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詠梅
(鄆城縣農業農村局 山東鄆城 274700)
一年之計在于春,早春果園管理直接影響全年果樹長勢、萌芽率、坐果率以及病蟲危害程度,決定當年果樹產量、果品品質和經濟收入。所以,早春果園管理是全年果園管理的重中之重,點睛之筆。現將關鍵技術總結如下,供果農朋友參考和借鑒。
秋天沒施基肥的果園,土壤解凍—發芽前施基肥,一般2 月中旬開始,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盛果期果園按“斤果斤肥”施入。一般3~5 噸/畝。施肥方法:
1.1.1 條狀溝施 在樹冠垂直投影的外緣,與樹行同方向挖條狀溝。溝寬20~40 厘米,溝深40~50 厘米,溝長根據樹體情況而定(圖1)。

圖1 條溝狀施肥
1.1.2 穴施 沿樹冠垂直投影外緣挖穴,每株樹挖8~12 個穴,穴深20~30 厘米。
1.1.3 放射溝施 以樹冠垂直投影外緣為溝長的中心,以樹干為軸,每株樹呈放射狀挖4~6 條溝,溝長60~80 厘米;溝寬呈楔形,里窄外寬,里寬20 厘米,外寬40 厘米;溝底部呈斜坡狀,里淺外深,里深20~30 厘米,外深40~50 厘米。
1.1.4 環狀溝施 以樹干為中心,在樹冠垂直投影外緣挖環形溝。溝寬20~40 厘米,溝深40~50 厘米。
3 月上旬進行花前追肥。以氮肥為主。結果大樹,每畝施20 千克含氮量高的復合肥。條溝施,位置在樹冠垂直投影內1 米左右,深度為10 厘米左右。
果樹發芽前施基肥或追肥后,澆一次透水。一般開花前2~7 周進行。果樹萌芽需水量大,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可提高地溫,促進根系活動,有助于果樹萌芽快而齊,降低晚霜危害,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花期開花整齊,提高坐果率。
土壤解凍后進行。樹干—樹冠外沿投影范圍內叫樹盤,要淺翻10~20 厘米、行間深翻30~50 厘米。作用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提高土壤保濕和透氣性,將躲藏在樹冠下土層和土縫中越冬的螻蛄、金龜子、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翻出地面干死、凍死或被鳥類吃掉,減少當年病蟲越冬基數。
修剪是剪除果樹營養器官的一部分,以調整樹冠結構和更新枝類組成的技術措施。果樹樹冠隨樹齡增長而擴大,枝葉過多,勢必造成外密內空、樹勢早衰、大小年嚴重,果品產量和質量降低等后果。通過實地調查,發現許多果園管理松散,有的是缺技術不知道怎么管,有的是缺勞動力沒人管,還有的是前期投入多,后期資金不足,沒錢管。果樹生長雜亂無章,必須通過修剪解決矛盾(圖2)。

圖2 整形修剪
3.1.1 調節枝葉的合理分布 通過修剪,調整樹冠各部分的枝葉疏密、分布方向和葉面積系數,使樹冠的有效光合面積達到最大限度。
3.1.2 調節生長與結果 修剪可使果樹營養生長健壯,不過旺和徒長;適量成花、結實但不削弱樹勢;可防止果樹提前衰老,及時更新復壯。
3.1.3 調節枝類組成比例 通過疏除徒長枝、過密枝,回縮細弱枝、連年結果枝,更新枝組,調節不同樹種、樹齡的短枝和營養枝比例,使年生長周期中樹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轉、分配和消耗、積累,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良好、協調進行。
3.1.4 平衡生長勢 修剪可平衡株與株之間和每一棵樹的各主枝之間的生長勢,有促有控,從而達到產量均衡,便于管理。另外,修剪還是使地上部與根系協調生長的手段。
南不留上北不留下,去粗留細去直留斜,控制高度年年落頭,密而不稠稀而不空。大枝亮堂堂,小枝鬧嚷嚷。枝枝通風,果果見光,葉葉有效。修剪前先看果樹密度,包括每畝株數、每株主枝數量等;粗度,包括主干粗度和著生主枝粗度;長度,主枝長度不大于行距的40%;高度,定干高度不小于80 厘米;主干高度不高于行距的80%。角度,主枝基角控制在90°~100°。再看生長勢,先用鋸再用剪。弱樹重剪,注意更新復壯。幼旺樹輕剪緩放少短截,單軸延伸,注意拉枝和刻芽。
生長勢弱的樹適宜年前修剪,適宜重剪。疏枝:過密枝、徒長枝、串門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從基部剪掉,剪口平齊,傷口越小越好。連續結果枝注意更新和回縮,控制花枝數量,合理負載。幼旺樹適宜早春修剪,輕剪緩放。常用拉枝和緩放的方法:拉枝,在新梢長到20 厘米左右時基角用牙簽開張角度70°~90°,枝條長到80~100 厘米時,可在生長季用開枝器拉枝,也可以用塑料袋裝土,拴在枝條上,拉枝角度矮化砧以90°~110°為宜,喬化砧以70°~90°為宜。冬季拉枝用塑料袋裝土壓枝較多。注意枝條不能成彎弓狀。緩放,即延長頭不短截,梢部只留一個延長頭。疏除背上枝、徒長枝、過粗枝(粗度不能超過著生枝干徑的1/3)、過密枝等,如果疏枝部位有空間,還想培養結果枝,可以留樁修剪,剪口馬蹄形,下部稍長,下芽萌生的枝條可以自然開張角度。3 月上中旬注意對光腿部位刻芽。果樹刻芽,能夠定向定位培養骨干枝,建造良好的樹體結構;集中營養形成高質量的中枝、短枝,進一步培養結果枝組,使樹早結果。刻芽還能增補缺枝,糾正偏冠,抑強扶弱,調節枝條生長,平衡樹勢,使樹穩產。以“驚蟄”至“春分”期間刻芽為好;過早刻芽,易受凍;刻芽過晚,刻芽萌發后,抽出的枝條停止生長早,枝條上葉片少,葉面積小,難成花。在有著生空間的飽滿芽上方0.5~1 厘米處用鋸條刻到木質部,刻芽長度為枝條周長的1/2~2/3。環剝和環割。環割,用刀子對幼旺樹的干或枝環割一周,深達木質部,割完立即用塑料薄膜包扎好。環剝是用刀子環割兩周,中間間隔干徑的1/10~1/6,并將中間的皮取下來,立即用塑料薄膜將傷口包扎好,防雨水侵入引起腐爛和防害蟲滋生危害。如果環剝寬度掌握不好,會把樹或枝剝死,建議環割半月后如果生長勢控制不住可再環割一次,相對安全可靠。
概括起來就是“三光政策”。樹上病果病枝剪光;樹干粗皮病、腐爛病、干腐病等病斑和翹皮要刮光(刮粗皮時,刮到露青皮,一定要把刮下的粗皮翹皮帶出園外集中深埋或燒毀);樹下落葉、病果、雜草清理光(圖3、圖4)。

圖3 清除落葉

圖4 刮除翹皮
發芽前全園細致噴1 遍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可鏟除粗皮病、腐爛病、干腐病等病菌及降低蚜蟲、紅蜘蛛、食心蟲等害蟲的卵、蛹或蟲的越冬基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面積大的果園最好自己熬制石硫合劑。
熬制方法(圖5):選擇白色塊狀生石灰,黃色粉狀硫黃,配方為硫黃∶生石灰∶水質量比2∶1∶10~14。

圖5 熬制石硫合劑
(1)根據鍋的大小確定熬制份數,然后計算出水量并加入鍋內。
(2)將水加熱至響鍋時取少量水將硫黃粉調成糊狀備用,攪拌越均越好。
(3)接近沸騰時緩慢倒入調好的硫黃漿,邊倒邊攪拌。
(4)將近沸騰時把生石灰放入鍋中,不斷攪拌,生石灰遇水產生大量熱,使水快速沸騰。記下水位線。
(5)大火加熱,不斷攪拌。半小時后加開水補到水位線,繼續加熱,共40~60 分鐘,藥液紅褐色、灰渣黃綠色時停火。
(6)冷卻過濾,得到澄清紅褐色石硫合劑原液,用比重計測量原液度數并記錄。一般23~28 波美度。
(7)對水量=原液濃度波美度/目的濃度波美度-1。
噴石硫合劑應選擇無風的晴天,主要在冬天和春天使用,一般冬季在12 月中上旬、氣溫不低于4 ℃的時候使用,這個時候果樹進入休眠期,各類害蟲開始越冬,此時病蟲害的抗藥性大大降低,使用石硫合劑進行清園效果很好;而春季一般在2 月中下旬至3 月中上旬、氣溫15 ℃左右時果樹剛萌動使用效果較好。驚蟄后看天氣盡快使用。
熬制石硫合劑的渣子按1∶5~10 加水后涂抹在刮除粗皮后的病斑和枝干上。也可選擇10%苯醚甲環唑150~2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150~200 倍液、43%戊唑醇300 倍液、25%嘧菌酯100~15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 倍液等殺菌劑涂抹病斑。
總之,早春果農朋友們要做的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只要大家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開好頭、起好步,相信秋天定會碩果累累,效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