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元康
(綏陽縣文化館 貴州 遵義 563300)
LED 大屏幕是利用發光二極管點陣模塊或像素單元組成的平面式顯示屏幕,是一種新型的信息顯示媒介。它通過控制發光二極管來顯示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是集光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品,顯示內容多樣,顯示方式豐富。超大的清晰畫面、超強的視覺沖擊、新穎獨特的動態影像顯示效果和靈活便捷的操作方式,使LED 大屏幕逐漸成為現代舞臺背景展示的主要方式。
一場話劇演出往往需要調動大量的舞臺背景,舞臺背景一般是由舞美藝術工作者繪制的一些劇情畫板。根據劇情變化需要,隨著人物情緒起伏,由操作人員在現場不斷變換景板,控制室人員不斷和現場人員進行協調,多人協作才能完成一幕話劇的舞臺背景更換。這些舞臺背景主要以劇情需要的山川、樹木、花草、流水、房屋等作為展示內容。一部大型話劇舞臺背景的設計和制作往往要花費數月才能完成。如需巡回演出,僅是舞臺景板、景片,就要裝載幾大卡車。對舞臺背景的集中控制、位置的精確定位是裝臺、卸臺工作設計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往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給舞臺控制帶來了很多不便,甚至有些劇目由于舞美經費不足而被迫放棄演出。
舞臺背景的藝術改革帶來了新的生機,LED 大屏幕在舞臺美術中的合理運用讓舞臺背景在話劇舞臺美術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呆板的傳統舞臺背景變得鮮活起來。LED 大屏幕色彩艷麗、場景豐富、立體感強、操作方便快捷,讓觀眾容易獲得極強的視覺享受,且兼具布景、道具等傳統舞美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這也使其逐漸成為話劇舞美的重要表現手法。LED 大屏幕還具有靜如油畫、動如電影的應用優勢,能夠烘托話劇舞臺表演的環境氛圍,增強規定情景真實性和舞臺的層次感及主體感,將演員和其所要展現的時間及空間進行結合,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以話劇《雨花臺》為例,《雨花臺》是南京市話劇團為“國家革命烈士紀念日”而創作、演出的一臺大型紅色話劇。《雨花臺》以舞臺多媒體藝術的形式,充分運用LED 大屏幕的特有功能,圍繞南京雨花臺英烈的真實故事,成功講述了惲代英等雨花臺就義烈士們在面臨生死抉擇時,體現出來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輝,把中國早期共產黨人的忠誠、信仰、擔當以及為國為民慷慨赴死的英烈精神呈現在舞臺上。
大幕開啟,首先由LED 背景大屏幕推送出一堵斑駁陸離的石墻,把陰森恐怖的監獄里暗無天日的險惡環境形象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由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高城擔任編劇,著名導演胡宗琪執導的國內一流主創團隊,用時空濃縮的方式、扣人心弦的情節,通過LED 大屏幕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犧牲的烈士放在同一個時空里,LED 畫面變換為由石墻材質塑造的一批雨花臺烈士群雕像,三個血紅的大字“雨花臺”出現在屏幕右側。鐘聲響起,石墻隱現大量珍貴的動態影像史料,配以悲壯的音樂和沉重的解說詞,石墻上同時出現紅色的解說字幕,由此把1927 年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中華大地以史實影像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在一兩分鐘的時間里,LED 畫面就把話劇故事發生的大環境清晰地傳遞給現場觀眾,沒有使用一件實物道具或景板、景片,卻達到了傳統實物景板、景片無法完成的藝術效果。
幾道鐵門關閉的碰撞聲響過,出現審訊室場景的LED 畫面,同樣是黑色基調為主的石墻,又厚又高,在大幕頂端,是一小方冰冷鐵窗,慘白的月光照在上面,愈發顯得陰森恐怖。隨著劇情的發展,國民黨軍官的歷史頭像在石墻上出現。而飾演他們的演員正身著筆挺的國軍軍裝站在舞臺中央惡狠狠地說著:“寧可錯殺千,不可放過一個。”谷司令命令道:“把犯人都帶上來。”被抓捕的共產黨人走上舞臺,這時候,LED 大屏幕發揮了優勢,巧妙地將犯人上臺的黑白影像投送到監獄的石墻上,演員在臺上表演,放大的影像在大屏幕上走動,再配以國民黨反動派高音喇叭的勸降宣傳,顯得整個場景既有藝術性,也有歷史真實性。再次讓人們走進雨花英烈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這是其他舞臺背景媒介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在軍法司中將司長王震男審訊惲代英的那一場戲中,LED 大屏幕的表現就非常精彩。他們之間進行激烈交鋒,敵人陰險狡詐的黑白面孔在LED 大屏幕監獄石墻背景上閃現,連臺詞的口型都和正在臺上表演的演員同步。同樣,惲代英正氣凜然的頭像同樣出現在石墻上,讓觀眾對演員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表情、每一步走位都一覽無遺。使用同樣的手法,輔以大量的多媒體資料,施滉、許包野、顧衡、郭綱琳等雨花英烈群像得到了鮮活呈現。
“國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則唯靠我自己……”舞臺上,伴隨著振聾發聵的吶喊,烈士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毅然走向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幕緩緩合上。“熊熊燃燒的大火”也只能在LED大屏幕上才能實現,傳統舞臺背景是無法實現這一舞臺效果的。
兩個小時的演出,以3 個審訊室為主場景,全場肅穆莊重。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時而憤慨,時而惋惜,時而感動,舞臺背景主屏始終發揮著其他展示形式無法替代的作用,將其在話劇演出中的比較優勢展露無遺。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舞美設計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的舞臺美術設計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多元化審美需求。應用當代先進的舞美創作技術對話劇表演藝術進行輔助勢在必行。
傳統多幕話劇的幕間銜接常常通過關閉幕布來遮擋舞臺,此時演員需要在幕布前進行過渡性表演,以免“冷場”致使劇情中斷,舞臺工作人員則在幕布后緊張而又忙碌地更換笨重、龐大的景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幕后工作”。而且這些舞臺演出中使用的軟、硬景實物還需要在后臺準備寬大的房間用來堆放。如此既占用了寶貴的舞臺空間,也使得搬運十分不便,完全不能適應當下快節奏的審美生活情趣。
隨著現代科學的蓬勃發展,各行各業都趨向自動化,舞臺背景當然也不例外。通過LED 大屏幕專用平臺軟件對話劇舞臺換景流程進行編程設計,可輕松實現一鍵換景的神奇效果,這是在傳統話劇布景中所不能想象的。LED 大屏幕的使用不僅可以根據劇情變化而得到適時更換,也給觀眾帶來了美的感受,使得舞臺背景與劇情實現了更好融合,演出節奏顯得更為緊湊合理。同時,LED 大屏幕也融入了多元化元素,與聲光電融為一體,營造出人景相融的舞臺環境,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由廣東省話劇院排演的青春話劇《遙遠有多遠》,以新疆“內高班”(新疆學生在內地高中班)師生為原型創作,講述了一群羽翼未豐但懷揣夢想的新疆少數民族學子的故事。該劇沒有使用傳統手法來進行場景轉換,而是充分利用LED 大屏幕轉換場景的優勢,僅僅使用兩幅畫面就將時空場景進行了完美轉換。新疆場景使用的是一幅天山景象的圖片,有山有草原,而廣州學校的圖片創造性使用了一幅簡筆畫,使同學們的活潑可愛躍然其上,從而達到創作目的。
由貴州省黔劇院排演的話劇《天渠》對LED大屏幕背景的使用同樣非常成功,該劇以獲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為原型創作,再現了黃大發帶領村民,歷時30 余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 米、支渠長2200 米的“生命渠”,以及帶領鄉親們走出貧窮的感人故事。幕啟,用LED 大屏幕推出一幅水墨山水畫背景——貴州山區畫面,畫面以黑白色為主,把當年貴州山區的貧窮落后完全展現了出來。畫面轉換,木屋、大山、梯田,又是一幅貴州山區的圖片,把觀眾立刻帶入了貴州山區干旱的劇情環境中。“夢境交流”“懸崖垂索”“水到渠成”等場景都是通過LED 大屏幕來完成的。全劇十余幅背景,輕松變換,與劇情水乳交融,十分貼切。
雖然大屏幕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在應用的時候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一是要注意大屏幕畫面和人物的比例,比如話劇作品表現的場景是客廳,但背景客廳畫面的比例過大,使得人物在舞臺上顯得很小,看起來沒有真實感。二是要注意LED 大屏幕的亮度問題,有的背景圖片很好看,色彩鮮艷,明亮搶眼,但是用在話劇表演中反而是失敗的。過于亮麗的背景使舞臺上的演員顯得很暗淡,有時甚至看不清演員們的面部表情,話劇表演的主體還是演員,而不是為了展示背景有多美。三是LED 大屏幕雖然換景方便,但也不能頻繁使用,過多的場景切換會使觀眾眼花繚亂,反而畫蛇添足,影響了觀眾對話劇情節的關注。四是要注意地平線的問題,比如在表現農家小院、教室、操場、街道等場景的時候就要注意場景的地平線要和舞臺相稱,LED 大屏幕畫面的地平線實際是舞臺地平線的延伸,這樣看起來才不會別扭。
總之,LED 大屏幕畫面的應用一定要合情、合理、合景,符合生活邏輯。
LED 顯示屏分為圖文顯示屏和視頻顯示屏,均由LED 模組組成。圖文顯示屏可與計算機同步顯示漢字、英文文本和圖形;視頻顯示屏采用微型計算機進行控制,圖文、圖像并茂,以實時、同步、清晰的信息傳播方式播放各種信息,既可顯示照片實景,還可顯示二維、三維動畫和錄像。
采用超大LED 顯示屏并配合多塊可升降并且可以播放動態畫面的LED 顯示屏讓舞臺絢麗多變,多屏幕拼接、多場景模塊控制等高科技手段突破了常規設計方式,場景與場景之間巧妙進行視覺轉換,實現了畫面內容與話劇情節的統一,畫面形式轉換同場景音樂相統一,畫面色調變換同舞臺燈光變換相統一,從而牽動觀眾情緒,充分烘托舞臺氣氛以及突出人物心理。精致的舞臺背景設計能夠使主題內容更好地被觀眾理解,具體情節與人物角色也在精致的舞美設計中顯得尤為和諧。將聲音、燈光、道具和舞臺布景有效地結合起來,使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高山流水的效果,使觀眾得到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也能夠使作品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演播廳的現代化、高科技舞臺設備更加豐富齊全,當然表演效果也更適合年輕觀眾的胃口。比如,舞臺話劇《英雄兒女》的LED 大屏幕使用就很有意思,這部由中央電視一臺播放的舞臺話劇,因劇情的需要,背景畫面頻繁切換,舞臺劇一開始,背景就是青松樹林里的“軍直屬隊祝捷大會”,這個操作很簡單,只需要事先把圖片做好,然后通過LED 大屏幕投放就可以了。而且,該劇還使用了多塊副屏,使整個舞臺顯得更加立體。畫面切換到戰爭場面,多屏顯示的戰爭場景火光沖天,炮彈爆炸時閃著耀眼的光芒,山坡上被炸斷的樹枝在燃燒……整個場面動態感十足,操作和設計實際上卻非常簡單,也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視頻在表演現場通過LED 大屏幕播放,再配上聲、光、電和實物道具,使整體效果顯得非常逼真,時空切換也非常方便。時長38 分鐘的舞臺短話劇,只是不同戰爭場景的切換就多達十來次,這是傳統話劇舞臺不能想象和完成的。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是現代舞美設計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手段,通過舞臺多角度變換和LED 大屏幕的視覺沖擊能使人們的身臨其境之感更為強烈。因此多元化的藝術風格才能符合觀眾日漸成熟的審美標準。我們不能拘泥于原先單一的形式,而是需要多維度綜合發展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將聲音、燈光、服飾和舞臺背景有機地結合起來,更要在舞美創作中加入高科技元素,給觀眾帶來更加和諧的整體感觀,營造出一種氣勢磅礴、跌宕起伏的舞臺氛圍,使觀眾能夠感受到立體效果,也為演員提供了更寬闊的表現空間,開創話劇舞臺美術設計的廣闊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