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柳(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功能科心電圖室)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基數的增加,“陽過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的話題也沖上熱搜。
心肌炎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的炎癥性改變,臨床上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即使是普通感冒也可以誘發。新冠病毒,則可通過直接損傷心肌細胞或者引起全身炎癥反應引發自身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從而損傷心肌細胞等機制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一般來說,新冠合并病毒性心肌炎通常發生在新冠感染后的1~3 周,以2 周左右多見,多發年齡為兒童和青壯年,其癥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表現各異。最輕者可無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疲乏無力、胸悶氣短、心悸、心臟亂跳或停跳感等心臟不適癥狀;可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還可出現下肢水腫、夜間平臥困難、稍活動后便胸悶氣促、黑懵甚至暈厥等心力衰竭癥狀,如果在感染后出現以上情況時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建議及時到醫院相應科室就診。
心電圖檢查作為一項快速、便捷、無創的心臟檢查方式,能幫助快速識別心律失常、傳導阻滯、心肌梗死,輔助診斷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等諸多心臟問題,是很多臨床醫生首選的檢查項目之一。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常見心電圖改變有:①竇性心律失常:以竇性心動過速多見,尤其當出現與體溫不太相符的心動過速時需加強注意,少見的有如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等。②傳導阻滯:因病毒性心肌炎容易影響到心臟的傳導系統,故心電圖可表現為各種類型的傳導阻滯,如一度、二度甚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等。③心律失常:以各種類型的期前收縮,如房性期前收縮、室性早搏等。④ST-T 改變: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不一,可表現為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ST-T 改變。⑤其他非特異性的改變:如異常Q 波、QRS 波群低電壓等。
除心電圖檢查外,醫生往往還需結合心肌酶譜、心臟彩超等檢查,當心肌酶譜出現心肌酶升高,心臟彩超提示心功能減退、房室肥大、室壁運動異常等表現時,也往往提示考慮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人們常把病毒性心肌炎形容為心臟感冒,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均有自限性,如果能及早識別心臟發出的信號,通過及時、合理的治療,充分的休息與營養大多可獲得痊愈。所以,患者在面對因新冠感染后出現病毒性心肌炎的情況時既不要過度焦慮,也不能過于自信,在新冠感染恢復期還是應避免進行劇烈過度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防止出現擴張型心肌病、惡性心律失常等心肌炎,避免后遺癥或出現暴發性心肌炎,避免造成高致死率等情況的出現。
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要做好日常防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多通風;同時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才能從根本上預防與抵御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