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建國百年之際,強人埃爾多安上任20周年之際,一場死傷人數超過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世紀強震重創了土耳其,及其鄰國敘利亞。
兩國至少4萬人死亡、約12萬人受傷。該地區上一次世紀強震是1939年的土耳其東部埃爾津詹省地震,震級7.8,共有3萬多人罹難、約10萬人受傷。
本次地震發生在四個主要斷裂帶的交界處,于人們還在熟睡時降臨了,震中是在土耳其東南部的加濟安泰普省。地震后當地立即迎來了嚴酷雨雪天氣,大壩倒塌引發洪水,還有天然氣運輸管道爆炸引發的火災,對本已相當困難的救援工作是雪上加霜。
有專家指出,這次地震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救援難度最大的災難之一。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救援隊伍,但在冰天雪地、無數倒塌的房屋和死難者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奇跡”越來越少。
這次地震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救援難度最大的災難之一。
搜救過程中,總有太多或令人心碎、或感人至深的故事:瓦礫堆下,父親用身體護住兒子,被發現時父親已經死亡,但男孩活了下來;記者在采訪期間見到一名驚慌摔倒的女孩,他立刻停止拍攝,帶著女孩逃跑;一堆土石掩蓋了一名女性,她只露出一只手,而她旁邊的狗一直守護著她;還有不少新生嬰兒堅強存活下來;也有一名男子,在地震中失去了12名家人……
除了民房,也有不少古跡遭到毀損。有上千年歷史的加濟安泰普城堡受損嚴重;有180年歷史、土耳其馬拉蒂亞省歷史的象征“耶尼清真寺”
結構受損、圓頂倒塌;敘利亞多處考古遺址也發生損毀,包括哈馬省的伊瑪目伊斯梅爾清真寺、塞萊米耶市的什梅米斯城堡、建于13世紀的阿勒頗城堡等。
受損的古跡也許還能修復,但經歷過創傷的心靈再難恢復如初。失去了溫暖的家園、失去了親愛的家人和朋友,災難在一夕之間幾乎奪走了人們最寶貴的一切。即便家園可以重建,但未來的漫漫人生路,要在多少次的悲傷與緬懷中度過?
如今,不少幸存者還露宿街頭、蜷縮在火堆旁或是睡在車上。盡管多國送去救援物資,連羅興亞難民都向土耳其災民捐贈毯子,但災民的身體總體還未被妥善安置,心靈更是仍未被安慰。
多年來,土耳其一直面臨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等問題,這次的地震更是引發了民眾的怒火—政府救災緩慢,加上當地建筑因政府疏于監管而粗制濫造,放大了災難的級別。這讓埃爾多安5月的大選連任之路充滿挑戰。
中東地區剛送走了歡鬧的冬日世界杯,卻又在慘絕人寰的大地震中,目睹了類似戰爭廢墟的畫面。這種樂極生悲,更讓2月6日的這場強震令災民“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盡管活著就是最重要的事,但“后遺癥”還將持續縈繞在人們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