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怡,李 情
(重慶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016)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確立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藥衛生體系經受住了考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此,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我國衛生事業的健康和穩定發展。醫學教育是培養衛生工作人才隊伍的基本保障[1],而醫學生作為我國未來醫學事業的主力軍,他們能否成為優秀的醫生、醫學研究者,在其成長成才過程中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探索先進的醫學培養模式十分重要。歐美醫學教育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形成相對先進的體系,尤其美國最先進行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當今美國醫療水平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究其原因離不開美國對醫學生先進的培養模式,在整個培養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及幫助。因此,本文旨在探索美國醫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吸取其有益經驗,以期為將我國醫學生培養成為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以及科研人才提供借鑒。
美國的醫學生培養是從研究生階段開始的,在此之前他們需要順利完成自己本科階段的學業,并且取得優異的成績。在本科階段這些學生學習不同的專業,掌握了不同的專業知識,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自己對醫學的興趣。在本科畢業時他們心智基本成熟,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了相對清晰的認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十分完善,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職業,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保證了研究生就讀醫學這門學科是進行了充分的思考以及擁有自我內驅力的[2]。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學生在本科階段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從而有利于他們在未來的醫學研究道路上可以與其他專業的知識相結合,學科交叉,相互借鑒。同時美國醫學生的錄取率極低,通過全方位的考察選出最優秀的學生進入醫學院,這就保證了美國醫學生從入學時就是經過了層層篩選,擇優錄取。
美國學生在本科階段,也就是進入醫學院前,學校就幫助有意愿的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從而避免專業選擇的無知與盲從。而在學生進入醫學院之后,學校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幫助,比如哈佛醫學院就為學生制訂了一個縱向的、基于不同階段的職業咨詢計劃。在進入臨床階段之前的14~18個月持續向學生提供職業建議,介紹職業發展路徑。鼓勵學生探索他們感興趣的專業和實現職業理想,解決他們在實現職業目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使其學會平衡個人和職業生活。鼓勵學生在職業開始前先進行職業評估,并提供多項醫療職業選擇以及攻讀學位的相關信息。學生在學習的每個階段都會參加正式的一對一的職業咨詢,提供學術、職業和生活方面的建議。除正式的咨詢服務之外,哈佛醫學院還會鼓勵學生參加非正式的咨詢課程。在專業興趣方面,哈佛醫學院由職業咨詢主任主持大約每兩周舉辦一次的職業研討會,附屬醫院的醫生會一起參加專業小組討論。通常在研討會之后,會為學生提供職業交流和早期接觸各種專業的機會。在第一年,學生將參加專業發展周,他們在其中參與與臨床技能相關的評估、反饋和自我反思活動。這些經驗能幫助學生在醫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反思行醫的各個組成部分,并為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提供指導。學生討論如何開始為之后的學習做準備,如何安排見習時間以探索專業選擇,何時開展科學研究或攻讀其他學位,以及如何做出職業決策。學生專業興趣小組與學生會合作,幫助學生明確他們的專業興趣,將有共同興趣的學生和教師聚集在一起。學校每年開展三到四次臨床科學家職業規劃教育活動,邀請在醫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專家作為演講嘉賓。在為期12個月的臨床實習階段,學生有機會接觸各個專業,這個過程中的職業探索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興趣。在此期間,學生可以繼續與他們指定的社會顧問會面,顧問會依據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學生的發展和職業指導。一方面,通過行政手段為學校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積極制定和實施能夠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此外,美國行業協會在促進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3]。例如,哈佛醫學院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在各個方面都為學生提供了職業規劃幫助。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都擁有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具備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所應具備的職業知識以及能力[4]。學生入學之后,會被分配到學術協會,每位學生安排一個特定的社會顧問。社會顧問是學生在哈佛醫學院學習期間以及課外活動、科研、職業方面的聯絡人。顧問幫助尋找導師和學習經驗、專業選擇和住院醫師申請流程。如果學生希望在感興趣的專業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處進行見習,都可以向他們的學術協會、職業咨詢人員、學術參與辦公室或學院的院長尋求幫助。學院的院長與所有年級和所有社團的學生交流合作,探索如何改善學生體驗的各個方面,從教育到學生生活再到職業規劃,并與學生合作制訂方案。學生事務辦公室還設有專門的職業咨詢師,為學生提供參加相關比賽的各種資源。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友資源為學生提供幫助,如哈佛醫學院校友會成立于1891年,其保持著近1萬名校友之間的聯系,學校配備專門的校友聯絡員來幫助學生與相關校友取得聯系。在醫學生的職業生涯中,學生可隨時聯系校友。學生在面試前與這些校友聯系,以了解相關醫院、項目和職業的具體細節。哈佛醫學院擁有強大的在線咨詢、輔導和服務系統來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校園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詳細的信息。由此可見,學校融合了各方面的資源,全方位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幫助。
美國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有著近百年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探索,已經形成非常完善的理論體系。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AMC)對醫生職業培訓的要求為:根據學生的興趣、價值觀、個性和技能,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合自身的專業。其幫助學生了解醫學相關職業的詳細信息,如薪資水平、工作方式、就職條件、職位的競爭力、可能接觸的患者類型以及其他信息。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能力,了解學生對住院醫師培訓地點和職位等相關信息的偏好,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成為具備競爭力的優秀醫師等[5]。醫學教育的宗旨不局限于具有醫學知識的醫師,而旨在培養同時具有可持續學習能力和極高醫學素養的醫學家[6],不僅擁有精湛的職業技能,同時還應具備仁愛之心,較強的職業勝任力以及法律意識。在現代醫學模式中,醫學生除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臨床技能之外,心理學、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也是其必備的素質。美國高校在不同時期對學生的主要培養任務可以概括為:初期職業生涯意識的激發、中期職業勝任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以及后期求職能力、就業信息獲取和職業技巧的系統化訓練。
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教育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承擔著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任務,幫助學生具備適應社會需要、在社會上生存的必要技能[7]。醫學生肩負著救死扶傷的職責,醫學生正確的職業選擇關系到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相比于美國學生本科階段在培養興趣、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已經提前進入醫學院學習。因此,在這個階段應該積極推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醫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強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整個過程的銜接[8],讓醫學生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是什么,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確定自身職業方向;培養學生對于醫學深厚的興趣,避免興趣和事業分離,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保護生命;培養醫學生為醫療事業奉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其更好地把職業理想和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結合起來[9]。
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尚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因此,我們應根據時代要求以及現實情況,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發揮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作用,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思政教育和醫德培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同時,組織師資團隊編寫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規范教材,在課程設置方面,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貫穿整個高等教育過程,不能僅在畢業年級開展,而應在所有年級循序漸進設置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使學生能夠逐步確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10]。大多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是學校統一授課,為讓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更好地發揮作用,各院系也應該結合自身特點,有效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立足于學生的終身職業發展,采用多方育人模式,脫離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習美國醫學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進行課程整合,采用小組教學方式,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使學生快樂并高效學習。同時,在新的醫療形勢下,醫生在社會中扮演著更多的角色,例如醫者、學者、管理者、研究者等,這就要求醫學生在醫學教育中除學習醫學專業知識之外,還需注重人文、心理、科研、溝通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識的培養,實現全面發展[11]。
醫學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因材施教,開設專門針對醫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先了解醫學生的訴求,開發職業生涯輔導的測評系統。通過進行職業測試,了解醫學生的思想動向,從而更好地為其進行課程設計。課程正式開展時,首先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思考自己選擇醫學專業的初衷以及自己想取得的成就。同時,還應幫助其樹立職業使命感,開展醫德教育,使其意識到醫生是一份無比光榮又肩負重要職責的偉大職業。促進醫學生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使其在踏入工作崗位前就有充分的思想以及行動準備。對于擁有醫學專業的綜合類院校,也應對醫學生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而不能不分專業地開展同樣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12]。其次還要注重網絡平臺建設,發布行業最新動態資訊以及職業生涯規劃信息,聘用專業人員進行網絡運營,及時更新網站內容,針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困惑進行有效解答,發揮網站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輔助作用。最后應建立校友聯系機制,為學生拓寬職業信息獲取渠道,充分發揮校友資源在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同伴幫助作用。
很多高等院校目前還缺乏專任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且大多數高校都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重要作用。為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高質量、有效開展,培養高素質的專任教師至關重要。同時及時對教師進行系統化培訓,促使其優化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創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不僅需要掌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理論知識,還應掌握社會需要、社會變化發展趨勢以及醫學學科的前沿知識[13],不斷更新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教師在上課時不能僅以理論講授為主,而是要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個體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更好地在課堂之外仍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校應設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部門與教研室,方便學生隨時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咨詢,方便教師隨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和重點是未來的專業實踐,這就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是具有實踐性和實用性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使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真正發揮最大的現實作用,光靠理論傳授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實踐發現新問題,歸納新規律,培養創新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高校要加強校企聯動,擁有直屬醫院的醫學院校在實踐教學方面應利用自身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利用好寒暑假組織學生深入醫療衛生行業,了解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前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行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等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所學專業以及醫生的真實工作內容,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行職業規劃,可以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14]。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志愿者活動,讓醫學生到基層體驗工作,精心設計和組織醫學生開展醫療衛生下鄉活動,為貧困地區村民送醫送藥,為福利院孤寡老人、殘疾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等,有助于進行醫德教育,培養大愛無疆的精神,使醫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從而更加熱愛醫生這一神圣的職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配合,發揮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醫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伴隨著醫學生規模的擴大和嚴峻的就業壓力,在職業道路上更需要嚴謹踏實,盡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會對醫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有益幫助。職業生涯規劃會促進醫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理性評價自己,是醫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競爭力、創造力,發揮自身潛能,成功實現人生價值的有效途徑。學習美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有益經驗有利于優化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但同時我們也應結合我國醫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社會需求,探索出符合中國特色的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維護和促進人類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