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步行路過一家同仁堂藥店,門口的一副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映入眼簾,就是牢牢秉承這個祖訓,這間百年老店歷經風雨屹立不倒,成為了國之瑰寶。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見證者和記錄者,曾幾何時,財會專業曾經在高等教育序列中消失。改革開放的春風,讓停滯了多年的財會專業獲得新生。1985 年《會計法》首次頒布實施,會計行業終于也有了自己的專門法律,特別是對“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以法律條文進行了明確;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度體系的不斷改革完善,不僅使我國的財會制度體系逐步與國際趨同,更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行政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讓會計基礎工作更加有規可依,有章可循。財會人員隊伍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我國改革開放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財會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新制度新準則頻頻出臺,財會人員的工作職能也在不斷擴展,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工作有所弱化,違規使用財政資金、財務造假多發、會計信息失真、部分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失守等問題時有發生,康美藥業近300 億元金額的財務造假事件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教訓也是異常深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從最高層面明確了財會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為出發點,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突出政治屬性,嚴肅財經紀律,健全財會監督體系,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財會監督效能,促進財會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推動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交通運輸行業財會工作者要堅守職業道德,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保證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完整,以更高標準履行財會工作職能、更大程度發揮財會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務于交通強國建設,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