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仁 達喬 紀雙城 丁雅梔 郭媛丹 柳玉鵬 甄翔
(上接第一版)計劃撥款1450億美元用于開發高超音速導彈等新型武器。此外,預算中有約91億美元用于支持五角大樓的“太平洋威懾計劃”,為歷年最高。不過《華爾街日報》14日稱,鑒于國會在聯邦預算赤字問題上存在廣泛分歧,分析人士預計國防預算案將在國會遇到重大阻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強調,打“中國牌”成了美國增加軍費、擴張軍力的必用借口。美方所謂的“應對中國挑戰”包藏著謀求無限霸權和絕對安全、遏制中國的禍心。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在安全觀中盲目迷信軍事實力,以犧牲他國和區域安全為代價,維護自身病態不健康的霸權地位,更清晰地暴露出美方作為全球安全最大威脅源的客觀事實。
刺激軍備競賽背后是生意
美國一邊挑動地區軍備競賽,一邊加大武器出口力度。據路透社報道,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2022年的5年間,全球武器實際交付量同比下降5.1%,但美國占全球武器出口市場份額從33%升至40%。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在亞太地區, 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武器進口量分別飆升61%、171%和23%,主要供應國均是美國,這三個國家都在采購遠程打擊武器,例如先進的戰斗機和導彈等。在中東地區,多達54%的武器自美國進口。
激增的軍火訂單背后是美國軍工巨頭們飆升的股價。與2022年全年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騷體下跌10%構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全年,美國軍工企業“領頭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股價上漲37%,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股價猛漲近40%,雷神公司的股價上漲近17%。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26年的富蘭克林;斯平尼日前發表文章稱,美國軍工復合體借這次俄烏沖突渲染對俄羅斯的恐懼,旨在為新一輪軍備支出創造契機,也會從此次沖突及其他地區沖突中長期牟利。
軍事專家魏東旭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前美國正在其軍事同盟體系當中打造“軍火同盟”,利用其主導的聯合武器裝備研發項目,更好地控制盟友,利用盟友的資源和資金讓美國的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宋忠平表示,為了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美國做了兩手準備,一邊制造地區熱點問題,大做軍火生意,一邊制造地區軍備競賽,動員自己的盟友共同對抗中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無論是在科技能力、經濟能力方面,還是在軍事能力方面,都要扎實做好準備,有效應對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全面挑戰?!?/p>
環球時報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