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莉

“韋校長,我的孩子小銳是一個學習很認真的學生,上學期期末素質報告冊里他的各科評價全是乙,孩子看到這樣的評價,非常傷心。他的學習狀態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很茫然……”兩年前開啟校長信箱時,收到的第一封家長來信中,有這樣一段內容,這封信代表了很多家長的心聲,那么,我們的家長到底需要學校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呢?
楚才小學的校徽是一棵樹,建校以來我們一直秉承著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努力踐行“長成一棵樹”的育人目標——“學生以樹的張力去生長,教師以樹的姿態去站立,學校以樹的格局去發展”。我們希望校園里的“每棵樹”不論高矮粗細,都心存希望向陽而生,努力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兩年來,我們一直嘗試五育云評價的實踐探索。因為我們都知道傳統評價維度單一,缺乏及時反饋,過程評價不足,數據分析甚少,更談不上個體精細化的診斷,難以滿足多元化的育人需求,所以家長、學生看到這樣的評價,自然焦慮、困惑和不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育人目標,基于武漢市教育云平臺構建了“五育”評價體系,惟楚有德、惟楚有智、惟楚有體、惟楚有美、惟楚有勞,以“課程+活動”為五育融合實施的載體,讓五育融合理念進入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變成“時時、處處、人人”的五育融合評價,以云平臺為五育融合評價的實施途徑,實現各類數據自動采集匯總。
當評價走向數據
我們將評價深深根植于學校課程建設中,建立完善的“樹”課程體系:向上課程——必修國家基礎課程,知識技能的習得。向美課程——選修藝術審美課程,課后托管時間我們開設五大類45門幸福特色體驗課程。還開設了足球、合唱、創客等十個社團課程,充分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向善課程——必修德育素養課程,每日三誦,親近經典。晨間誦讀經典國學,午間全校開展“為你讀書,為你讀樹”四類德育系列課程,放學路隊進行詩詞晚唱。小小思政課,一課一得,精心策劃,師生同臺。畢業課程,點燃理想,堅定信念。在日復一日的幸福浸潤中,塑造了孩子們的精神氣質和人格修養。向陽課程——選修心理健康課程、研學實踐課程。帶領學生走進地鐵公司、走進軍營等,通過核心驅動問題,開展研學課程,讓學生拔節生長,向陽向光。“四向課程”旨在培養“心懷夢想、樂學善思、自信陽光、放眼世界”的楚才學子。
學生通過完成各項課程任務,來達成個性數據的采集。五育云評價全面貫穿學生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學習生活。評價指標通過人人通平臺這些模塊實施,評價數據采集由過程性點評、德育評價、體質監測、活動廣場、習慣養成等工具進行。
兩年來,學校教育云平臺累計訪問總量2000多萬次,教師點評總數120萬余次,學生平均點評1000余次。當評價走向數據,一切都在悄悄改變。
小朱同學膽子小,是個不愛發言的孩子,所以課堂表現的評分總是不高,基于這樣的數據,老師給予他更多發言的機會,并用放大鏡去發現他在課堂上的每一點進步。現在,小朱“課堂表現”的積分明顯提高,還進入了班級的進步榜,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就是增值評價的最大效益。
小王同學最喜歡向美課程里的幸福紙探究,因為偏愛紙藝制作,她上傳的作品總是讓人驚艷,老師、學生根據這門學科的評價指標,給她點贊和送花,這些評價都對應云平臺上的積分,越多點贊、送花,積分越高,這種滿滿的榮譽感讓她更加喜愛紙藝制作。
當評價走向個性
結合課程評價,學校指導老師們在云平臺設置“習慣養成、班級探究、活動廣場”等項目進行評價,豐富綜合評價的多樣性。每一項活動關聯不同的育人指標,學生們通過提交不同作品,教師、學生送花點贊,獲得積分。如“四季小農場”活動,我們關聯勞育、美育、智育、德育,每日除草澆水、烹飪菜肴,繪制自然筆記,根據蔬菜生長完成觀察日記,為獨居老人送菜。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同一主題活動的不同項目,除草澆水、烹飪菜肴、自然筆記……我們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選擇,五育融合,在每一個活動中真實有效且持續發生著。
“我是楚才競賽王”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成為競賽王,年級PK,一級一人,詩詞王、計算王、單詞王、跳繩王、節奏王、繪畫王、拼音王、美食王、編曲王……孩子們在競技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潛能,不斷挑戰自我。在“魔方王”活動中,小張同學獲得了年級最佳人氣榜的第一名,他此項活動的積分也榮登榜首,后來領獎時我們才發現,小張同學原來是名特異學生(有比較嚴重的孤獨癥),這次魔方比賽,讓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秘密花園”。他媽媽激動地跟班主任發微信:“感謝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競賽王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參加,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采……”的確,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學生們成長的沃土,每一項活動相對應的評價就是孩子們成長的肥料養分,我們在沃土中發現孩子們的生長特點,及時給予他們肥料養分,讓他們飛揚個性,茁壯成長。
當評價走向發現
我們通過周積分、月積分、學期積分的數據變化,及時發現學生成長中的困難和生長的方向,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克服困難,發現新的生長點。一串串數字既有溫度又有效度。這些數據見證著孩子每一天的成長。
從小王同學2022年5月五育評價的數據中,我們明顯看出他的勞育、美育分數較低,而智育、德育、體育分數較高,班主任根據數據,及時溝通,有效指導,積極安排他參加勞動活動,做窗臺管理員、光盤記錄員,并讓他參與班徽設計。6月份小王同學勞育、美育的分值明顯提高。兩個月的數據變化充分體現基于數據的發現功能,讓孩子的成長更全面。
當評價走向生長
小銳媽媽的痛在于她不甘心看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只是個單薄的“乙”,她希望看到更多元更動態的及時評價。我們通過日積分、周積分、月積分、學期積分,呈現動態評價的全過程,這些積分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獎勵,校長午餐、作業免做卡、風姿好少年,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
學校的五育云評價體系,58項校級指標、373項教師個性指標,融合關聯,構成了全新的數字畫像——基于過程性數據的學生綜合評價素質報告。這個報告有:校長寄語、行為表現、五育評價得分、學科評價、學科素養,成長空間里有一棵小樹,積分等級對應這棵小樹的樣態,并提示孩子達到新等級的分值,為小樹成長樹立新目標,小樹會隨著積分等級慢慢長高,所以孩子獲得的每一分都見證著自己成長的足跡。素質報告還有體質監測、榮譽記錄、紅領巾獎章、寫實記錄、活動廣場、習慣養成,教師和家長寄語等信息。這份成長檔案已經成為學期末家長們最期盼看到的東西,因為它是一份活的數據畫像,一份有生命的成長記憶。
當評價遇見技術,當觀念改變行動,我們就能真正賦能師生,重構校園生態。
五育云評價,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自信和陽光了,我們看到每個孩子真實的學習狀況,探索每個孩子拔節成長的規律,觸摸每個孩子成長的幸福;我們的教師更有底氣和方向了,數據更精準,輔導更個性,育人更高效;我們的家長更有目標和路徑了,理性看待、判斷孩子的優勢與不足,把握孩子成長的路徑和節奏。我們的校園更有生機和活力,更像一片森林……
責任編輯:邢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