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昕,高 明,唐衛奇,王曉娜,吳川福,汪群慧,張少明,陳獻錕
(1.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北京市工業典型污染物資源化處理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3;2.ASB 生物柴油(香港)有限公司;3.防城港市中能生物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廣西 防城港 538001)
譯者:張秉昕;審查:汪群慧;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竹粉經過稀硫酸預處理后制備的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
*稀硫酸與過氧化氫共同預處理竹粉有利于催化劑負載弱酸基團;
*生物質的木質素含量與催化劑的磺酸負載量呈正相關。
在生物柴油的生產過程中,常使用液體酸用于催化酯化反應以降低原料油的酸值,這也會帶來產物與催化劑難以分離、產生大量酸性廢水以及催化劑腐蝕設備等問題。課題組前期將竹子與濃硫酸直接混合加熱,通過原位磺化法合成了一種炭基固體酸催化劑。該催化劑負載豐富的磺酸基團(磺酸密度為1.43 mmol/g)與羧基、酚羥基等弱酸基團。在催化油酸與甲醇的酯化反應中表現出較高的活性。但是該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僅為2.6 m2/g,且在重復使用4 次后的酯化率明顯降低(<80%)。因此,本研究將竹粉經過多種方式預處理后原位磺化合成催化劑,擬提高催化劑的孔隙度與催化活性,并探究原料預處理對催化劑理化性質的影響。
將竹粉與預處理液(30%H2O2,1%H2SO4,30%H3PO4)按1∶10 的固/液比混合均勻,在一定溫度下(30、60、90 ℃)預處理6 h。將5 g 預處理的竹粉與50 mL 濃硫酸混合,在150 ℃下磺化4 h。反應結束后將混合物真空過濾,并用水洗滌至濾液為中性。將得到的固體在105 ℃下烘干得到催化劑。將脫堿木質素與纖維素粉以一定比例(1∶0、1∶1、1∶2、1∶3、1∶4 和0∶1)混合,在與前述相同的條件下合成了催化劑。催化酯化反應條件:油酸3.0 g,甲醇2.7 g,催化劑0.3 g,在65 ℃下反應8 h。
竹粉與1%H2SO4混合,在60 ℃預處理后磺化合成的催化劑(C-H-60)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同時,C-H-60 的比表面積達到25.79 m2/g,比未預處理合成的催化劑提高近10 倍。C-H-60 催化油酸與甲醇的酯化率達到97.3%,經過4 次循環后降至82.9%。而在1%H2SO4預處理的基礎上,H2O2的氧化作用有利于催化劑表面含氧弱酸基團的負載。經過H2SO4/H2O2預處理后磺化合成的催化劑,催化反應速率常數為0.322 h?1,高于相同H+濃度下的濃硫酸。以脫堿木質素和纖維素粉為原料合成催化劑時,催化劑的磺酸基團密度和酯化率均與木質素的含量呈正相關。
本研究表明稀硫酸預處理可以通過提高生物質中木質素的相對含量,促進催化劑表面磺酸基團的負載,進而提升催化效率。在未來的研究中,使用洗滌催化劑產生的酸性廢水代替稀硫酸,可在提升催化劑活性的同時有效降低預處理成本。這也將為原位磺化法合成固體酸催化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