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慶市端城小學 黃毅志
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既要講授知識和技能,開啟學生智慧大門,也要在閑時引導學生進行身體素質鍛煉和思想傳播,幫助學生在吸收知識、強化自身體質的同時,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當好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
小學體育教學經過“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的探索,教師也逐漸意識到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改變社會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同時也希望通過體育教學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作為體育教師,想要做好體育教學工作,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好課上內容,還需要在課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向學生宣導體育名人優秀事跡、組織體育知識競答、分享有關體育的書籍等,不斷激發出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并在每節體育課堂中評選出“體育學習標兵”和“優秀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也積極推進“人文素養”“時事”進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進而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獨立創新,儼然課堂已經成為啟智促學、修身培優的多元空間。但是要想打造高質量的體育課堂,還需要利用課間陣地,不僅可以組織開展體操、跑步等體育活動,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新穎的運動項目,對教學內容予以完善,這樣也能為課堂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提供基礎,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和排球等,均可以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適當加入課間活動。此外,教師還應合理把控課間運動的時間與強度,立足于運動強度將運動時間適當減少,以男生和女生體格情況的不同,進行分組訓練,同時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由此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要想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堂教學,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下班時間,及時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這樣教師才能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后期的教學中有效規避這些不足。作為體育教師,必須積極加強個人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同時也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及發展的需求。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教師還要對自身的指導方式進行反思,因為學生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因此面對相同的練習內容,一些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一些學生則毫無興趣,一些學生感到十分容易,一些卻感到很吃力。就此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教學,以免一些學生“吃不了”,而一些學生卻又“吃不飽”。最后,教師不僅要對學習較差學生做好指導,還需要注重學習成績較好學生的提升與發展。
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應是學校教育,但是為切實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體育教師可以利用每次家訪的機會,充分將學生在學校內的學習情況、行為表現告知家長,并及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是否進行了相關的體育訓練,并結合家訪中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重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分析、評估,進而通過家校合作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通過建立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培養機制,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敏感期和關鍵時期,必須要在體育教學中打牢基礎。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強化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不僅關注課堂教學內容,在閑時也要充分強化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