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達沃斯會場外,輝瑞總裁面對記者的連環拷問一路沉默,視頻熱度還在發酵;有美國民間組織曝出輝瑞“引導進化”新冠病毒變種的“猛料”,又將其推上風口浪尖。
民眾對“宇宙第一藥廠”的不信任,并非自有新冠疫情始。無論是把非洲兒童當作試藥工具,還是依仗疫苗實施霸權,輝瑞發展中抹不去的印記,是血腥與傲慢。
輝瑞所在的美國,擁有著最多數量的跨國藥企與創新藥企,每年其藥品銷售收入占了全球市場的近一半;而北歐的生物創新基地“醫藥谷”,連同瑞士、法國和英國的制藥巨頭,讓歐洲力量得以和美國分庭抗禮。
醫藥帝國俘獲監管機構的“旋轉門”機制令人生畏,而一個敢為人先、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搶先“下注”的政府,方能在全球的疫苗、藥品爭奪戰里早早勝出,構筑起避免大部分重癥的醫療防線。
對于老百姓的日常用藥而言,減少抗生素的濫用已是常識,但同樣須知,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不足量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藥;一味使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也并不可取,每個人的病因雖然相似,但病機卻可能千差萬別。
在輝瑞Paxlovid入華醫保遇挫后,我們樂見各款國產新冠口服藥的上市。只有把抗新冠病毒的成本降到人人都能接受的程度,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戰勝它。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統籌 | 吳陽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