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Zhai、William Zheng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13日文章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承諾支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并加強商業信心,著力向世界保證中國政府能夠克服近幾個月來困擾中國的國內和外交難題。
在擔任新政府職務后的首次記者會上,李強的回答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他坦承中國要實現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5%的較保守目標并不輕松,政府的重點是穩定物價、創造就業機會和供應充足的住房。
李強還承諾政府為民營經濟提供“毫不動搖“的支持,并采取措施確保公平競爭和保護產權。他說,各級領導干部要與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帶動形成尊重企業家的氛圍。同時他回顧了在中國東部城市溫州擔任高級官員的經歷,他表示,盡管中國的創業環境發生了變化,“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李強總理還對華盛頓發表了溫和的言論,呼吁中國和美國之間展現更多的善意,同時指責美國的一些人試圖挑撥兩國關系。(作者Keith Zhai等)
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3月13日文章在首次總理記者會上,李強著墨最多的部分是民營經濟和外資。
他表示:“我長期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經常有機會與民營企業家交流,對他們發展中的期盼和顧慮還是比較了解的。”他說,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而且“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對于外資,他說:“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李強總理一上來就給民營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表明政府的立場以穩經濟為主,安撫民營企業。他還在傳遞信號,表明炒作中美關系是政治操作,不是事實,而對外開放是中國繼續要走的路,望外資來投資中國。
經濟學人智庫經濟學家蘇月稱,中國總理花了最多篇幅談論促進民營經濟和建設服務型政府,反映出政府的任務將是使中國發展模式更有效率,而不是追求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
香港《南華早報》3月13日文章觀察家們表示,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李強計劃讓“坐在辦公室里”的干部出去請教基層的人。這表明,他打算把自己在浙江省的踏實工作風格帶到中國的新政府團隊中。
李強說,到一線和基層進行考察和學習將是新政府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任務。他還表示,新政府成員將依法行政,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堅守廉政底線。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阿爾弗雷德?吳說,李強將他在浙江省的標志性執政風格帶到了中國的新行政團隊。
李強曾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和上海市委書記,也曾擔任浙江省省長。浙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民營企業發展的先鋒地區。2012年至2016年擔任浙江省省長期間,李強一直強調,地方經濟的發展方向取決于企業家的創造力。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謝茂松說,李強的講話表明他希望有一個不同的施政風格。中國領導人相信“中國獨特的發展問題只能在中國找到答案,所有的西方經驗都只是參考,不能照搬書本上的理論或西方經濟學說”。▲(作者William Zheng,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