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描繪新重慶宏偉藍圖的一次重要會議,為金鳳實驗室打造開放型、樞紐型和平臺型科技創新高地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堅持“四個面向”,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新任務新要求,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吸納全球頂尖人才,不斷探索科技體制創新和人才制度創新,開展有組織的精細化、系統化、集成化科技攻關,形成具有重慶辨識度的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成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金鳳實驗室副主任 徐輝
2022年底,《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修正通過,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遵循。2023年,我將繼續發揚“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大足石刻,把它滿載近千年的歷史講給海內外的朋友;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科技水平,深入挖掘文物所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展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胸懷,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努力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黨的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館)保護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館員 陳卉麗
新重慶,新藍圖。我期盼未來的重慶能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2023年,我將帶領團隊繼續發揚“實干爭先、勇創一流”的企業家精神,守好榮昌豬種質“芯片”,打好種業翻身仗,讓全國城鄉老百姓的“肉盤子”里裝有更多中國豬種的豬肉;大力推進“兩聯兩共”“聯農帶農”行動計劃,通過養殖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力爭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市畜牧產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一起努力,合力為本地民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其鑫
新重慶、新發展。新的一年,我期盼能夠充分發揮“經濟體檢”作用,以高質量審計護航高質量發展。2023 年,我將繼續強化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鼓實勁、求實效,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聚焦經濟監督主責主業,以審計項目為陣地,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剖析改革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精準查核問題,精準提出審計建議,除險清患,助推體制機制完善,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貢獻審計力量。
——2020年度“重慶市擔當作為好干部”,重慶市審計局投資審計二處一級主任科員 馬林
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農業強國部署要求、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作為社科領域“三農”問題研究工作者,我希望能為我市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更好發揮社會“穩定器”作用,持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著力增強穩糧保供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數字技術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顯著提升農業競爭力,堅持產業融合、科技融合,不斷壯大農業產業規模,夯實農村發展的產業基礎,走好山地特色效益農業之路;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突破,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鄉村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好農業改革,持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堅持農村“三變”改革,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推動城鄉融合方面走到西部前列。
——重慶社會科學院農業農村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張莉
新時代飽含新期待,新征程呼喚新作為。作為國資央企,中交一公局集團必將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強市等戰略部署中展現新擔當、貢獻新業績。2023年,我將繼續帶領項目團隊一線職工和產業工人團結奮斗,接續征戰重慶銅梁至四川安岳、重慶江津至四川瀘州北線、渝武復線(北碚至合川段)3 條高速公路主戰場。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火熱實踐中,聚焦“大交通、大城市”主責主業,堅定“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理想信念,錨定“高水平建造引領行業發展的品質工程、高質量建成帶動區域進步的品牌項目”奮斗目標,不舍晝夜攻堅克難,不辱使命干事創業,以實際行動確保銅安高速、江瀘北線兩條新通道在2023年年內竣工通車,以一流業績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當好開路先鋒。
——中交一公局集團重慶渝武、銅安、江瀘項目公司總經理 孫新海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2023年,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主動擔當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基層落實好惠民措施,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為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重慶貢獻力量。
——梁平區大觀鎮人民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 李忠波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充滿著機遇與挑戰。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健全人格,為未來迎接每一個考驗作好準備。2022年,我參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試。2023年,希望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能有所收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我期待重慶經濟能蓬勃發展,就業環境不斷優化,年輕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得到有效化解。同時,我也將積極發揮新時代青年的活力與朝氣,畢業后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為新重慶的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 馮靖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