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樂妤

劉亞玉,蘇州大學博士后,上海大學電影學博士,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數媒系教研室主任,蘇州電影業協會影視研究中心副主任、蘇州工業園區電影協會副會長、蘇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
今年年初,“致敬蘇州美專建校百年:影映滄浪——蘇州美專動畫人作品手稿展”亮相蘇州美術館,在這場影展中,我們看到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大量動畫影片,而這些影片都是蘇州美專為中國動畫培養的優秀電影人創作的。
這次影展的策展人劉亞玉,也是一名身兼數職的電影人。導演、編劇、高校老師……劉亞玉的每一個身份都和電影掛鉤,細數起來,今年已經是她與電影打交道的第16年。
近年來,劉亞玉頻繁參加各類電影活動,組織觀影會、辦影展、拍攝紀錄片、拍攝微電影……與蘇州這座城市的電影發展建立起不少聯系,她欣喜地看到,蘇州電影業正在重振雄風。
電影進入中國的這一百多年來,在蘇州取景的電影不勝枚舉,劉亞玉認為,不同時期電影中的蘇州,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蘇州作為江南的代表,從中國電影誕生之初到現在都是一個特殊的文化存在,隨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它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傳統古樸的江南水鄉到中西方文化聚合的都市,蘇州影像包容性正在不斷擴充,也將在未來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1920至1930年代,上海作為全國電影創作中心,集聚了眾多制片公司、影視公司,蘇州因為地緣優勢逐漸成為該文化圈重要的取景地。另一方面,蘇州工商業發達,吃住行非常便利。在這期間,各種取景于蘇州的影像記錄層出不窮。
“蘇州的文化土壤曾孕育出了中國第一代電影理論家、編劇和導演,例如周瘦鵑、范煙橋等等。我們今天在費穆的《香雪海》《人生》《小城之春》等影片中,可以看到蘇州作為淳樸故土的意象,是很多文人淳樸自然的桃花源。”劉亞玉介紹說。
1949年之后,關于蘇州影像的影片《早春二月》《林家鋪子》等,成為主旋律題材中一股清新的藝術風景。改革開放之后,蘇州成為華語電影重構古典中國的空間場域,許鞍華、關錦鵬等中國香港導演都曾在蘇州取景拍攝,而隨著現代都市與古城保護的同頻發展,影視作品中的蘇州也成為古典江南與現代都市完美融合的敘事空間。
2000年至今,隨著蘇州經濟開放和高速發展,融傳統古典和現代時尚于一體的城市風貌,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影視劇組都選擇到蘇州來取景拍攝。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來蘇取景的劇組有百余個。在電影《單身男女》《私人訂制》等作品中,蘇州又成為了高速高效的都市文明與慢生活的傳統文化相伴相生的城市共同體。
作為一個資深的影迷,劉亞玉涉獵頗廣,但要說最喜歡的蘇州電影便是費穆導演的《小城之春》。這是費穆藝術集大成之作,也能真正體現他在電影史上的地位。1948年,費穆執導的電影《小城之春》,內景和外景全在蘇州東山拍攝,這部“中國電影界公認的經典性作品”展現了東山七十年前的舊貌。費穆祖籍蘇州桃花塢,作為中國詩性電影的代表人物,費穆在中國早期電影,不斷做著新的嘗試和探索。
回首當下,一大批電影人正伴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共同成長起來,他們大多聚集在北京、上海等地。在位于相城區的蘇州影視產業園,集聚了百余家影視公司,經過拍攝、剪輯、調色、編輯、混錄等一系列流程,最終一部部經典影視作品從這里走上各大銀幕,這里已然成為電影人“夢實現的地方”。
“電影前期創作人才聚集,對于一個城市影視創作行業來說極為重要,希望蘇州能夠通過培養迷影文化,衍生出電影文化氛圍,吸引更多優秀的電影人才來到蘇州。”劉亞玉期待地說。
劉亞玉本人也是一名優秀的導演,她導演的系列紀錄片《尋找國立一中1938》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此前,她還導演了微電影《嘿,你好嗎》等,創作的話劇劇本《霓裳紅顏》獲蘇州市重點項目,出版專著《她們的視點——臺灣女性導演研究1957-2000》等,并多次擔任晚會及藝術節導演。
平時,劉亞玉還會關注當下青年導演的創作,每每電影放映、路演來到蘇州,只要有空,她都會參加映后交流會。也正是這一次次的映后交流,她看到了這撥青年導演的力量。
蘇州是毋庸置疑的電影重鎮,擁有龐大的影迷基礎。或許是壓抑了太久的觀影熱情,今年春節檔蘇州的電影票房尤為火爆,僅僅從1月21日到27日的數據來看,蘇州票房已超1.1億元,位列全國票房第七。一直以來,蘇州電影票房始終名列全國前十,并且是十大“票倉城市”中唯一的地級市。
銀幕之上的電影人氣頗高,銀幕之外,電影文化氣氛依舊熱烈。來蘇州看影展似乎成了影迷間一個節日般的文化符號。自2020年起,蘇州已成功舉辦兩屆致敬經典·國際修復電影展,影迷反響非常好。去年夏天,“相約香江·香港經典電影展映”圓滿收官,為期9天,15部香港經典電影,近50場的放映,吸引了不少來自廣州、北京的影迷。即便是平時的影展,也有長三角地區的不少影迷奔赴蘇州。
逐漸聚集起來的“蘇州電影熱”,當然少不了蘇州自己的發力。近幾年,蘇州電影產業可謂動作不斷。2016年3月,央視電影頻道制作基地正式落戶蘇州相城區,可見蘇州影視制作實力不俗。蘇州又是重要的影視拍攝地,自中國電影誕生以來,蘇州就一直為各大攝制組所偏愛。2016年上半年,“中國首個紀錄片小鎮”落戶蘇州東山,加上原有的沙家浜影視基地,以及陸巷古村、同里古鎮等,蘇州可謂名副其實的“天然攝影棚”。2020年8月,蘇州藝術人文影院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既是藝術電影發行和放映的平臺,也是電影觀眾歡聚和交流的平臺。接下來,中國電影資料館江南分館即將成立。
劉亞玉認為:“蘇州歷史資源豐厚、文人輩出、經濟發達,無論是影視劇本創作,還是影視劇的投資、出品、發行,影視業務規模正逐步擴大,蘇州影視業發展已漸入佳境。當下,我們要做的是立足蘇州,聚集外部城市資源,從前期創作到后期發行,覆蓋電影創作的各個環節,共同為蘇州電影產業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