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斌
據《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道,14日在接受該報采訪時,97歲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敦促美國應該設法與中國改善關系。
報道稱,馬哈蒂爾在采訪中呼吁“全球南方”保持團結。他說:“北方國家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南方國家一直被輕視。為了抗衡北方國家的意見,南方國家擁有強大的發言權至關重要。”《日本經濟新聞》稱,在中美的主導權爭奪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其他.發展中國家作為中立的第三極影響力正在增強。馬哈蒂爾擔憂美國和中國的對立“會傷害國際貿易”,指出這對新興發展中國家經濟也瀚造成影響。他敦促雙方開展對話,稱“美國應設法與中國改善關系”。馬哈蒂爾表示,中國在發展,美國必須接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時代會到來。《日本經濟新聞》稱,與此同時,他對主導權爭奪本身表現出反對,稱“基本上不能接受擁有支配性地位一國家的存在”。
馬哈蒂爾之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多次談及中美關系。他去年5月對該媒體說:“美國對中國實施了制裁,并建議其他國家不要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中國沒有對美國實施制裁,也沒有對美國采取非常好戰性的行動。”他表示,如果美國真心誠意地希望促進印太地區的增長和繁榮,就應該邀請中國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中。2021年5月接受該媒體采訪時,馬哈蒂爾表示,希望當時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能修復對華關系。他說,拜登政府“雖然對華政策的原則跟上屆特朗普政府沒有變化,但或許可以慢慢與中國緩解摩擦,開展對話。
去年8月底,他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將臺海地區緊張加劇歸因于“美國的挑釁”,并敦促東南亞國家向中國靠攏。他表示,中國是馬來西亞和該地區的一個“大市場”,保持這種經濟關系至關重要。還說,中國的哲學不是御艮和占領別國,包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在內的泰盟國家需要遠離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挑釁”。▲
環球時報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