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楠,王夢晶,韓凱業,成亞男,金帥雯,唐爭艷
(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6)
臨床實習是護生成為護士的必由之路,對于將要實習的護生來說,除了現有的學業壓力外,來自即將到來的實習生活的壓力也會讓他們無所適從,實習的心理落差、患者的態度和評價、對自身知識和能力的不自信和未來就業及考試的不確定等是這個階段重要的壓力源[1-2],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3]。有研究發現,護生在實習前期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4],導致護生對臨床實習產生極大的抵觸心理,降低其繼續從事護理工作的意愿,加劇我國臨床護士人員流失的問題。面對實習前期的各種壓力,護生采取何種應對方式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及工作質量[5-6]。本研究旨在探討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現狀及相互作用機制,為維護護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論依據,讓護生能以更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實習,保證實習效果。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在2021年5月20—25日,選取西安醫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護理專業即將實習的大三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自變量共12個,按照自變量個數的20倍確定樣本量。考慮到15%樣本丟失,最終的樣本量為:12×20×(1+15%)=276(人)。納入標準:(1)實習前期兩個月內的大三本科護生;(2)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護生。排除標準:(1)已休學的大三護生;(2)已明確診斷為精神疾病的護生。
本研究采用一般情況問卷、護生實習壓力量表、簡易應對方式量表、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GAD-7焦慮篩查量表對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
1.2.1 一般情況問卷 問卷共9個條目,包括性別、政治面貌、生源地類型、職業發展規劃等。
1.2.2 護生實習壓力量表 本量表由肖美蓮等[7]編制,共37個條目,包括工作性質(9個條目)、工作負荷(5個條目)、實習準備(6個條目)、人際關系(4個條目)、工作支持(4個條目)、學習與工作沖突(9個條目)6個維度。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沒有壓力”計0分,“輕度壓力”計1分,“中度壓力”計2分,“重度壓力”計3分,得分越高表明壓力越大。進一步根據分數的高低劃分為3種類型,平均分在1.0分以下為低水平壓力,在1.01~2.0分為中水平壓力,2.01~3.0分為高水平壓力。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7,分半信度為0.892,重測信度均大于0.7;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925,結構效度分析顯示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各維度與總表的相關系數,結構效度較好[5]。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數為0.930。
1.2.3 簡易應對方式量表 本量表由解亞寧[8]在國外應對方式量表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編制而成。該量表共有20個條目,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其中積極應對維度共有12個條目,消極應對維度共有8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不采取”計0分,“偶爾采取”計1分,“有時采取”計2分,“經常采取”計3分。該量表通過應對傾向得分確定應對方式類型。應對傾向得分=積極應對標準分(Z分)-消極應對標準分(Z分),其中,Z=(實際得分-樣本得分)/樣本標準差。應對傾向得分大于0分表示應激狀態用積極方式,應對傾向得分小于0分表示應激狀態用消極方式。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積極應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消極應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8[6]。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32。
1.2.4 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 本量表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9]收錄,共有9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完全不會”計0分,“好幾天”計1分,“超過1周”計2分,“幾乎每天”計3分。進一步根據分數的高低劃分為4種類型,總分0~4分為沒有抑郁,5~9分為輕度抑郁,10~14分為中度抑郁,15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在此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數為0.840。
1.2.5 GAD-7焦慮篩查量表 本量表由Spitzer等[10]根據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編制而成,共有7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沒有”計0分,“有幾天”計1分,“一半以上時間”計2分,“幾乎天天”計3分。根據分數的高低劃分為5種類型,總分0~4分為沒有焦慮,5~9分為輕度焦慮,10~13分為中度焦慮,15~18分為中重度焦慮,19~21分為重度焦慮。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67,效度為0.927[8]。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數為0.884。
將回收的有效調查數據建立數據庫并錄入,采用SPSS 18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雙變量相關分析進行統計推斷。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發放27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67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7%。
267名研究對象中,男生52名(19.5%),女生215名(80.5%);年齡 19~25歲;黨員 49人(18.4%),非黨員 218人(81.6%);擔任過學生干部的126人(47.2%),沒有擔任過的141人(52.8%);獨生子女68人(25.5%),非獨生子女 199人(74.5%);生源地在農村的190人(71.2%),在城市的77人(28.8%);非常喜歡護理專業的8人(3.0%),比較喜歡的68人(25.5%),一般喜歡的159人(59.6%),比較不喜歡的20人(7.5%),非常不喜歡的12人(4.5%);今后從事護理的209人(78.3%),不從事的 58人(21.7%);家庭經濟好的42人(15.7%),一般的184人(68.9%),差的41人(15.4%)。
護生實習壓力量表的總分(63.39±16.08)分,總均分(1.71±0.43)分。其中工作性質維度的得分(2.14±0.46)分,工作負荷維度的得分(1.54±0.53)分,工作支持維度的得分(1.59±0.61)分,實習準備的得分(1.54±0.59)分,學習與工作沖突維度的得分(1.66±0.58)分,人際關系維度的得分(1.47±0.61)分。在 267位護生中,低水平壓力13人,占4.9%;中水平壓力189人,占70.8%;高水平壓力65人,占24.3%。
267名護生的應對傾向得分中,消極應對55人,占20.6%,得分(1.80±0.40)分;積極應對 212人,占 79.4%,得分(1.80±0.39)分。
267名護生中,沒有抑郁的84人,占31.5%,輕度抑郁的108人,占40.4%,中度抑郁的55人,占20.6%,重度抑郁的20人,占7.5%;沒有焦慮的148人,占55.4%,輕度焦慮的85人,占31.8%,中度焦慮的22人,占8.2%,中重度焦慮的10人,占3.7%,重度焦慮的2人,占0.7%。
2.5.1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的影響 通過分析比較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發現,不同性別(t=-3.430,P=0.001)和職業發展規劃(t=2.336,P=0.020)的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實習壓力得分高于男生,職業發展規劃為從事護理職業護生的實習壓力得分高于職業發展規劃為從事非護理職業的護生。通過分析比較應對方式得分發現,是否獨生子女(F=-2.774,P=0.006)、不同生源地類型(F=3.135,P=0.002)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的影響(±s,分)Table 1 Effect of general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n pre-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s,score)

表1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的影響(±s,分)Table 1 Effect of general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n pre-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s,score)
一般人口學資料P P性別t/F-3.4300.001 t/F 0.0260.980是否擔任學生干部-1.0730.2840.737是否獨生子女1.5300.127-2.774生源地類型男女是否是否農村-0.1490.8823.135 0.462 0.006 0.002專業的喜歡程度0.4030.8061.7840.132政治面貌職業發展規劃家庭經濟情況城鎮非常喜歡比較喜歡一般比較不喜歡非常不喜歡黨員非黨員護理非護理好一般差實習壓力56.62±12.62 64.98±16.44 62.23±15.77 64.35±16.37 65.94±15.93 62.47±16.09 63.25±15.68 63.58±17.19 59.63±17.15 62.60±16.67 63.63±14.94 66.50±16.51 61.08±25.73 61.92±16.55 63.72±15.99 64.55±15.98 59.02±15.89 62.93±16.41 62.51±15.64 67.83±17.32 0.543 2.336 0.6531.170 0.020-0.012 0.322 0.265 1.2250.301應對方式0.83±1.04 0.83±0.99 0.88±1.07 0.79±0.94 0.54±1.01 0.93±0.98 0.95±1.01 1.53±0.91 0.79±1.15 0.93±1.07 0.85±0.96 0.74±0.90 0.12±1.06 0.75±1.06 0.85±0.99 0.83±0.99 0.83±1.03 0.61±0.84 0.88±1.00 0.80±1.11 0.6900.599
2.5.2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過分析比較抑郁得分發現,不同專業喜歡程度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027,P=0.018)。通過分析比較焦慮得分發現,不同專業喜歡程度(F=3.981,P=0.004)、不同家庭經濟情況(F=5.652,P=0.004)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s,分)Table 2 Effect of general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n pre-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s,score)

表2 一般人口學資料對實習前期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s,分)Table 2 Effect of general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n pre-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s,score)
一般人口學資料P性別男女是否是否農村t/F-0.4980.619-0.189焦慮4.38±4.30 4.98±3.93 5.09±4.31 4.66±3.72 5.38±4.15 4.68±3.95 4.66±3.89 5.36±4.27 5.14±4.60 4.80±3.87 6.75±7.32 4.30±3.55 4.81±3.69 4.05±2.87 8.75±6.70 4.78±3.89 5.14±4.41 5.43±4.13 4.36±3.68 6.54±4.80 P t/F-0.9570.340是否擔任學生干部0.8710.385是否獨生子女1.2440.215生源地類型1.519-1.114 0.850 0.130 0.266-1.3070.192專業的喜歡程度3.0270.0183.9810.004政治面貌職業發展規劃家庭經濟情況城鎮非常喜歡比較喜歡一般比較不喜歡非常不喜歡黨員非黨員護理非護理好一般差抑郁7.12±4.59 7.47±4.54 7.34±4.55 7.45±4.56 8.12±4.51 7.15±4.54 7.20±4.57 7.88±4.47 8.88±6.40 6.43±4.04 7.55±4.40 6.75±4.83 10.92±5.73 7.18±4.61 7.45±4.54 7.39±4.70 7.43±3.96 8.29±4.20 6.99±4.34 8.32±5.51 0.1760.9130.4870.628-0.0640.949-0.5940.553 1.6390.1655.6520.004
通過線性相關性檢驗和秩相關性檢驗分析得出,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與抑郁得分(r=0.314,P=0.000)、焦慮得分(r=0.312,P=0.000)均呈正相關,應對方式得分與抑郁得分(r=-0.278,P=0.000)、焦慮得分(r=-0.296,P=0.000)均呈負相關,抑郁得分與焦慮得分呈正相關(r=0.701,P=0.000),見表3。

表3 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抑郁及焦慮的相關性(r)Table 3 Correlation of pre-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stress,coping style,depression and anxiety(r)
2.7.1 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對焦慮的預測作用以焦慮總分為因變量,以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應對方式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為:F=26.355,P<0.01,調整后的 R2=0.160,模型中引入的變量能夠解釋焦慮得分總變異的16.0%,進入模型的變量有應對方式得分、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P<0.01),見表4。

表4 影響焦慮總分因素的回歸分析結果(n=267)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factors affecting total anxiety scores(n=267)
2.7.2 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應對方式對抑郁的預測作用以抑郁總分為因變量,以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應對方式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為:F=25.641,P<0.01,調整后的 R2=0.156,模型中引入的變量能夠解釋抑郁得分總變異的15.6%,進入模型的變量有應對方式得分、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得分(P<0.01),見表5。

表5 影響抑郁總分因素的回歸分析結果(n=267)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factors affecting total depression scores(n=267)
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前期護生實習壓力呈中高水平的占95.1%,說明實習前期護生的實習壓力普遍較高。王榮梅等[11]針對實習5個月的護生開展的調查發現,護生實習壓力得分處于中高壓力區間的占83.3%,低于本研究結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實習前期的護生對臨床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存在較大心理負擔,對處理臨床突發情況比較畏懼,對專科護理技術較陌生[12]。針對上述原因,建議增加見習次數,鼓勵護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其他課余時間到醫院進行見習活動,通過這種方式盡早熟悉臨床環境和所需的臨床技能,在日后學校學習時也可以抓住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及早為真正的實習做好準備。同時需要注重培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護生根據自身情況充分利用各類學習資源,用全面的知識技能武裝自己,從而建立起自信心,以減輕壓力。本研究發現,女生實習壓力得分普遍高于男生(P<0.01),與吳大鵬等[13]的研究結果相同。一方面因為女性的壓力感知要高于男性[14],體現在她們的實習壓力得分更高;另一方面可能是男性在護理行業從業人數較少,且因為體力優勢等原因,就業壓力較女性小[15]。而計劃從事護理的護生實習壓力更大的原因可能是這部分護生更加重視實習,認為實習對之后的職業生涯影響巨大,因而會產生更大的實習壓力。
研究結果顯示,護生在實習前期應對壓力大多數會采用積極應對方式,但積極應對維度得分偏低,與李欣融[16]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雖然學校給實習前期護生進行了一些心理指導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繼續優化方式和內容,及時調整目標和策略,進行階段化、個性化教育,比如實習前期的心理指導。
通過比較應對方式得分發現,是否獨生子女護生應對方式得分有差異(F=-2.774,P=0.006),且非獨生子女要比獨生子女應對方式更加積極,這與李元棟等[5]在2021年的研究結果相符。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保護和關注過多,害怕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因而不能選擇正確的應對困難挫折的方式;也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從小缺乏與人協作的機會和習慣,不能充分調動周圍的資源解決問題。建議增加集體活動或小組作業等,增加護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互相扶持,讓護生能借助集體的力量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
通過比較應對方式得分發現,生源地類型不同的護生應對方式得分有差異(F=3.135,P=0.002),生源地在城鎮的護生要比生源地在農村的護生更傾向于采取積極應對方式,與李元棟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農村護生更容易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這說明城市護生從小生活在競爭激烈的環境里,抗打擊的能力相對較強,且來自家庭的支持相對較多,所以更容易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建議學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強護生的自信心,讓護生有能力和自信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直面困難,維護心理健康。
本研究顯示,40.4%的護生有輕度抑郁,28.1%的護生有中重度抑郁,31.8%的護生有輕度焦慮,12.6%的護生有中度及以上焦慮,較陳娟等[17]的研究結果明顯偏高,說明目前護生抑郁、焦慮問題突出。護生作為臨床護理的儲備力量,健康的心理是核心基礎,因此進行合理的干預改善護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18]。本研究中93.6%的護生均為“00后”,抑郁、焦慮等情緒心境問題較為常見,這與他們從小所處的高強度學習環境有關[19]。建議完善護生心理健康管理機制,定期了解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及時給予幫助。
通過分析比較抑郁、焦慮得分發現,專業喜歡程度不同(F抑郁=3.027,F焦慮=3.981,P<0.01),護生抑郁、焦慮得分有差異。原因可能是護生不喜歡所學專業,因而面對本專業帶來的困難時可能產生抵觸心理,而隨著困難的累積,會讓其覺得無法處理,從而導致抑郁和焦慮。建議通過人文關懷等提高護生對專業的喜愛度,從而降低抑郁和焦慮的發生率。
通過分析比較焦慮得分發現,家庭經濟情況不同的護生焦慮得分有差異(F=5.652,P=0.004)。原因可能是家庭經濟不佳的護生需要更早分擔家庭壓力,而實習期間沒有工資發放等因素會讓其對實習的各個過程產生不必要的擔憂。針對這一情況,建議學校加強篩選,給真正家庭困難的護生提供經濟資助和心理支持。
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前期護生的實習壓力與焦慮、抑郁存在正相關(P=0.000),實習壓力越大,焦慮、抑郁水平越高;實習前期護生的應對方式與焦慮、抑郁存在負相關(P=0.000),越傾向于消極應對,焦慮、抑郁水平越高;抑郁與焦慮呈正相關(P=0.000)。并且回歸分析結果發現,護生實習壓力和應對方式對焦慮、抑郁具有預測作用。壓力是實習壓力源和實習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在張華等[12]對實習期前1個月的護生的研究發現,大部分護生在實習前期這一時間節點普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期的實習壓力使護生在生理上產生過度的反應,如果不能積極克服,往往導致心理疾病。而應對方式是實習壓力與心理健康的中介機制,可調節護生的身心健康。張華等[12]研究發現,采用越積極的應對方式所感受到的實習壓力就越小。心理健康指能夠充分發揮心理潛能的作用,亦指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使個人心境發展處于最佳狀態[20]。本研究結果與陳娟等[17]對護生應對方式與抑郁狀況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采用積極應對方式的護生在實習前期的抑郁程度更低。積極的應對方式往往會減弱應激事件的影響或使其得到妥善解決,有助于減少焦慮、抑郁情緒的發生。在張寅初[21]就實習壓力對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發現,臨床實習壓力會給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影響并且引發醫學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在劉潔[22]的研究中發現,護理專業繁重的工作壓力等,對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呈現出一種整體性、持續性的不良影響。且大部分焦慮情緒的產生主要與當前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而在臨床實習期間,各種因素將導致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負性狀態之中。在陳娟等[17]的研究中,積極應對方式可緩解本科護生在精神科實習前的抑郁情緒,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在韓旭慶等[23]的研究中發現,應對方式中的消極應對可加重焦慮、抑郁情緒,積極應對可緩解焦慮、抑郁情緒,與本研究結果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