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莉
襄城縣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河南 許昌 461000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較為復雜的一類綜合征,其能導致心臟收縮下降引發組織器官灌注,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液體潴留等,嚴重時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AHF伴高血壓者,通常會隨著病情發展使心功能惡性加重,增大治療的難度,臨床常規療效有限。研究[1]發現,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抗心衰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心功能,阻滯AHF演變的惡性循環。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可以促進腎素—血管緊張素和交感系統有效激活,通過強化利尿作用,發揮對抗降壓效果,極大程度上減少心臟的負荷程度[2]。本研究嘗試將二者聯合應用,進一步探尋其在AHF伴高血壓病患中的搶救效果和對N末端前體腦利鈉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響。本研究選取2020年4月—2021年12 月襄城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97 例AHF 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0 年4 月—2021 年12 月襄城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97 例AHF 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54)。對照組患者43 例,其中男21 例,女22 例;年齡38~71 歲,平均年齡(55.46±4.30) 歲;病程0~3 年,平均病程(1.21±1.03)年;氧飽和度平均值為(90.73±2.52)%,氧分壓平均值為(54.35±4.71)mmHg(1 mmHg=0.133 kPa)。觀察組患者54 例,其中男25 例,女29 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54.27±4.06)歲;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83±1.01)年;氧飽和度平均值為(90.41±2.23)%,氧分壓平均值為(55.30±3.96)mmHg。參與研究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診斷標準[3]:(1)胸部X線片見心臟形態學改變,肺部CT 掃描見血管造影和閃爍增大。(2)心臟超聲評估心室收縮功能異常,心電圖心律失常,左心室舒張末期壓為1.3 kPa(10 mmHg)以上,右心房或肺微血管壓力在1.6 kPa(12 mmHg)以上,心排血量低于2.7 L/(min·m2)。(3)通過肺部聽診左心室充盈壓增大,胸片可見肺部充血和胸腔積液。
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者。(2)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Ⅲ~Ⅳ級。(3)血壓超過140 mmHg,動脈血氣低于60 mmHg。(4)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小于0.4。(5)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與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先天性和瓣膜性心臟病、限制性心肌病。(2)惡性腫瘤、肺心病或肝腎功能不健全。(3)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4)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產生過敏或身體出現不適。(5)中途退出本研究。
(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給予口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53,規格:厄貝沙坦150 mg/氫氯噻嗪片12.5 mg),1 片/次,1 次/d,按照相關要求統一食材種類和運動標準,密切觀察其體征指標。
(2)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聯合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的使用劑量同對照組一致。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20050033,規格:0.5 mg/500 U/瓶),病患血壓穩定后,首先以1.5 μg/kg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靜脈沖擊,之后在以速率為0.007 5·0.01 μg/(kg·min)持續靜脈滴注24 h。隨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劑量和時間。
兩組患者根據具體病情癥狀均在急救中心治療3~5 d,隨后轉入心內科普通病房進行后續的治療和觀察,患者均住院1個月,期間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方案。
根據《實用心腦血管病急診搶救指南》[4]關于搶救療效標準。顯效:病患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心功能改善至2 級及以上;有效:病患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心功能提升至1級及以上;無效:臨床癥狀與心功能都無變化,甚至于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研究數×100%。
(1)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總有效率。(2)比較兩組患者的康復指標。即呼吸機撤機時間、24 h平均利尿量、血壓的情況。(3)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衰指標。在治療前后2 d 內抽取病患空腹下的肘靜脈血,通過醫學儀器檢測NT-proBNP、糖 類 抗 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伴乳凝素-3(galectin 3,Gal-3)、心肌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 I)。(4)比較兩組患者的心臟彩超結果。使用飛利浦iE33心臟彩色超聲儀對病者進行心臟彩超檢查,測量LVEF、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計算心輸出量(calculation of cardiac output,CO)、心臟指數(cardiac index,CI)。(5)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即室性心動過速、惡心頭痛、低鉀血癥以及高尿酸血癥的情況。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搶救總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86.05%,兩組患者搶救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搶救總有效率情況 例(%)
治療后,觀察組的康復指標狀況較對照組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43)觀察組(n=54)t值P值撤機時間(h)26.49±4.32 22.13±5.74 4.268<0.05 24 h平均尿量(mL)1 332.75±109.74 1 547.21±120.13 9.168<0.05血壓(mmHg)6 h后135.15±24.43 114.76±15.97 12.574<0.05 12 h后94.83±10.46 85.37±11.72
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較治療前更低,且觀察組的NT-proBNP、CA-125、Gal-3、CTN I 指標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情況(±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43)觀察組(n=54)t值P值NT-proBNP(pg/mL)治療前1 475.06±72.38 1 486.17±72.41 0.751 0.455治療后3月926.13±63.40 735.12±52.09 16.291<0.05 CA-125(U/mL)治療前72.45±42.15 73.27±40.81 0.097 0.923治療后3月20.43±6.32 13.85±7.41 4.633<0.05 Gal-3(μg/mL)治療前12.46±5.78 12.05±6.13 0.336 0.738治療后3月5.72±1.90 3.12±1.49 7.556<0.05 CTN I(μg/mL)治療前4.89±1.36 4.78±2.01 0.307 0.760治療后3月1.97±0.35 1.45±0.47 6.041<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臟彩超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臟彩超結果較治療前更高,且觀察組的LVEF、SV、CO、CI 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患者心臟彩超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彩超結果情況(±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彩超結果情況(±s)
組別對照組(n=43)觀察組(n=54)t值P值LVEF(%)治療前36.45±5.47 37.32±6.09 0.731 0.467治療后42.12±4.14 46.65±4.35 5.205<0.05 SV(mL)治療前59.45±6.12 58.82±6.97 0.467 0.642治療后64.18±5.61 67.93±6.47 3.005 0.003 CO(L)治療前3.46±1.17 3.78±1.21 1.313 0.192治療后4.32±1.85 5.49±1.06 3.913<0.05 CI L/(min·m2)治療前2.62±0.77 2.77±0.52 1.142 0.256治療后3.14±0.51 3.72±0.13 8.045<0.05
治療后,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例(%)
AFH作為心血管內科常見的一種綜合征,由心臟結果和功能受損引起,病情變化無常,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5]。其中高血壓是引發AFH的第二大致病因素,因長期處于高血壓環境下造成心肌細胞松弛以及心室順應性下降,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目前,臨床針對AFH伴高血壓主要借助抗心衰、降壓藥物聯合治療[6]。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和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因為效果優良被廣泛應用,前者作為抗心衰藥物,通過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機制發揮作用,從而抑制腎素分泌,舒張血管平滑肌,緩解心功能負載[7]。后者作為降壓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鉀水平,改善因內分泌紊亂引起的心室重構,而且還能夠發揮選擇性抑制AT1亞型受體作用,干擾醛固酮分泌,強化利尿行為[8]。
在療效方面,姚景霞[9]研究認為可選擇性的拮抗血管緊張素II受體,抑制血管收縮降低外周血管壓力,并增加遠端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換,阻滯腎小管對Na+、Ci-的重吸收,最終達到降低血壓、促進康復的功效。田青等[10]認為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能夠通過模擬生理性的腦鈉肽進而減輕心肌耗氧量,抑制其組織重塑和纖維化,從而逆轉心室結構,緩解交感腎上腺系統,達到輔助治療AFH的目的。比較本研究搶救總有效率、康復指標,可發現觀察組的搶救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且康復指標狀況更佳,結果與二者基本一致,顯示出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在AFH 伴高血壓的治療中療效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兩種藥物的藥效分子互補,共同在患者體內產生了較好的生理作用,能夠穩定血壓、降低心肌細胞收縮荷載,強化利尿效果,平衡心臟和血管的血液流動力,最終呈現出的治療效果較好。AFH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該疾病對患者的心肌功能影響較大,如未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威脅生命健康。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AFH效果頗佳,一方面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作用全面且不會影響到肝腎功能,可通過與血管平滑肌和內皮細胞中的特異受體結合,降低病者體內的NT-proBNP水平,改善血管及腎臟學流動力學的平衡,達到緩解心室負荷、減慢心率的目的[11];另一方面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能夠激活腎素和交感神經,很好的抵消用藥過程中產生的代償機制,在降低血鉀水平的同時還能將藥效最大化,促進自身心肌功能的反饋調節[12]。并且二者聯合治療藥副作用小,因而在患者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低。對比本研究的臨床指標、心臟彩超結果以及不良反應率,可發現觀察組的NT-proBNP、CA-125、Gal-3、CTN I 指標水平和不良反應率較對照組更低,且LVEF、SV、CO、CI 彩超指標更高,結果與林朝章[13]、劉妍君[14]的研究幾乎一致,證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在AFH伴高血壓的治療中可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析原因,可能是兩種藥物具有良好的藥效因子,在抵達病灶后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改善微環境循環,從而降低了病者體內的NT-proBNP和其他心衰損傷水平指標;而兩種藥物因子產生的化學機理,可抑制神經—交感系統以減緩心肌損傷,擴張血管內壁和平滑肌細胞,進一步減小血壓,糾正了病患體內血流動力學紊亂,最終讓LVEF、SV等心臟指標明顯變化,促進了心功能恢復,最終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至此,這次研究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對AFH伴高血壓患者體內其他微分子指標和病情恢復后是否會出現病情反噬等暫時無法驗證,因此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還需要朝這兩個方向繼續深入,進一步為醫學臨床治療AFH伴高血壓提供價值。
綜上所述,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在AHF伴高血壓中的搶救效果良好,可明顯降低血壓、改善心功能及心率變異性,減少NT-proBNP,并且不良反應較少,對醫學臨床有積極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