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盈

2022年8月23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青浦、吳江、嘉善三地人大常委會第七次主任例會召開。
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規劃、建設、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據。這是繼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后,首部經國務院批準的跨行政區國土空間規劃,范圍涵蓋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總面積約2413平方公里。
按照《規劃》,示范區將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跨區域一體化空間協同治理,聚焦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統一環保排放標準;統籌示范區軌道交通網絡,打通省界斷頭路;促進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布局、共建共享等;也為示范區青浦、吳江、嘉善三地人大協同履職開拓了更廣空間,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鄉村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疊加下,2019年以來,位于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內的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大常委會根據共同簽署的《青浦、吳江、嘉善人大共同助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精神,加強協同聯動,有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助力打造長三角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先行地。
2022年,青浦人大將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工作納入年度常委會重點監督審議議題,并與吳江、嘉善人大協同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調研。8月23日,三地人大常委會第七次主任例會在嘉善縣西塘鎮召開。會議專題交流了近年來生態環境監督開展情況,圍繞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監督經驗與難點瓶頸進行了熱議,共繪人大助推鄉村振興“同心圓”。9月28日,在實地視察青浦區重固鎮徐姚村和章堰村兩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后,三地人大常委會在青浦區重固鎮召開調研座談會,就充分發揮人大作用,協同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工作經驗、政策支持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在聯動調研、充分討論基礎上,青浦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關于本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宜居建設情況的報告,并形成了相關審議意見,送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落實。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提升鄉村發展品質。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提高農民素質,全面建設美麗鄉村。”去年底,示范區首條跨省域美麗鄉村風景線——吳根越角美麗鄉村風景線發布。該風景線依托示范區兩區一縣未來鄉村、田園鄉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等建設基礎,推廣美麗鄉村片區化、組團式建設的經驗模式,構建黨建、產業、生態、文化一體化發展格局,把點狀美麗鄉村串珠成鏈為連片風景,為廣大游客、創客提供了對話自然、對話世界的夢里水鄉游程,把示范區跨省域新時代美麗鄉村風景線培育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鄉村樣板。
2019年起,青浦區人大常委會每年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項監督調研,積極助推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綜合運用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視察、代表議案建議督辦等多種方式,重點就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綠色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加強監督,推動政府層面加快推進有關工作,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隨著《框架協議》的推進,三地人大多層級學習交流、信息共享和工作推進等機制不斷深化,示范區人大的監督工作也更注重三地協同助推。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機制缺失、農村文化生活貧乏、生態稟賦轉化為發展資源掣肘等問題,2021年11月16日,青浦區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本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民生活富裕的情況報告。青浦區人大代表方志堅說:“我們期待著環淀山湖地區能充分釋放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真正成為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生態綠色經濟區,讓綠水青山真正變為金山銀山。”青浦選出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也積極奔走呼吁,在更高層面上爭取與執委會、吳江、嘉善一道落實好水源地上下游協同保護工作,探討在水源保護區適度引入民宿、文創、康養等現代服務業的可行性,規劃和打造一批集農文旅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或休閑旅游村,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模式。
三地人大《框架協議》要求結合三地人大工作的職能特點、實際情況,重點在依法監督促進三地規劃契合、設施匯合、產業耦合、功能聚合、治理融合、環保聯合六個方面下功夫。淀山湖、元蕩和太浦河等水域主體在青浦境內,北接昆山,西鄰吳江,南靠嘉善,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構建生態格局的重點。
今年2月15日,為進一步宣傳貫徹“長江十年禁漁”精神,禁漁期專項普法宣傳活動在青浦朱家角鎮淀山湖一村舉行。活動結合案例展板開展普法講解,增強漁民法律意識、守法意識,號召群眾積極舉報違法、違規行為,共同維護漁業資源,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隨著宣傳教育的加強,我們這些漁民都明白了禁漁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保護好環境,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淀山湖一村村民沈愛弟說。

▲2022年9月28日,青吳嘉三地人大鄉村振興示范村協同調研組一行走訪青浦區重固鎮鄉村振興示范村徐姚村和章堰村。
滬蘇浙三省市的地方性法規不一,漁民捕撈方式各異,跨省河湖漁業管理困難重重。2021年5月,青浦、吳江、嘉善、昆山農業農村執法部門共同簽訂《長三角青吳嘉昆農業執法合作備忘錄》,在依法管理、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對外宣傳等農業綜合方面不斷深化合作,在交界地域(水域)按照“誰查獲、誰處理”的原則齊抓共管,共同維護淀山湖、元蕩和太浦河水域的生態環境。青浦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執法大隊副隊長施明軍說:“努力保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生態環境是為后代留蔭,《備忘錄》的簽署讓四地農業執法部門聯合執法更有底氣,打擊涉漁違法違規行為也更有效。”
新發展格局下,鄉村作為超大城市的稀缺資源和戰略空間的作用將更加凸顯,農業作為保證糧食供應安全、國際戰略地位、人民基本生活與消費的“壓艙石”的地位將更加夯實。根據年度計劃安排,今年青浦、吳江、嘉善三地人大將重點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整治項目推進情況、示范區糧食全產業鏈建設等開展協同調研。青浦區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青浦區政府關于本區鄉村振興“治理有效”促進工作情況的報告,還將與市人大、鎮人大三級聯動開展《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執法調研,進一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把鄉村振興工作監督向基層延伸,在持續支持推動政府工作的同時,把監督過程與深入宣傳、廣泛普及法律法規相結合,積極引導全社會關注、理解、支持,并自覺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
隨著青浦、吳江、嘉善三地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聯席會議召開,2023年度三地人大協同工作進入“快車道”,三地人大將更主動作為,加強協作聯動,凝聚三地鄉村振興新動力、提升新水平,持續發力,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獻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