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瑞
駐馬店市中醫院產房,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婦妊娠期間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高脂肪高熱量類食物攝入過多、休息時間過長,而鍛煉時間較短,導致自然分娩率顯著下降,對產婦及新生兒身體健康具有不良的影響[1]。因此,孕婦分娩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具有必要性,可有效改善其分娩結局。預見性護理干預是指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分析,以預估相關風險,從而及時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以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改善分娩結局[2]。拉瑪澤減痛分娩是指在孕婦妊娠時期,進行相關產前肌肉與呼吸技巧的訓練等操作,使產婦轉移注意力,使肌肉得到放松,以有效緩解疼痛,縮短產程,改善分娩結局[3]。但臨床有關兩種干預方式聯合應用價值的研究較少,還需進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選擇樣本醫院120例待產的產婦,通過分組對照研究,以探究拉瑪澤減痛分娩法結合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駐馬店市中醫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待產產婦的病歷資料。以入院的先后時間,分為對照組60 例、觀察組60 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30.00±1.21) 歲,體質量為63.00~77.00 kg,平均體質量為(70.29±7.18)kg,孕周為28~30周,平均孕周為(29.00±2.12)周;觀察組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30.00±1.31) 歲,體質量為64.00~77.00 kg,平均體質量(70.50±7.27)kg,孕周為28~31周,平均孕周(29.50±2.16)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對孕婦進行常規產檢,并進行健康教育,叮囑妊娠期間應注意事項,告知自然分娩的優勢。觀察產程進展,產后觀察母嬰2 h,如無異常則送回病房。觀察組應用常規護理+拉瑪澤減痛分娩法+預見性護理:(1)拉瑪澤減痛分娩法。孕婦進入28周以后,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基礎運動、神經運動相關指導工作,對其腿、肛、腰、腹等部位進行鍛煉、放松指導,每天訓練兩次,每次每個項目7 min。分娩呼吸訓練,指導孕婦保持腹部深呼吸,使肌肉處于放松狀態,并隨著宮縮的節律逐漸加強,逐漸由腹式呼吸轉變為胸式呼吸,宮縮逐漸減弱時,將其胸式呼吸轉換為深呼吸,肌肉仍處于放松狀態。隨著產程的進行,進行腹式深呼吸,出現陣痛時,保持閉口屏氣且盡最大努力增加腹壓,于宮縮間歇期時,充分張口進行喘氣、吸氣,使全身肌肉放松,至胎兒自然娩出。(2)預見性護理。①產前。提前一周指導產婦接受全面檢查,評估其心理情緒,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可為其播放輕松舒緩音樂、有關新生兒視頻,轉移注意力,患者產前處于極度緊張狀態而影響正常分娩。根據產婦文化程度,詳細告知分娩應注意事項,積極解決產婦內心的疑惑,叮囑產婦家屬給予其更多的心理支持,為產婦提供依靠,增加安全感,提高分娩的信心。若產婦體質較差,根據其膳食的喜好制定飲食方案,以有效糾正貧血癥狀,指導進行運動,增強抵抗力。②產中。指導產婦將其膀胱排空,嚴密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若出現異常,立即展開救助,實施會陰助產術對其會陰部進行保護。并注意情緒變化,給予產婦語言鼓勵,使其保持良好的依從性。③產后。護理人員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告知分娩情況,觀察是否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叮囑產婦家屬給予其更多的關心與陪伴,緩解其不良心理狀態。對其胎盤因素、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等進行評析,針對產婦出血情況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及時改善出血癥狀。詳細傳授有關新生兒護理知識,產后會陰部護理的應注意事項,并告知母乳喂養的優勢,指導進行母乳喂養,并對其進行催乳、按摩護理,使其盡快出乳,提高泌乳量。根據產婦營養指標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多食用易消化營養豐富類食物,富含鈣、鐵、鋅類的肉類、豆類、蔬菜、水果等,堅持少食多餐原則,避免出現便秘。
(1)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時長,記錄兩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所用的時間,并進行對比。(2)分娩結局,記錄兩組產婦自然分娩、剖宮產、陰道助產的例數。(3)疼痛程度,參照WHO4級標準,對產婦分娩疼痛程度進行評定。0 級:產婦略感不適,或者并無疼痛感;1 級:產婦腰腹部具有輕微的脹痛感,但不影響其休息;2 級:其腰腹部具有明顯的疼痛感,具有睡眠障礙,易出汗、呼吸急促;3 級:其腰腹部具有劇烈疼痛感,難以忍受[4]。(4)產后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出血、抑郁、便秘、焦慮。抑郁評定標準參照抑郁自評量表,產婦評分在53分以上;焦慮評定標準參照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在50分以上[5]。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各產程、總產程時間對比,觀察組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情況(±s) min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情況(±s) min
組別對照組(n=60)觀察組(n=60)t值P值第一產程365.01±40.01 312.24±38.45 7.366<0.05第二產程65.24±8.54 36.54±8.12 18.865<0.05第三產程26.34±5.24 12.14±4.32 16.196<0.05總產程478.34±55.12 340.30±51.02 14.236<0.05
兩組產婦對比,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較高,剖宮產率顯著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助產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情況 例(%)
兩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對比,觀察組較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疼痛程度情況 例(%)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觀察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有數據顯示,剖宮產兒肺透明膜病發生率為自然分娩的20倍,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時,其規律的宮縮可使胎兒的肺臟進行相應鍛煉,從而可顯著降低肺透明膜病發生率,還可有效排出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黏液,改善分娩結局[6]。但多數待產婦由于對分娩相關知識認知度不足、內心對分娩疼痛具有極度恐懼感,對分娩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給予產婦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必要性,可緩解其內心不良情緒,改善分娩結局。預見性護理是指護理人員通過相應評估,及時發現患者存在及潛在的問題,并提前給予針對性措施,以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
何苑谷[7]報道顯示,拉瑪澤減痛分娩法,可有效幫助產婦掌握呼吸方法與技巧,從而可有效避免消耗更多額外的體力,有助于增強其分娩信心,縮短產程。張華[8]研究指出,采用拉瑪澤呼吸減痛分娩法,可顯著提高產婦對分娩知識的認知,緩解其焦慮、恐懼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緩解分娩疼痛,降低由于不良的心理壓力而產生的剖宮產率。黃偉妍等[9]研究提出,預見性護理干預強調以“預防”為主的理念,給予循證學的思維,對其不良事件的發生根源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通過對產婦進行預見性護理,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促進產后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分娩各產程時間更短、疼痛程度較輕;且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將拉瑪澤減痛分娩法、預見性護理干預進行聯合,可使分娩結局更佳。本研究中,通過對產婦進行運動指導,可使其腰腹部等進行有效的鍛煉,通過訓練分娩呼吸,可使其掌握相應呼吸技巧,在不同產程的宮縮變化時,采用針對性呼吸法,可有效緩解分娩疼痛,避免宮縮乏力的發生。通過正確的呼吸,還可避免產婦體力過度消耗,影響分娩結局[10]。產前,對其心理情緒進行評估,并采取轉移注意力法,緩解其內心緊張、焦慮狀態,告知分娩應注意事項,可使其做好心理準備,保持積極輕松的心態,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指導家屬做好配合工作,給予產婦更多的關心,有助于增加產婦安全感,提高自信心;制定對應飲食方案,有助于避免貧血不良事件的發生。分娩中,監測生命體征可有效避免出現不良事件。產后,及時告知分娩情況,并通過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可有效避免產后出現抑郁等不良情緒,有助于釋放緊張的情緒,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使其下丘腦—垂體處于活躍的狀態,進一步促進乳汁的合成、分泌。評估胎盤、宮縮乏力等相關情況,有助于避免產后出血的發生,傳授新生兒護理知識,有助于激發產婦的母愛,使其感到榮譽感,有助于緩解不良情緒,并對其進行催乳、按摩措施,可有效增加泌乳量,新生兒通過吮吸,可刺激產婦乳頭、乳暈的感覺神經末梢,使其下丘腦、腺垂體釋放更多的催乳素,進一步增加產婦產后的泌乳能力。將兩種干預方式聯合可使患者掌握生理技能的同時,還可緩解不良情緒,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拉瑪澤減痛分娩法+預見性護理干預,可顯著縮短產程,緩解分娩疼痛,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