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 劉桂德 夏長超 李彥陽
(1.東北石油大學;2.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大慶 163300)
實踐教學是工科院校專業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的人才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1]”。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也稱為學習產出)的工程教育模式,是結合國際工程教育改革及工程教育認證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專業認證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育理念和評估依據。基于OBE 理念研究工科院校實踐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為實踐教學提供科學方法和理論支撐,有利于教師明確實踐教學目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精細化管理”是由“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的一個管理理念,是遵循實物發展運動的規律,是以最經濟、最優化的手段和方法達到最理想的結果,實現對事物運行的把握,其核心思想是精、細、嚴[2]。起初,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主要應用于企業管理[3],“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管理理念和方法,運用在高校教學管理中,能有效提高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質量[4]”,該文將對工科院校實踐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進行研究。
實踐教學管理精細化的核心內容是精益求精,精致、準確、細化分工嚴密周詳,通過精細的組織和精心的態度,來管理實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目標是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水平,最終能夠推動學校管理工作的全面推進,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解放教師,解放學生,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給學校帶來更大的收益。工科院校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 實習和畢業設計,隨著教育大眾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通過構建信息化實踐平臺可以有效地實現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
與理論教學相比,很多教師和學生不重視實踐教學,致使很多實踐教學計劃未能如期進行,未完成的實踐教學等到結束才能反饋給學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此外,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從目標、實施、管理、保障到評價,并沒有形成一個閉環系統[5],不利于工科院校人才的培養。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工科院校尋求高質量的實習基地成為首要問題。雖然各個專業每年有一定固定的實習基地,但實習基地規模和資質參差不齊,給實習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工科院校人才的培養。此外,由于各種原因,高質量的實習基地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實習以認識實習和觀摩實習為主,真操實練的機會很少,致使工科學生實踐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實踐教學過程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
與理論教學評價相比,實踐教學評價比較隨意,評價的主體主要是教師,沒有形成以學生為主的實踐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沒有形成過程性評價標準;或雖確立了過程性評價理念,但沒有具體實施。
實踐教學是工科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 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教育部等部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驗 實習 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按照《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2021—2025年)》第二類審核評估要求,工科專業實踐學分(學時)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25%。以往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不受重視,出現實踐教學“走馬觀花”的現象。通過精細化管理使學校了解實踐教學過程具體實施過程,讓教師知曉學生掌握程度,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制訂和修改實習計劃,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此外,通過實踐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可以實現對學生實踐課程的精細化安排,對學生實踐教學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并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教學質量評估,提升學生實踐教學質量,有效改變了高等院校對學生實踐教學管理虛化的問題。
部分工科高校雖然實現了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但是教師和管理者沒有更新教學和管理理念,使實踐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流于形式,無法在實踐教學中發揮真正的作用。通過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分析影響高校實踐教學質量因素,建立一個以專業為維度,便于操作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平臺,清楚知曉實踐實時數據、實踐質量數據、學時就業質量追蹤數據、社會需求數據和人才培養全景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專業更具有競爭力。
教學改革主要的實施者是一線教師,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可以使教師以學生實習實踐課程落實過程管理為抓手,以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為保障,通過實習實踐全過程數據的有效反饋,充分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為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進、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提供有效支撐,將學校教學與企業人才需求、行業發展趨勢更加緊密地結合,促進教學改革創新。
OBE強調個性化評定,即根據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評定等級,并適時進行評定,從而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學進行及時修正;運用實踐平臺,實現實踐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促使教師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提高實踐教學質量[6]。該文中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習教學和畢業設計過程精細化管理。
采用精細化管理,把精細化理念融入實驗教學,切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理能力。在實驗教學工作中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就是以精益求精的態度認真落實實驗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實現實驗教學嚴格、有序、有效、安全進行,實現實驗教學效益最大化和最優化的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實驗教學精細化管理主要通過“乘方教務系統”實現。
實驗準備工作繁瑣,不易為人所見。這就要求實驗教師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精益求精,把實驗準備工作做細、做精。實驗前,實驗教師首先要了解實驗內容,明確目的和實驗項目,知曉所使用的實驗設備和實驗耗材。通過實驗精細化管理,在實驗教學平臺上錄入實驗項目,實驗項目對應實驗學時、實驗設備和實驗耗材。通過這一步驟,能夠清晰地了解實驗項目對應的學時、驗設備和實驗耗材。
實施階段是實驗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核心。通過教務系統分配實驗教學任課教師,完成實驗分組,進行實驗時間和實驗場地的設置。
以往實驗教學都是在上課前1~2 周,學院安排實驗課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從教務系統中導出理論課班級課表,根據教師課表和學生課表進行安排實驗課。這種實驗排課都是實驗任課教師自己手動安排,實驗任課教師排完再通知學生上課時間和地點,一旦后期理論課課表調串或學生學籍發生異動,都導致實驗課表不精準,最終導致每年年底統計實驗教學工作量和上報國家狀態數據不精準。
通過信息化實驗系統,學院在系統中將任課教師安排;任課教師將實驗課程與實驗項目關聯,完成實驗分組,實驗系統根據任課教師課表和學生已經安排的課表,篩選出師生沒有課的時間和上課地點,任課教師根據自身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即可。
通過使用實驗系統平臺,教師能清楚知曉本學期所教授的課程,學生能夠了解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此外,授課教師和學生綁定學校教務系統微信小程序,實驗系統在上課前一天會在向教師和學生推送具體的上課時間、上課地點和上課內容,若是教師因公/因私,調停補課,實驗系統會馬上彈出對話框,通知學生最新的上課信息,極大地方便了師生。
通過實驗精細化管理,管理者通過實驗系統能直接導出實驗中所有數據,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實驗課程,提高了實驗教學管理的效率。以材料力學為例,詳細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精細化管理流程圖
2018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提出:綜合運用校內外資源,建設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實驗實習實訓平臺。2019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意見》(教高〔2019〕12號)提出:推進實習信息化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加強實習信息化建設,建立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習平臺建設促成實習信息化,實習信息化促使實習教學精細化管理。
通過對學生實踐教學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大數據分析進行教學質量評估,提升學生實習實踐質量,有效改變了高校對學生實習實踐管理虛化的問題。通過實習平臺解決了目前學生實習實踐分布廣,資源散,實習質量難保障,效率低,“放羊式”實習過程監管難等問題。

表1 實驗精細化具體數據
實習教學精細化管理主要通過“校友邦”實習實訓平臺實現。主要包括實習準備階段、實習實施階段和實習考核階段,具體見圖2。各個階段不同角色完成不同的工作,做到任務精細到個人。實習負責人制訂實習計劃,安排指導教師,管理實習基地,監督實習任務完成情況。指導教師實習崗位報名審核,周日志、實習日志批閱,實習過程指導。學生查看實習要求,提交實習崗位,簽到,提交周日志、實習報告,以及線上互動交流。

圖2 實習精細化管理流程圖
實習準備階段即實習的總體部署階段,主要是通過實習平臺完成實習任務的創建。實習專業負責人按照實習大綱要求與實習相應基地聯系溝通,簽訂實習合同;與實習學生溝通,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明確學生實習崗位訴求;同時,根據實習崗位的要求和教師的資質,指定相應的指導學生名單。在確定好實習基地、學生實習崗位和指導教師后,線下進行實習動員,做好實習安全和規章制度職責培訓,明確實習的目的、意義和要求。
實施階段是實習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核心。通過平臺,指導教師設定實習要求,通過學生上傳實習日(周)志和在線詢問疑難問題,教師在線指導學生實習和審批學生提交的實習日(周)志、學生每天“簽到”和實習檢查,促進學生按時完成實習任務,提高實習教學質量。
實習教學精細化管理要求實習必須加強過程管理。指導教師根據學生每天“簽到”情況,查看學生簽到省份、城市分布地圖以及詳細數據確定學生是否在指定的實習崗位;根據學生上傳的實習日(周)志知曉學生具體的具體實習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指導教師通過日(周)志及時了解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互動解答,更好地完成實習。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學校或實習負責人可以進行實習檢查,實習可以針對個人,也可以針對班級或整個專業。針對學生個人,學校或實習負責人發布實習檢查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相應材料上交。針對班級或整個專業實習情況檢查,學校或實習負責人通過發布問卷,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通過問卷的統計功能了解學生實習的實際情況。
實習考核強調過程考核,即考核的主體不再是學生的實習報告,更強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收獲和表現,具體的實習收獲和表現可在實習平臺中形成統計數據,最終確定實習的成績根據實習報告和實習統計數據這兩方面來確定。若實習過程中沒有達到實習要求,需整改,參與下一學年重修。
實習交流是讓學生充分分享實習收獲,鞏固實習成果的有效形式。學院舉辦實習交流匯報會,表彰鼓勵在實習教學過程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優秀指導教師評和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實踐、參與創新的熱情,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奠定基礎。
通過實習教學精細化管理,讓實習教師在全過程中帶教指導,深入理解人才培養理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細化了實習教學的職責與教學方法,保證了實習教學有序、高效地實施。
畢業設計精細化管理主要通過“維普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實現。主要包括前期工作、任務書、開題報告、提交周志、中期檢查、初稿提交、學術不端檢測、終稿提交、抽檢、答辯以及考核管理。

圖3 畢業設計精細化流程圖
畢業設計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確定師生指導關系和選題。按照“雙選”的原則,畢業設計的指導既包括指導教師選學生,也包括學生選擇指導教師,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確定畢業設計指導關系。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2021—2025 年)》第二類審核評估B 2.3.3 要求,以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實踐性工作為基礎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50%。選題以創新性、綜合設計性為主,整個專業以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實踐性工作為基礎的畢業設計要不低于50%。學生在指導教師引導下,檢索相關資料文獻,結合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結合當前社會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師生雙方共同研究確定選題,選題要不能同往屆畢業生相同。確定選題很重要,否則會因為選題的不恰當影響畢業設計進度,導致畢業設計不能按時完成。
畢業設計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通過精細化管理,了解畢業設計具體實施過程,精準掌握畢業設計實施情況,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5.2.1 任務書
根據選題,指導教師下達畢業設計“任務書”,“任務書”包含主要研究內容、基本要求、參考文獻和完成時限,學生根據“任務書”準備畢業設計。
5.2.2 開題報告
選題結束后,學生需撰寫開題報告,需要闡述研究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法/方案、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等。學院根據開題報告內容進行審核選題的深度、廣度和難易程度,確保選題的可行性,開題報告審核通過后,學生方可開始畢業主體部分的研究。
5.2.3 提交周志
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學校規定,指導教師每周至少指導2次,學生提出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及時解答。周志是畢業設計過程精細化管理的關鍵點,通過周志,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已經取得的學習成果,指導教師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取得學習成果,這也是OBE理念在畢業設計中最突出的表現。
5.2.4 中期檢查
畢業設計進行到中間,學生要提交中期檢查,匯報研究的進度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創新點。通過學生提交的中期檢查報告,學院能掌握學生畢業設計進展情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專業要根據學生提交的中期報告進行分析,分析本屆畢業設計具體情況,查找問題,并督促指導教師和學生按期保質完成畢業設計,為下一屆畢業設計的選題和完成提供參照點。
5.2.5 提交初稿
學生在指導教師引導下,完成畢業設計,提交畢業設計初稿,論文初稿要符合畢業設計撰寫規范。
5.2.6 學術不端檢測
學生提交完畢業設計初稿,指導教師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進行學生不端檢測。為規范本科畢業設計管理,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所有畢業設計都需進行學術不端檢測,學術不端檢測結果要不高于30%,“創新杯”優秀畢業設計初次不高于20%。學術不端檢測結果不合格,學生申請整改,整改后再次進行檢測,檢測合格方可進行定稿。
5.2.7 確定終稿
學術不端檢測合格,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意見進行修改,修改后為畢業設計最終稿。
5.2.8 抽檢
根據教育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教督〔2020〕5 號)要求,教育部要對畢業設計進行抽檢,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2%。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學校畢業設計抽檢實施三級抽檢方式,即專業自檢、學院復檢和學校抽檢。專業自檢為專業人數的100%,學院復檢的比例不低于50%,學校抽檢根據專業具體情況實施。抽檢不合格不能進行答辯。
學術不端檢測通過,畢業設計抽檢合格,學生申請畢業設計答辯。進入畢業設計答辯環節,每個專業根據專業實際情況確定答辯時間、地點、答辯學生名單和答辯專家名單。答辯專家根據學生畢業設計內容進行現場提問,學生現場回答。畢業設計最終成績由指導教師成績、評閱教師成績和答辯成績組成,評閱成績是抽檢時專業和學院其他專業教師給定的成績,三部分成績具體構成由專業自行決定。
通過畢業設計精細化管理,明確了畢業設計各個階段學生和指導教師的職責和主要任務,讓OBE理念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貫穿始終,了解學生畢業設計的過程,提高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最主要的成果是讓學校專業和指導教師充分了解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并及時得到實踐教學反饋,及時反饋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的結果是精細化管理的至高境界。有了切實可行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和可檢測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就能有效地對后期實踐教學實施精細化管理。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充分體現了OBE強調個性化評定,即根據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評定等級,并適時進行評定,從而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學進行及時修正。
根據OBE理念,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不僅實現了實踐教學過程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了實踐教學管理的效率,保證了實踐教學的質量,便于學校更好地統計和分析實踐教學工作在不同階段的執行情況,引導學生有序、高效地完成實踐教學流程,還有效地解決了高校存在的環節復雜、過程文檔多、時間管理散漫、過程監管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滿足院校個性化需求的實現,并簡化和引導高校老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