缺乏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裝備,生產效率較低。同時,他們面臨著市場波動和自然災害的雙重風險,難以獲得穩定的收益[8]。2)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農業經營主體,廣西農業的組織化程度較低。這使得小農戶在市場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難以獲得公平的談判地位和話語權,同時限制了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產業鏈的融合發展。
3 推進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3.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推進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此,2021年3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該方案旨在通過3年的努力,全面提高廣西農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9]。根據該方案,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廣西將重點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能力、改善農村物流條件等,為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效益,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適度規模經營即提倡農業生產適度集約化、規模化,既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又能兼顧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民利益,有助于解決廣西農業規模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問題。1)加強土地流轉和整合。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民將土地流轉給有實力的農業企業或農民合作社,實現土地集中利用。同時,加強土地整合工作,推動小塊、分散的土地合并為大塊、連片的土地,為規模化經營提供條件。2)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創新打造“央企民企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廣西行”招商品牌,培育和引進一批技術先進、帶動力強、品牌影響力大、有市場話語權的大企業大集團入駐廣西,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助力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10]。3)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過延長土地承包期限、降低承包費用、放寬土地用途限制等措施,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4)引導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政府可以加大對農民合作社等組織形式的扶持力度,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農民組織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促進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發展。
3.3 加強農業人才培養引進
農業發展需要人才,只有吸引和留住更多優秀的農業人才,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有效推動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1)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鼓勵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強與高校、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機構的合作,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科技人才。同時,通過引進外部優秀人才的方式,彌補本地人才隊伍的不足。2)加強對農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一支具有現代農業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的人才隊伍。通過開展培訓課程、組織經驗交流等方式,提高現有農業管理人才的素質和能力。2)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如科技下鄉、農民技能培訓等,將科學知識和技能傳授給更多的農民,提高農民對現代農業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他們參與農業生產的熱情。
3.4 優化農業經營主體結構
推進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農業經營主體結構是一個重要的有效路徑。1)引導小農戶轉型升級。針對廣西以小農戶為主導的農業經營現狀,應積極引導小農戶轉型升級,提高他們的生產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可以通過提供技術培訓、市場信息、金融服務等方式,幫助小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2)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引導他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同時可以通過政策扶持和優惠措施等方式,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專業服務。3)構建農業經營聯合體。通過引導和推動小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企業等各方力量的聯合,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經營聯合體。這樣可以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水平。4)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農資供應、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市場信息等,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和市場風險。
4 結語
農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促進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以及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然而,當前廣西農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因素,需要通過打破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推動廣西農業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桂政發〔2019〕7號)[EB/OL].(2019-02-11)[2023-11-09].http://www.gxzf.gov.cn/zfwj/zzqrmzfwj_34845/t1509611.shtml.
[2]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2022年全區農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EB/OL].(2023-01-30)[2023-11-09].http://tjj.gxzf.gov.cn/tjsj/jdfx/qq/t16446821.shtml.
[3] 李首涵,楊萍,盧德成.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于魯蘇浙3省的比較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1):66-74.
[4] 仝愛華.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J].鄉村科技,2019(34):23-25.
[5] 楊銀叢.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民增收的作用探析[J].安徽農學通報,2022,28(2):22-23.
[6] 黃艷芳,寧夏,李小紅,等.廣西農業發展質量評價和障礙因素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21(8):95-99.
[7] 趙久龍,黃浩銘,謝建雯,等.會場一片白花花,七個干部八顆牙 尋找鄉村引才“強磁場”[J].半月談,2021(21):32-35.
[8] 董翀.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137-150.
[9]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3-24)[2023-11-09].http://www.gxzf.gov.cn/zfwj/zxwj/t8347138.shtml.
[10] 王壽辰.新時代要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J].辦公自動化,2019,24(24):18-2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