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敏 邢紅磊(河南: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朝鳳路小學鄭州航空港區遵大路小學)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
當線下教學不得不按下暫停鍵,教師開啟網絡授課模式,網課成了學生居家學習的主要形式。而線上體育課只有20~25分鐘時間,如何在線上體育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練、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居家鍛煉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成了體育教師最大的難題。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根據學生學情、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體育“四有課堂”的要求,結合居家教學條件和居家環境,我選擇了一些不受場地限制、適合居家鍛煉的內容,如《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跳繩》和《跑步闖關》等體能課。設計多樣的活動和比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體驗運動的魅力,領悟體育的意義,發揚刻苦學練的精神,逐漸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2022年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要設計完整的學習活動,將“學、練、賽”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充分動起來的過程中享受樂趣,掌握所學運動項目的運動技能,形成對豐富、深刻的運動項目的完整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以《仰臥起坐》教學設計為例。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重點,并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關注個體差異,通過不同難度的學和練,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居家體育鍛煉,普及體育與健康知識。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目的。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和挑戰性,好奇心強,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對體育運動充滿激情,有著展示自我的期待。他們對仰臥起坐的方法有初步的體驗和了解,為本節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還是存在學生個體差異較為明顯的現象,不少學生的腰腹力量較弱。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采用趣味性、競賽性的方法來組織學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的腰腹肌肉群力量得到強化,提高學生核心穩定性與核心肌肉耐力。
《仰臥起坐》體能課利用瑜伽墊、沙發和書本,居家就可以完成簡單易行的體能活動,著重鍛煉學生腰腹部力量,發展學生核心力量,增進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培養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和課內外體能鍛煉的意識。
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設計靈活多變的練習形式以及游戲和比賽,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體能練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促進每一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勇敢挑戰自我,使體能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四年級的合格水平。
運動能力:掌握仰臥起坐的動作方法和輔助練習方法,強化腰腹力量,提高運動技能。
健康行為:與家長合作完成體能的訓練,增進與家長的交流,樂于學習和展示動作,逐漸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按照游戲規則和要求參與體能游戲和比賽,在學練中形成團結協作、堅持到底、克服困難的意識和行為。
重點:仰臥時兩腳要著地,臀部不得離墊;起坐時要收腹屈背,動作協調用力。
難點:動作要有節奏,注意吸氣和呼氣,身體重心不能偏移;起坐時要利用收腹屈背、低頭含胸的力量,動作要協調。
教:正、側面示范法。學:模仿練習法。
備課時,教師充分考慮學情和場地因素;
課前提醒學生提前布置好線上體育課堂運動場地,瑜伽墊1塊,抱枕2個,3mx3m的運動區域內無遮擋物;
必須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進行體育鍛煉,衣物里不能放堅硬物體;
身體不適的學生,應立即停止運動;
學習態度端正,不干擾鄰居。
教學準備:瑜伽墊、抱枕、10~20本書
教學內容:
1.準備部分
介紹本節課練習所需要的器材,強調練習前的注意事項,避免不當練習對學生造成的傷害;酷跑游戲2分鐘(《熊出沒》的一段視頻);專項徒手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創設“我是小小森林衛士”角色,跟隨熊大、熊二的腳步巡視,激發學生跑的興趣,達到熱身效果。
2.基本部分
活動一:仰臥船式10秒。
活動二:仰臥卷腹10次。
設計意圖:先做收腹練習,體驗腹部發力,為接下來的動力性力量練習做準備。
活動三:半仰臥練習(背部墊2個抱枕)10次。
活動四:半仰臥練習(背部墊1個抱枕)10次。
活動五:學練完整仰臥起坐10次。
設計意圖:采用輔助練習,隨著學生熟練程度的提高,逐漸降低抱枕高度直至脫離抱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完成仰臥起坐動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其腹部力量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更好的加強。
活動六:親子游戲(仰臥傳書)2組。
游戲方法:兩人背對背躺下后,頭部相距30厘米左右,其中1人腳前放10本書。游戲開始,兩人同時開始以仰臥起坐的方法進行傳書接力游戲,每做一次仰臥起坐傳遞1本書,10本書傳完為止。規則及要求:遵守游戲方法;活動中注意安全。
活動七:挑戰賽1組。
比賽方法:兩人平躺屈膝90度,方向相對,進行1分鐘仰臥起坐比賽。如果家長不能參與,可以借助沙發進行1分鐘個人挑戰賽。
設計意圖:運用所學的仰臥起坐動作,與家人協作游戲和比賽,激發學練興趣,掌握仰臥起坐動作,提高學生的腰腹力量及協調能力。
活動八:體能練習。
并步提肘—前后交叉跳—側點沖拳—單手開合跳—推手前踢—原地徒手跳繩。
設計意圖:采用有動感的健身操,激發學習興趣,提升上下肢,特別是下肢彈跳力和協調性,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結束部分——放松操
這節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是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利用仰臥傳書游戲、個人挑戰賽和親子賽進行強化練習,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努力使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愉悅。關注個體差異,分層次設置練習活動,促進每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使學生能主動參與運動,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深刻剖析仰臥起坐的技能形成規律,科學合理、由易到難、關注個體差異進行設計,以增強學生的自信,讓不同體質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指導者;學生則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是運動技術掌握的關鍵,是“練”的基礎。在教學中可以“先學后練”,也可以讓學生“先練后學”,教師負責組織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學生的“學”和“練”才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課堂教學要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在實際網課教學中,教師每節課要精講、少講,一看就會的動作不講,學生看示范跟練,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練,突出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網課教學中,要根據學習目標和居家環境,引導學生進行運動項目展示或比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因此,在網課教學設計時,要將“學”的單一練習和“練”的組合練習融入比賽中。在教學中可以先練后賽,也可以邊練邊賽,以此不斷提高學生在網課中學練的積極性。同時不斷改進比賽的形式,如個人賽、與家長的挑戰賽等。在教學中,“賽”應該是對學練效果的檢驗和延伸,有效合理的比賽可以提高網課中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律性較差,完全靠自覺是不可能的。學生在徹底地養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前,對家長的依賴性強,受家庭的影響較大。在居家網課中,學生一直在家里上課寫作業,要休息休息,換換腦子,利用體育課讓身體動起來。家長一定要積極參與,從我做起,珍惜居家體育網課的機會,與學生一起運動。全家人在共同活動中放松精神,感受運動的樂趣,不僅能增進親子關系,還能在陪玩的過程中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總之,不應該讓體育運動成為家庭教育之“盲點”,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體育運動作為家庭教育內容的一部分,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讓運動融入家庭生活,為學生營造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養成隨時隨地運動的習慣。如此即可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愛上運動。
1.教師的評價
每節課上課前,教師先與學生互動,讓冰冷的屏幕傳遞師生之間“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的可觸、可感的溫度。教師課堂中恰如其分的評價,不僅能肯定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又能適當地指出學生的缺點,使學生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動作。教師及時恰當的評價,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自豪,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能練習的熱情。
2.家長評價
家長在與學生一起運動的時候,要及時地給予評價。在游戲和比賽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挑戰身體極限,頑強拼搏。遵守體育游戲和比賽規則,相互尊重,誠實守信和公平競爭。增強學生自信心,正確對待成敗,并把運動中養成的良好體育品德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逐漸養成“校內鍛煉1小時,校外鍛煉1小時”的習慣。
3.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夠成為激發人生向上進取的內在動力。克服被動和盲目上體育課的消極學習態度,掌握客觀的自我評價方法,促使學生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改變自己,認真投入體育學習,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
總之,讓學生保持對網課的尊重、熱愛,體驗課堂的真實、有趣,感受運動的熱度、隔屏的溫度,是確保網課質量的前提。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技能和體能的發展,也要注意學生學練的興趣。要把簡單技能和游戲比賽緊密結合,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使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到快樂,增強體質,培養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提高線上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