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羽 馬 維
(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本文以感性工學作為輔助性工具,基于語義差異法,從性別、年齡、專業性三個角度,探究消費者對不同披肩面料線上視覺和線下視觸覺的感知情況,為線上商家展示商品及消費者購買服飾提供信息參考。
本實驗通過檢索各大線上購物軟件中暢銷的披肩,結合消費者評價,最終選擇了羊毛、棉、麻、絲、聚酯纖維這五種銷量高、有日常需求的披肩作為研究對象。本實驗統一采用白色純紡面料,選取天然面料棉、麻、毛、絲以及常用的滌綸面料,并控制其幅寬一致。
2.2.1 感性因子提取
通過查閱資料得到數十種感性詞匯,歸納分析后去除其中意思相近及無法用來描述面料的詞匯,結合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最終選取八種感性因子,并用語義差異法將其拆分為八個形容詞對:
厚重的——輕盈的 粗糙的——光滑的易壞的——耐用的
密閉的——透氣的 溫暖的——涼爽的暗沉的——明亮的
簡樸的——華麗的剛硬的——柔軟的
2.2.2 調查對象
由于本文主要探究消費者對披肩面料線上線下感知情況,因此被試者需要具有線上線下購物的習慣及經驗。選取年齡在10-45 歲之間,以26 歲作為界限,各尋找60 人,保證男性與女性、專業性與非專業性人士各有30 人。每一位受試者都是自愿參與,并且擁有正常的感知(包括但不限于視覺、觸覺)。
2.2.3 調查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為線上問卷及線下問卷兩個部分。首先將樣本穿在人臺身上,自然光下拍攝照片模擬“線上”的環境,受試者通過對圖片效果的感知進行感性評分。基于感性工學的語義差異法,結合李克特量表(5 分量,圖1),告知消費者對五款面料的八個形容詞對進行分量計分,分值越低質感等級越低,反之數值越高質感等級越高。

圖1 李克特量表(5 分量)
例如:
其次,將樣本順序打亂,僅標注編號(面料1、面料2、面料3、面料4、面料5),受試者可以通過其任何感官(包括但不限于視覺、觸覺)對樣本進行線下感性評分。
對比參與者對于“線上”圖片與“線下”實物的感性評分,采用均值法可得到參與者對于羊毛、棉、麻、絲、聚酯纖維這五種材質的披肩線上線下存在的感性差異,為使差異分析合理,采用戈斯特公布的T 檢驗下雙總體檢驗公式來檢驗線上線下所得數據的差異性。
其中,線上線下感知差異最大的維度是薄厚感和透氣感,有四種面料披肩讓受試者表現出線上線下的顯著差異:薄厚感(p=0.05[羊毛]、0.000[麻]、0.048[蠶絲]、0.026[聚酯]<0.05)、透氣感(p=0.01[羊毛]、0.017[麻]、0.038[棉]、0.011[聚酯]<0.05);其次是光滑感、耐用感,有三種面料披肩讓受試者表現出線上線下的顯著差異:光滑感(p=0.01[麻]、0.003[棉]、0.003[聚酯]<0.05)、耐用感(p=0.04[羊毛]、0.026[蠶絲]、0.003 聚酯]<0.05);第三序列是保暖感、柔軟感,有兩種面料披肩讓受試者表現出線上線下的顯著差異:保暖感(p=0.05[羊毛]、0.005[麻]<0.05)、柔軟感(p=0.01[羊毛]、0.01[麻]<0.05);最后是明艷感、奢簡感,僅有一種面料披肩讓受試者表現出線上線下的顯著差異:明艷感(p=0.016[蠶絲]<0.05)、奢簡感(p=0.038[棉]<0.05)。
為探究年齡對線上線下感性差異認知的影響,分別統計26 歲以上和26 歲以下人群各自線上線下感性認識評分的均值差異,各自人群中性別、專業性比例保持一致。
其中,排除同類項后可知,26 以下人群在耐用感(p=0.026[蠶絲]、0.011[聚酯]<0.05)、奢簡感(p=0.002[羊毛]、0.005[棉]<0.05)兩個維度上較 26 歲以上人群感知差異大,26 歲以上人群在保暖感(p=0.014[蠶絲]、0.001[聚酯]<0.05)上較 26 歲以下人群感知差異大。
綜上所述,由于26 歲以上人群較26 歲以下人群的購買力更強,對面料的要求更高,可認為26 歲以上人群較26 歲以下人群對于線上線下的的感知更接近,更容易購買到滿意的商品。
為探究性別對線上線下感性差異認知的影響,分別統計男女各自線上線下感性認識評分的差值,各自人群中專業性、年齡比例保持一致。
其中,排除同類項后可知,男性在明艷感(p=0.014[羊毛]<0.05)、透氣感(0.012[棉]<0.05)兩個維度上較女性感知差異大,女性在光滑感(p=0.003[棉]<0.05)、柔軟感(p=0.005[羊毛]、0.012[蠶絲]、0.000[聚酯]<0.05)、耐用感(p=0.033[蠶絲]、0.016[聚酯]<0.05)三個維度上較男性感知差異大。
綜上所述,由于男性對服裝的舒適度要求低于女性,對面料細節的把控度不如女性,可認為男性較女性線上線下感知差異更相近,更容易購買到合心意的商品。
為探究專業性對線上線下感性差異認知的影響,分別統計紡織服裝專業和非紡織服裝專業人群各自線上線下感性認識評分的差值,各自人群中性別、年齡比例保持一致。
其中,排除同類項后,專業人士在耐用保暖感(p=0.004[棉]<0.05)、奢簡感(p=0.0010[棉]<0.05)兩個維度上較非專業人士感知差異大,非專業人士在薄厚感(p=0.032[聚酯]<0.05)上較專業人士感知差異大。
綜上所述,由于非專業人士對于服裝面料的感知大多依賴視覺,受影響較小,專業人士的感知手段則更全面,受影響較大。結合數據均值分析,非專業人士較專業人士線上線下感知差異更相近,更容易購買到滿意的商品。
通過分析參與者對于五種面料披肩的八個感性維度評分的差異,可得知透氣感與薄厚感在線上線下感知中的差異最為顯著,推測透氣與薄厚這個兩維度相較于其他七個維度對視覺的依賴度最低甚至趨近于無。
除此之外,性別、年齡、專業性都會對線上線下感性認識產生影響,其中女性、專業人士的感性認知差異程度較男性、非專業人士大,且多為線上認知評分較高。由于受試者對于線上的感知只有視覺手段,而對于線下的感知則通過視覺、觸覺等手段,進一步表明女性與專業人士在線下時可獲得更嚴謹的信息,也說明線上圖片對于這類人的感性認識具有較大局限性,從而導致其對于線上購物的心理滿意度較低。而男性與非專業人士則以視覺作為主要的評價手段,反而更適合于線上購物,又因為年長者較年幼者線上線下感性差異小,說明性別與專業性帶來的影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