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鴻任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的代言人,但如果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代言權。而調查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又直接影響著調查研究的質量以及調查研究之后的代言效果。因此,人大代表要想履行好代表職務,就必須練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
首先,要練好實地調研的基本功。代表調研接“地氣”,履職代言有底氣。邁開雙腳,到基層、到一線、到人民群眾中,傾聽民聲,匯集民意,問計于民,是人大代表接“地氣”的最好途徑,也是被廣為運用已久的傳統調研方法。但隨著無線網絡的日益普及和廣泛應用,有人認為鼠標一點百事盡覽,即使不出門也知天下事,做不做實地調研已無關緊要。其實不然,實地調研不僅是代表獲取第一手材料的可靠保證,而且是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最佳方式,到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務必堅持,弱化不得。練好實地調研的基本功,一是要將專題調研與日常調研結合起來。視察前、詢問前、評議前、執法檢查前,尤其是參加人代會之前,都要有的放矢地進行專題調研。與此同時,還要結合本職工作,加強經常性的調研,并與專題調研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代言的“底氣”。二是要將走出去調研與請進來調研結合起來。經常登門走訪群眾進行調研的同時,還要通過公布代表聯系方式、設立選民信箱、建立代表聯絡站、定期接待群眾、面對面座談等方式開展調研,匯集民意。三是要將個人調研與集體調研結合起來。個人調研遇到難題時,可以邀請有關專家或會同代表小組的代表,一起調研,攻堅克難、集思廣益。對于在集體調研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代表個人還可以再擇機深化調研,進一步豐富調研成果。通過腳踏實地地實地調研,不斷提升調查研究的實際能力。
其次,要練好網絡調研的基本功。近些年來,不少代表探索運用網絡調研方式而且收到良好效果,但也有一些代表因網絡知識欠缺而尚未進入網絡調研之門。作為人大代表——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有的暫時缺乏網絡知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既不學習又固執地拒絕運用。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當今無線網絡已經成為將人民意愿上升為國家意志、將群眾愿望轉變為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代表履職“三件寶”:學習、調研和思考。第一件“寶”就是學習,既要學習人大知識,又要學習網絡調研技能。其實,只要一入門,很快就能嘗到甜頭,并能在不斷應用中感受到網絡載體那種“順風耳”“千里眼”的威力。不甚熟悉網絡調研方法的代表,可以提出意向、構思方案,請人幫助并參與學習。即使能熟練運用網絡手段調研的代表,也可以邀請別的代表協同調研,更為有效地提升調研成果。
三是要練好“兩手調研”相結合的基本功。代表不論是擅長實地調研,還是熟練網絡調研,都不宜在方法上“單打一”地運用,應當將實地調研和網絡調研這兩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實地調研對所有代表來說,只要主觀愿意作為,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對自己代表的群體,具有良好的親和力,調研中也容易獲得深切的感受和準確的認知。而網絡調研則可以有效彌補實地調研的某些局限性,對實地調研中發現的熱點、焦點問題,進一步擴大調研視野,從而深化認識,強化對問題實質的把握。對于網絡調研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則可以有的放矢地進一步進行實地調研,弄清問題的實質,以遠明全局、近知根底,確保為民代言的準確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