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魯,岑 婷,章國寶
(1.浙江華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2.中杭監測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經濟效益的穩定提升,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逐漸提高對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經檢查方面工作的關注。在此背景下,由于國內社會的跨度發展,使土壤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因此,為改善土壤環境,應對區域進行樣點的布設操作,運用合理的采樣手段,豐富調查人員的實踐經驗,進而提升污染區內土壤檢測工作效率。
污染場地主要是針對國內工業制造活動開展階段,工業場地中存在的有害有毒物質而設置的場地,該部分物品通過存儲、運輸以及使用等方式,對周邊的場地土壤環境帶來較大的危害,被統一規劃為污染場地。污染場地的危害巨大,其不僅會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會對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無法保證在工業化進程持續發展過程中污染場地不會增加。因此,污染場地的類型較多,并且分布范圍相對廣泛,因為污染程度不一,所以污染場地會呈現出動態化的變化狀態。只有通過不斷的調查,才能掌握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污染程度,根據期貨中的地域表現,掌握時間以及空間上污染場地所呈現出的特性,以此來輔助后續的修復以及監測工作的開展[1]。
在國內環保工作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已經創建出在線監控服務與監控的平臺,該平臺經環境監管部門提出,集成服務與監管工作為一體,通過集約高效、資源共享以及三級共用的設計方式,增加了環保部門的一線業務人員,并且以此為工作導向,創建出以信息服務為前提的環境監控業務平臺。其不僅功能完善,更是運用科學的架構方式,解決了目前各區域內存在的環境在線監控數據不完整等問題[2]。
此時,基于國內《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的相關條例進行分析,其中明確表示應建立土壤污染、土地管理等方面的體系,通過合理檢測土壤環境、調查評估以及風險管控的方式,執行對應的修復以及治理計劃,促使環境不會影響評價技術,使工業化建設部門嚴格遵循污染物的管控要求,并且遵循污染場地土壤環境初步調查采樣環節的《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中的相關條例,進行對應的污染場地風險評估工作[3]。
在污染區域內進行土壤調查工作時,可通過樣點數量與位置的解讀,得出準確的調查結果,促使在調查過程中其中的客觀性因素能夠增加,全面并準確地執行點位的設置工作,促使污染情況以及污染物的狀態能夠更加清晰地展現。同時,可對監測周期、經費以及工作量等方面因素進行考慮,根據空間數據采集模塊中所展示的內容,劃分污染場地的風險等級以及敏感受體所帶來的影響[4]。區分下述兩個模塊中的內容,加強對飲用水、敏感人群以及糧食方面的風險識別,從而劃分出污染場地環境影響風險的等級,通過數據模塊的應用,實現對土壤環境的初步調查并且展現出良好的監測效果,如圖1 所示。

圖1 污染場地土壤環境初步調查模塊
由于污染場作為存儲、堆積以及處理有害物質的主要區域,其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環境帶來潛在的影響,因此,針對于該空間區域開展污染場地土壤檢測工作時,會采用系統化的調查手段,規劃出場地的污染程度、污染區間以及污染情況,以污染場地環境的復雜性及特殊性特點為基準,利用現場考察、資料檢索、人員采訪等方式,確認初步調查工作目標,從而掌握周圍場地的受污染程度[5]。
同時,可通過初步抽樣分析的方式,為調查人員統一工作的目標,優先確認地下水、土壤是否存在污染問題,區分污染物的類型,運用土壤樣品預制處理的方式,明確其中涵蓋的理化性質表征。這樣一來,則可輔助后續的化學還原以及生物還原工作可以順利實施,通過養護以及拌藥等方式,實現對土壤樣品中的污染情況的自檢,保證污染濃度可以被確認,有助于工作人員實時檢測污染物的分布情況,這樣,則可合理地設定初步調查目標,為后續的風險評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增加在污染修復工作執行過程中的有利依據,具體如圖2 所示。

圖2 污染場地土壤樣品初步調查操作
為保證現場土壤環境污染的范圍以及程度不會增加,需運用系統化的調查方法,基于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確保污染場地的實際狀況可以反映出來。同時可根據土壤污染問題的實際狀況,創建出對應的技術指南,運用3 個階段的調查方式,保證土壤污染范圍以及污染程度在可控范圍內。
第一階段,可加強對污染場地的環境監測,通過狀況調查的方式執行污染識別工作。
第二階段,可遵循周密的污染場地環境調查計劃,運用初步調查以及細化調查的方式,實現對土壤污染狀況的解讀。
第三階段,通過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收集已經執行完畢初步調查區域的資料信息,對人員采訪、現場調查內容進行鉆研,分析資料并對污染源進行識別,并且通過識別結果掌握對應的取樣分發操作,實現對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
3.4.1 布點原則
布點工作作為污染場地前期調查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其中所涵蓋的樣品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因此,在布點工作執行前期不僅需要進行系統化、全面化以及精準化的場地勘察工作,更需要根據污染場地的實際狀況,執行對應的綜合分析工作,促使在布點應用過程中可以節省時間以及經費。
3.4.2 布點方式
通常情況下污染場地調查布點工作的開展可以分為隨機布點法、分布布點法、專業判斷布點法以及系統布點法等。在布點工作實施階段需要基于污染場地的狀況進行考慮,運用適宜的布點操作方法,保證工作人員可以對污染的分布狀況進行檢測,運用系統化的隨機布點方式,保證污染的分布范圍不會增加,在確認其中的不明確污染分布情況后,方可掌握該區域內全部的污染狀況。例如,通過系統布點法的應用,基于統計要求對采樣點進行布設。
首先,若污染物的分布狀態相對均勻,如在荒地、農田以及居民住宅等區域,可運用系統網格點,通過系統性樣點的布設,明確系統中網格布點的操作方式,將污染場地劃分出大小相同的網格,使網格內的中心點以及交點作為采樣點。其次,通過系統隨機布點的方式,將所需研究的區域劃分成大小相等的網格,通過網格隨機布點的方式,完成對應的采樣點設置工作。最后,污染物較為明確,可運用專業的判斷方式,配合系統布置法,將地塊進行劃分并增加其中的布置點。在垂直點放置過程中,需結合地層的狀況進行分析,運用正確的樣品收集方式,保證地下水水位、表面樣品能夠占據變層位置。若此時識別工作未落實到位,則可運用PID 以及XRF 進行對應的測試工作。
而若污染場地的背景資料相對清晰,可運用初步調查的方式,明確劃分主要的污染來源,運用具有針對性的點、面綜合分布方式,對污染區域進行布點采樣工作。運用驗證的方式,測算出污染物的分布狀況以及濃度。由此方式,則可完成該區域的采樣操作。而背景資料存在不清楚的狀況,則污染物所存在的場地則不明確。因此,可優先執行對場地的勘察工作,劃分出疑似存在污染物的區域,對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污染物進行初步分析,在污染場地內執行全面性的布點操作,明確其中的重污染以及污染物存在區域,保證工作人員能夠運用詳細的調查方式,為后續的污染物評估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樣品的采集工作對后續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的監測工作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為避免采樣工作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誤差,可運用分析測試的方式,掌握其中存在的不同采樣手段,根據樣品采集工作中的差異,合理地執行科學且適應的采樣計劃,從而保證樣品采集工作的順利實施。
3.5.1 采樣前期準備
首先,在執行現場采樣工作前,應合理設置設備以及材料,檢查現場探測儀、定位儀以及調查信息記錄等設備的狀況,運用正確的檢測方式,對該區塊內的土壤、地下水等進行采樣。監測樣品保存裝置、建井材料以及安全防護裝備的狀況,保證工作人員在執行后續的采樣工作時,可提高各項操作的實施效率,促使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采樣任務,做好采樣的前期準備。
3.5.2 采樣方式
在采樣工作執行時,可選取土壤剖面以及表層樣作為主要的采樣點。刨除深層污染的區域,避免將重污染區塊作為污染點位。在采集表層樣品,工作人員應控制好采樣的深度,讓其在0~20cm。其次,必須清楚采樣點中的植被、石塊以及其他雜物,運用竹片、鐵鍬、竹刀以及鐵鏟等工具對樣品進行采集。合理測定樣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但在采樣工作執行階段應注意,不可讓采樣工具與金屬采樣器進行直接的接觸,避免出現采樣不準確的問題。
同時,若存在特殊檢測部位,例如,環評、土壤背景、污染事故等,可根據采樣點的實際狀況,劃分采集剖面的樣品。運用A、B、C 來劃分剖面中的三層土樣。這樣一來,可運用自下而上的操作方式,使重金屬樣品的測定工作能夠順利實施,從而減少金屬采樣器與樣品的接觸時間。
在地下水采樣工作實施過程中,可合理設置特殊檢測項目,對其中存在的氰化物、硫化物以及油類進行單獨的采樣工作,并且可加入適當的保護劑,避免樣品在檢測過程中出現問題。3.5.3 樣品保存
土壤樣品在保存過程中不可對實驗室的測試結果造成影響。因此,可根據地下水樣品與土壤樣品之間的差異,根據具體的測試項目,執行對應的存儲操作。首先,可根據無機項目的測定方式,運用棉布袋或塑料袋對土壤樣品進行保存。當在測定有機項目時,可合理運用土壤樣品并且讓其應用于玻璃瓶中,避免其在裝瓶時出現裝太滿的情況。這樣一來,將樣品放到4℃的避光條件下進行保存,讓測試人員將樣品在短時間內送進實驗室,則可執行對土壤樣品的檢測工作。
而在地下水樣品檢測工作中,可運用塑料瓶對樣品進行采集,遵循重金屬檢測項目的要求,若地下水樣品中存在有機物,則可運用頂空瓶或棕色的玻璃瓶將其進行存儲。其保存時間也需要在4℃以下,并且在進行測試時,工作人員不可停留過久,應在短時間內將其送到實驗室。
3.5.4 現場記錄
在土壤環境采樣工作執行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做好現場的同步記錄操作。應編輯《采樣記錄表》,讓工作人員對該部分內容認真地填寫,其中應包含樣品的基本信息,采樣點的位置,采樣階段存在的環境信息等內容,通過現場記錄的方式,保證采樣人員可以實時檢測該部分內容。
綜上所述,在污染場地土壤環境初步調查工作執行工作中,樣品布置與現場采樣工作會直接對實驗的結果造成影響。因此,為保證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的調查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可結合污染現場的狀況進行分析,合理進行現場采樣以及樣點布置操作,從而得出精準的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監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