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焉耆醫院外勤組)
臨床上對于疾病的檢測有許多種方法,而血液檢測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血液標本的檢測結果可作為臨床治療和診斷疾病的評估依據,也是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醫生有序開展醫療工作極為有利。而在檢測出血液標本的結果之前的采集、儲存以及送檢工作中的不當處理均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血液標本送檢前相關護士人員應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盡量避免不良因素影響到其檢測結果。
在采血時應告知患者保持仰臥體位,主要選擇患者輸液肢體的對側肢體或是其他肢體的靜脈血管。檢查注射器完好且干燥以及針頭擰緊,在抽血后也應將針頭取下,并將血液沿著試管壁緩緩注入,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也不適宜超過1 分鐘。
應以患者早晨處于空腹狀態時的結果最佳。而在需要進行緊急采血時,臨床護士應當將患者是否進食飲水、注射液體以及是否脫水和藥物使用等相關情況詳細地告知檢驗室,以便其合理解釋檢驗結果;另外若患者有使用藥物后采血,其應在藥物的分布期結束后進行采血。
在使用抗凝劑時應注意采血量,且其使用量應與采血量呈現正比。在使用抗凝劑時要注意按比例使用,若用量過少,則可能會有微小凝塊的產生,而用量過多,則會對標本進行稀釋,無論怎樣,都會影響到結果,應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目前大多血檢都是全血送檢,若急診血液標本需要放置,其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但建議通知外勤護士立即送檢。
血液標本采集后,標本的長時間存放會嚴重干擾檢驗結果準確性,且由于血液中含有多種生化指標,對存放環境要求較為嚴格,一旦外在環境不合要求,很容易對血液內各種成分產生影響,致使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因此,急診血液標本,在電話通知護理外勤工作人員的同時,臨床護士應立即為病人抽血,減少外勤護士等候時間,以確保急診血液標本在15分鐘內取送至相關檢驗科室。
外勤護士送檢急診血液標本前必須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標本應視為具有生物危害的物品,運輸時嚴防破損泄漏。標本管在運送過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閉、向上垂直放置,不能隨意顛倒、震蕩,防止標本的遺失或打翻。
同時,運送標本的采集、儲存以及送檢時都應格外注意,避免外界因素或微生物侵襲標本以致使于影響到結果的檢驗,以此來提高血液標本的檢測準確性,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后續治療。
血液標本的檢測結果直接影響到醫生對患者相關病情的判斷。因而,在血液標本的采集、儲存以及送檢時都應格外注意,避免外界因素或微生物侵襲標本以致使于影響到結果的檢驗,以此來提高血液標本的檢測準確性,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后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