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在子癇前期(preeclampsia, PE)患者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入簡陽市人民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80例PE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中麻醉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混合麻醉,n=40)與對照組(單純左旋布比卡因麻醉,n=40)。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觀察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達最高阻滯平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心率指標比較,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指標比較,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h與術后6 h,觀察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對子癇前期剖宮產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并可改善其術后短期內的疼痛水平,且對心率、平均動脈壓等指標的影響較小。
【關鍵詞】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子癇前期;剖宮產;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3,R61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2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16
子癇前期(preeclampsia, PE)是指妊娠20周以后新發高血壓,并伴有蛋白尿或水腫、頭暈等癥狀的一組臨床癥候群[1]。PE為妊娠期特有疾病,病情嚴重時可伴隨有全身多臟器病變,如肺水腫、少尿、肝酶異常等,且病情呈持續性發展,嚴重時可對母嬰健康及新生兒結局產生負面影響[2]。為保障母嬰安全,降低PE患者分娩過程的風險,臨床建議放寬其剖宮產指征,若短時間內不能順利完成陰道分娩,則優先考慮剖宮產方式,并做好手術過程的麻醉管理。目前,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重度PE患者,而麻醉方式的選擇,可能對麻醉誘導時間與牽拉不適感等產生一定的影響[3-4]。左旋布比卡因是新型、長效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為布比卡因的異構體,兩者具有相似的藥效與持續時間,但前者對心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作用較小,用藥過程更加安全。舒芬太尼可發揮較強鎮痛作用,對改善術中牽拉痛問題以及減少寒戰風險等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研究對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混合麻醉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其在起效速度、穩定血流動力學指標等方面的優勢,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9年
10月至2022年10月在簡陽市人民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的80例PE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中麻醉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40)與對照組(n=40)。觀察組: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28.65±4.06)歲;孕周37~39周,平均孕周(37.94±0.41)周。對照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8.39±4.25)歲;孕周36~39周,平均孕周(37.62±0.47)周。兩組患者的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簡陽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PE診斷標準:妊娠20周后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張壓≥90 mmHg,伴有24 h蛋白尿≥0.3 g,或隨機尿蛋白(+)或更多。納入標準:①符合PE相關診斷標準[5];②孕足月,單胎妊娠;③無麻醉用藥相關禁忌證者。排除標準:①術前監測提示胎兒窘迫者;②伴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③伴嚴重合并癥,如腦出血、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④存在其他嚴重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礙、免疫性疾病等。
1.2 麻醉方法 兩組手術方法為:①進入手術室后,常規心電監護、血壓監測,密切留意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并建立靜脈通道;②患者取右側位,于L2~3椎間隙硬膜外穿刺,常規置管,完成操作后予以平臥位;③硬膜外腔予以5 mL鹽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627,規格:10 mL∶50 mg),此后,對照組輸注15 mL 左布比卡因注射液,觀察組輸注15 mL 左布比卡因注射液+5 μ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50 μg)混合液;④麻醉后適當左傾手術臺,并密切留意收縮壓、心率。若收縮壓不足90 mmHg,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301,規格:1 mL∶2 mg]和重酒石酸間羥胺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86,規格:1 mL∶10 mg);若心率不足60次/min,注射0.3 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324,規格:1 mL∶0.5 mg)。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具體包括手術時間、輸液量、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達最高阻滯平面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心率(HR)及平均動脈壓(MAP)變化情況。分別記錄術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15 min(T3)的HR與MAP指標測定結果。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h、術后6 h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進行評估。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寒戰和皮膚瘙癢等。比較不良反應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HR、MAP采用重復測度檢驗,其他指標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輸液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達最高阻滯平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HR指標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HR指標變化情況比較顯示,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MAP指標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MAP指標變化情況比較顯示,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術后1 h與術后6 h,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1例寒戰,1例皮膚瘙癢;對照組3例寒戰,總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3,P=0.644)。
3 討論
PE患者分娩方式的選擇是臨床決策的難點之一,根據既往研究[7],腰麻方式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鎮痛與肌松效果顯著等優勢;硬膜外麻醉主要通過浸潤方式發揮麻醉作用,因給藥過程不直接經過蛛網膜下腔,安全性良好[8]。針對PE患者,一方面,要確保剖宮產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規避疼痛或其他手術刺激帶來的風險,對應麻醉方案應當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鎮痛與肌松效果;另一方面,所選藥物還應當盡量避免引起PE患者的血壓水平異常波動。
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體,在肝內經廣泛的生物轉化,形成代謝產物經腎臟排出,既往常與其他藥物復合實施硬膜外麻醉[9-10]。本研究中,兩組患者麻醉方案的差異主要為是否混合舒芬太尼,根據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結果,手術時間、輸液量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增用舒芬太尼并不會對上述手術指標造成顯著影響;觀察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達最高阻滯平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混用舒芬太尼對阻滯起效時間有積極影響。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舒芬太尼的脂溶性較強有關,相較于芬太尼等既往常用麻醉藥,舒芬太尼更容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并迅速發揮麻醉作用,故起效速度更快。
麻醉安全性是PE患者麻醉方案選擇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而手術過程密切監測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情況,并設置相應的預警值,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各時間節點的HR檢測數值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T1時刻兩組患者HR有小幅度升高趨勢外,隨時間延長,兩組患者HR呈現逐漸下降趨勢。MAP對PE患者麻醉安全性評估有重要價值。本研究中,MAP指標比較結果顯示,組間效應與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效應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時間延長,MAP指標呈現下降趨勢。結合HR與MAP的數值變化分析,增用舒芬太尼可能不會顯著影響PE患者剖宮產過程的血流動力學。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1 h與術后6 h VAS評分更低,提示舒芬太尼在術后早期鎮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本研究還發現,兩組患者術中寒戰、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較低,可見兩種麻醉方式均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對PE患者的剖宮產手術安全性構成威脅。但需指出的是,本研究納入病例數偏少,且采用回顧性分析方式,未對麻醉后各時間節點的變化趨勢進行深入分析,結論的普遍性尚有待驗證,后續有必要開展多中心、前瞻性分析,探明兩種藥品混合使用對PE患者手術麻醉效果的影響,為PE患者手術麻醉的靈活選擇提供更可靠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PE患者采取剖宮產的手術過程中,相較于常規麻醉方式,選擇左旋布比卡因與舒芬太尼混用的麻醉策略,能夠對術中感覺阻滯的起效時間以及術后短期內PE患者的疼痛水平產生積極影響,達到縮短起效時間、早期鎮痛等多種治療目標。同時,從安全性層面考慮,兩類藥品混用對HR及MAP指標的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
李可, 朱大偉, 陳建昆, 等. 子癇前期發病機制與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 解放軍醫學雜志, 2019, 44(5): 423-429.
戴鑫偉, 朱利平, 汪云. 子癇前期和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的臨床特點及母兒結局[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22, 33(9): 64-69.
賀晶, 閆雪. 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對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產婦血流動力學和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 20(10): 1709-1712.
張亞軍, 修玉芳, 韓娜娜, 等. 腰硬聯合阻滯麻醉與全身麻醉用于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對新生兒的影響[J]. 廣東醫學, 2018, 39(19): 2936-2938, 2943.
楊孜, 張為遠.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解讀[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5, 31(10): 886-893.
曹卉娟, 邢建民, 劉建平. 視覺模擬評分法在癥狀類結局評價測量中的應用[J]. 中醫雜志, 2009, 50(7): 600-602.
MIAO F, FENG K, FENG X , et al.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alone or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in patients after cesarean section.[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631897.
王利平, 黃艷, 蘇明萍, 等. 硬膜聯合麻醉羅哌卡因復合不同濃度舒芬太尼對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術麻醉效果及母嬰結局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1, 29(8): 1623-1626, 1631.
鄭龍, 鄭東, 洪瑾. 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在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2, 21(8): 887-890.
LU Q, DONG C S, YU J M , et al. The dose response of sufentanil as an adjuvant to ropivacaine in cesarean section for relief from somato-visceral pain under epidural anesthesia in parturients with scarred uterus[J]. Medicine, 2018, 97(38): e12404.
作者簡介:陳曉艷,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剖宮產麻醉效果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