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穎,陳書龍
(福建海事局,福建 廈門 361026)
在國家大力提倡政府部門“過緊日子”的要求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廣大行政事業單位努力的方向。海事局隸屬交通運輸部,近年來也在大力探索壓縮一般性支出、構建“節約型”海事的有效途徑。但一味減員、減少開支的傳統壓縮手段存在金額上限,而且不利于機構高效高質、可持續運轉。在供給側改革和“交通強國”建設規劃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管理潛力、向管理環節要效率和效益是一個新的方向。降本增效可以融入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內控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措施。這些措施同管理會計的思路不謀而合。因此,本文將結合工作實際,探討經濟新常態下管理會計在“節約型”海事建設中的應用。
20 世紀70 年代末,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民眾要求政府部門“既算政治賬也算經濟賬”,主張“少花錢多辦事”。疊加當前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傳統國際循環明顯減弱、經濟下行的大背景,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是必然趨勢。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多次印發通知,大幅壓減財政撥款預算資金,嚴格控制預算規模。在有限的資金保障下,壓縮一般性支出、減少非必要浪費、優化存量結構、推進“節約型”海事建設是有效出路。
在社會發展新階段,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其地位沒有變。航運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先行領域和重要支撐。海事部門面臨著構建“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大交管”和“智慧海事”的歷史性任務。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海事部門還需提升溢油應急設備庫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強化水上基礎設施養護,加強水域環境監測監管等,仍需加大對基礎設施設備等投入。由此可見,海事部門要構建的“節約型”,并不是單純地降低費用,它更強調的是有保有壓,有取有舍,將有限的資金資源向戰略方向傾斜,是現代化背景下一種新的“節約型”。
在降費增效、探索新型節約之路的背景下,管理會計進入視野。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普遍“重記錄輕管理”,側重于對業務活動和資金進行核算,對資金使用效果沒有很好的整理和反饋,這種管理方式從執行層面而言不利于業務關聯人員了解情況,財務業務雙方可能存在資金博弈現象;從決策層面而言不利于領導把握全局,做出最優決策。而管理會計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在促進單位預算管理、決策等經濟活動有效進行的同時,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及使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減少資產流失,節約單位成本,提升社會公眾信用度。 這與現代化背景下“節約型”海事建設的理念是契合的。
這里的思維有兩個方面。
從天目山鎮宅基地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看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陳蘇球) .................................................4-23
我國日益重視績效導向的部門預算體系建立,績效評價體系也日趨成熟,但如前文所述,政府部門對社會效益類指標關注較多,對成本類指標關注較少。如果能將增加成本效益類指標,或將該部分指標權重增大,在結果導向作用下,行政事業單位降本增效的成果將更加凸顯。
5—6月份,每隔5 d左右全田潑灑EM菌調水,每隔10 d用二氧化氯改底1次。每15 d加水或換水1次,刺激小龍蝦生長。
其次,是對管理會計的作用認識不足。政府會計改革至今,領導職工對財務部門的理解仍大多停留在報銷、記賬、發工資的層面。財務人員自己也忙于日常核算、申報報表等工作,缺乏時間和動力探索數據背后的業務變動,無法提供高附加值的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管理會計是為內部服務的,沒有專業的財務判斷分析報告,單位內部管理者很可能做出不合理決策,使得決策后果與“節約型”目標背道而馳。
簡言之,對管理會計意識不足,對管理會計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認識不足,是當下“節約型”海事建設面臨的問題之一。
海事部門在預算編制時一直強調有保有壓,確保資金向重點項目傾斜。但由于財務人員的非業務專業性,預算管理并不能客觀衡量項目的可行性,有時會形成業務部門拉項目,財務預算“條塊分割”的格局。項目信息不對稱,使得財務人員只能依賴業務人員對預算金額進行判斷。業務人員客觀上存在著夸大預算的動機,同時由于對預算編制要求理解不到位,對預算執行壓力感受不深刻,預算編制不甚科學合理,這些都容易導致財政性資金錯配或浪費。
針對建設“節約型”海事的目標,有如下建議:內部業務維度,結合本文第二章第(四)點所述,增加資產管理類指標,如服務時長、運營能力等,以優化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學習與成長維度,選擇信息技術運用率、內部人員新技術培訓率、技術創新率等,鼓勵創新研發氛圍;財務維度,適當增加收入支出比、成本控制率、汽油柴油耗費等消耗類指標,加大海事部門對成本效益的關注程度。
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人員成本意識淡薄。受供給型財政體制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多以社會效益而不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包括海事在內的諸多政府部門缺乏成本管理意識,往往舉大力求出色地完成政治任務,卻不太過問完成背后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類成本。成本意識的淡薄,造成財政資金巨大浪費。
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存在局限。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我國加強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要求,但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行政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攤銷、公共資產核算等仍然處在摸索的階段;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還需加強溝通才能把資產耗費同組織行為有效連接起來。目前,海事部門成本數據的處理時間較長,準確度不夠,不能全面地反映機構運行成本信息。而缺乏成本數據支撐,必然導致管理層基于財務數據的分析應用不足,建立“節約型”海事的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首先,是對“節約”的要義理解不足。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嚴格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觀念深入人心,“勤儉辦一切事業”、“過緊日子”更是廣大政府人員的共識。但這種“節約”往往還停留在傳統層面,更多強調的是一般性支出的節約,如機構運轉管理涉及到的水費、電費、物業費、辦公耗材費用等。此類費用固然有壓縮空間,但壓縮程度有限。現代技術環境下,“節約型”海事的深層含義更在于激發創新和科研熱情。以巡航為例,使用傳統的海巡船艇巡航需要耗費大量柴油,根據船艇配員要求還需要支出一筆不小的船員勞務費,而采用電子巡航則可以大幅度降低海事執法成本。可見,用科學技術推進節約,這種改變才是最有效、最具革命性的。節約手段必須走出傳統理念的桎梏。
對績效類指標的修改可以考慮兩個方向:一是資產管理。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普遍存在資產價值大,使用周期較長的特點。購置合理與否、運維妥善與否將極大影響前期和后期的費用投入。實際工作中,干部職工們習慣了資產姓“公”不姓“私”,不善于考慮資產的使用效率,缺乏對資產的使用評判機制。往往對工作設備不會維修和保養,用壞了就更換成新的,存在資產浪費;采購不合適的設備,或采購了先進設備卻沒有掌握配套技能,不能很好地發揮新設備新技術的效用。這些行為都沒有最大化國有資產效益,因此有必要將績效管理應用在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中,讓價值管理和物質管理實現結合 。二是行為激勵。政府部門節約費用的舉措不求利潤或物質回報,甚至連精神嘉獎也沒有,這就導致了部分單位和部門缺乏動力。各種節約手段,方法的應用只是解決了節約的技術性問題,關鍵還在于如何調動使用人的積極性。 因此,合理的績效獎懲制度是“節約型”海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學校給人溫暖的是什么?學校留給學生什么記憶?學校留給教師什么回想?一位2015屆的畢業生給我留言:這一年在您的教導下,我學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這一定會影響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當我奮斗時,會記得“God is myself”;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記得“Never give up”,我會抱著必勝的信心,“I am the champion. Sure win”。我想這就是學校留給學生的正能量。一所能為師生的精神成長提供養料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好學校。
尤其是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2]。由于重癥多種炎癥細胞和細胞介質,氣道反復出現高反應性,遇到相應變應原后出現痙攣,從而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在沒有及時抗炎、解痙、平喘、止咳的情況下反復發作,會進一步導致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動脈血氧分壓下降。尤其在動脈血氣分析結果上體現較為明顯,患者一般都會出現動脈血二氧化碳量較多,氧氣減低。當重癥哮喘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之后,往往又會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普遍不夠優質。不少單位以文件替代內控制度,以框架覆蓋執行細節,這樣的內控“控制力”尚且不論,“執行力”都需要打上問號。內控不完善將導致多環節存在風險點,而這些風險點又將阻礙 “節約型”海事建設。如,采購管理過于松弛,采購管理審批不嚴格,很容易就會出現采購超標的現象 ,進而造成了資源浪費;資產管理過于松散,為腐壞分子侵蝕國有資產提供了滋生土壤, 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等。
管理會計中的戰略管理是對單位從整體角度考慮做出的長遠性謀劃,通過制定計劃確定單位發展方向、政策、資源配置,從而實現其愿景和目標。
武陵山大裂谷景區系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7年獲評“最美中國·生態自然旅游景區”,游客量逐年遞增,根據《武陵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2012~2022)》,游客接待量將達到507.5人次,這為武陵山旅游小鎮的建設提供后續動力。
在經濟下行、國際動蕩的變革時期,海事迎來了全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年,故降本增效、管理轉型、貫徹高質量發展是海事部門應當堅持的主題。要深刻意識到當下所談的“節約”是科技創新引領的內涵式節約,必須結合海事發展,降低水上監管中“人盯死守”等傳統方式帶來的資源消耗,向智慧海事的現代監管服務手段要效益。
海事部門還應重視管理會計,發揮財務在戰略制定中的作用,加強對宏觀環境的研判,加強對航運行業的分析,加強對自身能力的審視,有效結合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為單位制定規劃提供基礎資料。運用戰略地圖、價值鏈管理、SWOT 分析等方法梳理組織資源優劣勢,提煉管理決策所需的有價值的經濟信息,減少決策盲目性和風險性,提高決策效益。
引入全面預算管理。海事各部門應結合自身業務實際和年度工作計劃,主動參與到全員編制預算中來,做到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科學化和全覆蓋。針對專項項目,應抽調財務和業務相關的工作人員,組成專業管理會計小組,研究項目資金標準,并按標準嚴格把控執行。
針對不同對象,使用好預算編制方法。對設備運行維護類費用,按作業預算法預估作業量,做好費用測算;對水、電、物業等機構運轉類費用,根據年度合同,按固定預算法做好測算;對會議、培訓、宣傳類費用,根據年度計劃按彈性預算法做好測算,不可簡單應付、照搬照抄上一年度的預算金額。還應考慮會計年度伊始和“二下”預算正式批復的時間差,做好滾動預算和定期預算的結合。
運用管理會計“責任預算+財務預算”模式,落實預算提出方的執行責任、財務部門的動態監控責任,按“誰編制誰負責”原則,加大考核力度,嚴格預算分工。執行過程中密切關注預算項目進度和執行偏差,溝通協作,提出調整糾偏舉措。執行結束后注意搜集資金使用情況的反饋,評估資金使用效益,做到預算管理流程全程跟蹤。
首先,觀念上要順應新時代下政府職責的變化,牢固樹立成本效益意識。堅定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拒絕不同單位、部門間的盲目攀比、拒絕不必要的面子工程,不浪費納稅人民的血汗錢。
其次,方法上可采用標準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會計方法。辦公易耗品、出國費、差旅費等費用,一般是根據定員定額,按職工人數和一定標準核定編報,總額控制使用。成本管理過程中可以將該類費用的人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差異、控制變量、通報考核;而對巡邏船費用、無人機巡航費用等與工作量密切相關的費用,則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構建符合海事業務實際的作業成本模型。通過會計系統收集關鍵的成本數據和財務信息,編制標準作業成本詞典和操作手冊,將成本指標與價值指標進行復核,讓成本核算更好地反映單位運營績效。
財務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至關重要。財務人員要研讀新政府會計制度及有關政策,強化成本費用核算實操技能。利用必要的財務信息手段獲取標準成本法或作業成本法數據,投入時間和精力比對預算和執行的成本差異,深入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并將結果反饋至責任部門,對于浪費的責令糾正,對于節約的通報表揚,通過積極的聯動機制實現控制成本、構建“節約型”海事目標。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我們認為在采用注射器抽吸負壓狀態下同軸取材活檢更容易成功,并且不增加穿刺活檢相關并發癥,而有助于明確椎體壓縮骨折病因,減少椎體壓縮骨折病因的誤診和漏診,使患者獲得更長期的良好療效。因此,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在負壓狀態下同軸取材活檢是一種安全易行、提高診斷準確性的活檢方法,應該在椎體壓縮骨折行椎體成形術時常規進行。
管理會計側重強調內部管理與財務數據的結合。政府部門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管理會計的應用和實踐主要是幫助政府部門將其活動的資金和成本降到最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財會〔2016〕10 號)第二十條規定,管理會計工具方法主要應用于以下領域: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營運管理、投融資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等。結合前面所述“節約型”海事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可以發現,這些問題與管理會計旨在解決的問題領域具有密切關聯性,因此,筆者認為,管理會計可以有效推進“節約型”海事建設。
管理會計中枚舉了不少績效管理工具。相較于其他工具,平衡計分卡兼顧了內部外部、結果動因、定性定量、短期長期的四種平衡,較好地考慮政府部門的公共性和社會性。因此對于海事系統的績效管理,筆者建議引用平衡計分卡工具。
此外,海事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相對滯后,統一的預算信息系統尚未在分支機構全面鋪開,預算管理基礎薄弱。項目不能全程實施跟蹤和監控,影響著預算管理的效果。
在海事部門運用平衡計分卡的整體績效評價框架下,還應設立績效考核責任中心,分析各責任單位預算情況、執行情況、差異情況,通過有效的評估指標,發現問題,明確責任。結合政府部門的屬性,重點探索配套獎懲措施的落實,以激發建設“節約型”海事的內生動力。
風險管理領域應用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單位風險管理框架、風險矩陣模型等。這部分的內容同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相互聯系又存在差異。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完善的內控體系。完善的內控體系,有助于提升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日常管理、決策工作提供準確的預決算數據支持;能夠查缺堵漏,有效識別風險點,約束工作人員行為,加強成本管控;能夠實現業務全流程管理,提升內部管理精細化,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
海事部門應重視內控系統建設,形成制度、實施細則相結合的文件體系,充分做好風險識別和評估工作,盡可能對管理運行架構進行健全和優化;建立風險監測預警制度,一旦數據出現可疑變化,可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及時應對經濟業務發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建立風險管理決策制度,綜合運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法,基于數據、輔以判斷,科學評估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有效協調長短期、內外各方利益。
風險防控還需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海事部門應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內控鑲嵌于信息系統之中,并打造業財一體化平臺,用數字化手段拓展財務分析的廣度、深度、密度,助力單位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節約型”海事建設步伐更上一個臺階。
3.2.2 無紡布耐酸耐堿,不易被消毒劑損壞,其軟點是160℃[4]。既適用于高壓蒸汽滅菌又能使用等離子消毒等多種滅菌方式,便于無菌器械的臨時緊急消毒使用。
管理會計在“節約型”海事建設中的應用可歸納為圖1。
后來女人想起了寫那本書的外國作家的名字,她叫杜拉斯。女人記得這個法國了不起的女作家曾說過的一段話:“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
國有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時,經常會遭遇各種問題,不僅會影響管理的質量,而且還會影響企業本身的發展,這就需要企業相關管理人,及時了解企業內部容易出現的問題。而常見的內控管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圖1 “節約型”海事建設中管理會計應用示意圖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在“節約型”海事建設中大有可為。但由于思維慣性,海事系統上至領導層面下至財務工作者都對管理會計重視不夠,導致其在海事部門中降本增效的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發揮。海事部門需進一步普及管理會計理念,達成管理會計應用共識。財務人員應首當其沖,積極參與管理會計培訓,運用戰略、預算、成本、績效、風險管理等工具助力“節約型”海事建設。另外,管理會計工作想要順利進行,離不開信息化手段支持。信息共享平臺既可以保障財務數據的準確完整,又可以保障財務與業務部門之間的便捷共享。海事部門亦需考慮好業財一體化等信息平臺建設的前瞻性、適應性、有效性和成本性之間的平衡,將降本增效落實到每一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