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



[摘? 要] 問題是誘發學生思考的動力源,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激活學生的深度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多元的、多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通過思考與探究理解問題的本質,掌握數學研究方法,提升學習品質.
[關鍵詞] 問題;深度思維;學習品質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那么何為有效的課堂提問呢?筆者認為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誘導性,能夠啟迪智慧、激發潛能,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地研究學生、研究教材,通過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問題組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筆者以“反比例函數”一課教學為例,通過設計多元的、多角度的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概念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在互動交流中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教學簡錄
1. 運用舊知,建橋鋪路
2. 問題驅動,自主建構
3. 借助活動,引導發現
4. 借助應用,積累經驗
5. 歸納小結,升華認知
問題6 結合以上探究過程,談談你有哪些收獲.
教師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如獲得哪些知識,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有哪些感悟,蘊含哪些思想方法,等等. 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反思、回顧,以此升華學生認知,提升教學有效性.
教學思考
本課教學以問題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互動交流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教師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帶領學生體驗了概念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1. 巧借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課堂是師生互動交流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在課堂上安排各種教學活動,以確保師生和生生的互動交流是有效的,是有利于課堂生成的. 數學教學情境作為溝通數學與生活的紐帶,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以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中去,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例如,從知識的層面上來講,教師從學生已學過的正比例函數入手,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了知識的順利遷移. 從獲得新知的角度來看,通過有效的情境讓學生體驗了反比例函數的重要性;從數學應用的角度來看,引導學生利用新知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學習是一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數學”和“用數學”的熱情.
2. 巧借沖突,引發深度思考
3. 適時干預,促進目標實現
4. 及時追問,發散思維
本課教學中教師不僅精心設計了問題情境,而且在學生思考作答后進行了適時追問,旨在通過問題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深度思維,讓學生在思考辨析中深刻地理解知識. 追問貫穿教學的各個環節,無論是辨析正比例函數,還是引出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抑或是完善概念的過程中都有追問的身影. 通過有效追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實現了學生知識的遷移,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層次性、批判性,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積極思考、主動建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數學研究方法,提高學習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