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辰,竹里山居及農家樂創始人
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中,由李現扮演的謝之遙,名牌大學畢業,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但他最終選擇放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云苗村創業,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在蘇州樹山村,也有這樣一個小伙兒,辭去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讓古老山村煥發出新生。他就是吳辰,今年35歲,是地地道道的樹山村戈家塢村民,家里有150棵梨樹、30多棵楊梅樹和6畝多茶園。
畢業于蘇州大學現代園藝專業的吳辰,和村里很多年輕人一樣,到城里找了工作,在一家農產品公司做了4年銷售,年收入十多萬元。在工作之余,他也會打理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不過,當時這只是他的“副業”。
就在2018年年初,吳辰決定辭去城里的工作,專心回到村里發展。這是鄉愁的召喚,更是對自身前景、樹山未來的自信與期許。他告訴記者,雖然當時務農為生的父母不是很懂他的選擇,但全家都十分支持他創業。
回村創業第一步,開民宿。開民宿就意味著要對原來的舊宅進行重新規劃、裝修,正當全家人都在發愁的時候,正巧趕上了樹山村實施環境提升工程,全村9個自然村、340戶村民房屋全部“穿衣戴帽”。吳辰當機立斷簽下裝修協議,成為第一批接受外立面改造的農戶。
就這樣,吳辰家和另外47戶村民家先期完成房屋改造,農家小院不僅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還裝上了蘇式木質花窗,盡顯蘇式田園之美。“有了政府的推動,回村發展這條路肯定能越走越好。”吳辰的話,道出了村里老百姓的心聲。
雖然外立面裝修完成了,但民宿的前期準備工作依舊很浩大:房屋內部裝修、設施配套、水電物管、維修保養,以及房源平臺上線、房源推廣、房源接單等工作接踵而至。經過半年多的籌備,投入100多萬元的“竹里山居”試運營。
目前,竹里山居還是一家私房菜館,曾獲得“蘇州民間優秀十大廚神”稱號的吳辰,做得一手好菜,野筍老母雞湯、雙拼鱸魚蝦……這些招牌菜都是吳辰親自下廚,就地取材做成。
步入民宿小院,一幅宛如寫意畫的墻面躍然眼前,載有荷花的漁船停靠其下,與畫面融為一體。墻角處,石筍、羅漢松等盆景錯落擺放,用舊石磨改造而成的噴泉古樸清麗……正如吳辰所說,平平無奇的鄉村里藏著最愜意的生活。
除了經營民宿,吳辰在梨園、楊梅園、茶園的經營與管理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農產品的管理是門不小的學問,吳辰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村里出了名的農技好手。如何“對花”“疏果”“除蟲”“采茶”“炒茶”,他樣樣精通。


吳辰炒得一手好茶,還曾獲得過江蘇省手工制茶能手大賽卷曲類二等獎。“用200多℃的溫度殺青,再炒干,全程純手工。”吳辰說,每次炒茶最多只能100克,才能讓茶的清香度更濃,口感更香。旅游旺季的時候,吳辰和家人白天要招呼民宿的八方來客,晚上炒茶要炒到凌晨一兩點。
他善于運用新媒體營銷自己的產品,家里自產的翠冠梨、楊梅和云泉茶,在吳辰的手中商品化,分銷到全國各地。“我的梨是村里銷得最快的,別人還沒開始賣,我通過網絡營銷,一萬多斤梨一周就能賣光。”吳辰透露。
作為樹山村首批創業者,吳辰始終懷著一顆建設家鄉的心,扎根于樹山村,聚焦互聯網,帶領團隊砥礪奮進。不僅如此,他還為村民們打開了一條全新的生財之路,吳辰還擔任了附近村民農產品產銷的“CEO”。一邊村民在村里售賣農產品,來往的游客自由選購,另一邊,吳辰也會幫村民們在網上幫忙分銷。
更讓吳辰欣慰的是,民宿的生意比預期的好,旺季經常客滿,幾乎一年四季生意都忙不停,他也成了樹山村返鄉創業青年帶頭致富的成功典范。他游說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加入民宿創業的隊伍中,他說:“村里30多個比我小五六歲的年輕人和我建了群,我會跟他們聊網絡營銷、聊物流,共同探討發展方向,有空也幫著張羅下。”吳辰時常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總結自己創業心得,只為讓更多的回村創業者少走彎路。
擁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年輕人們從道不同不相為謀,到找到共同的人生方向,他們一系列的成長也足以解釋如今的廣袤鄉村何以迎來飛速發展。在此意義上,高樓大廈和鄉間田野都撐得起年輕人的夢想,如火如荼的鄉村建設也構成了如今眾多年輕人的人生選擇,由此寫下時代巨變的鮮活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