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第三小學 黃佩顏
統編版教材與傳統教材不同,為更加有效深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率,在每個單元都精心布置了“快樂讀書吧”板塊,這一板塊的存在,就是讓學生進行課本學習后,能有效形成自己的認識,主動拓展學習,對于促進學生的長遠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為促進“快樂讀書吧”板塊閱讀落實,在實際實施之前,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有充分的把握,結合“快樂讀書吧”板塊的需求和特色,充分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將相關主題的書本進行整合,以此來保證閱讀的針對性。
“快樂讀書吧”這一版塊不僅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色彩,同時也與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息息相關,在課文的編排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重點關注課文單元與語文要素的落實和轉化,為“快樂讀書吧”閱讀引導進行沉淀和積累知識儲備。
和教材中課文內容不同,“快樂讀書吧”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籍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含古今中外大多經典作品。而在這些書籍中,不論是語言表達方式,還是主題內容都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很大的差距,為學生的閱讀與理解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白這種差異,并及時針對學生不足補充相關知識資源。
一般來說,教師在制定課外閱讀書目的時候,主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書目的制定一定要有針對性,要能凸顯出統編教材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并行;第二,教師要注意書目選擇的多元化,教師可以在課文基礎教學上從另外的角度出發,對學習內容進行拓展補充;第三,教師要避免書目制定的局限性,在進行閱讀時,如果只是專心于某一個部分,過于呆板,那么在閱讀上得到的收獲就非常有限了。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快樂讀書吧“板塊時,也應當適當進行拓展,比如針對自然相關科目,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在緊扣主題的情況下,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科普,或是針對主題向其他領域拓展。而這樣的拓展實踐方式可以有效地將“快樂讀書吧”閱讀內容與學生認知現實情況相結合,對教材推薦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從而形成課內學習到課外閱讀延伸的體系化閱讀學習方式。
教師利用“快樂讀書吧”進行教學實踐時,不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還要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一定約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進行鞏固與拓展,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夠與閱讀資源良好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培育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掌握在閱讀中思考的習慣。比如故事性課文,教師完全可以從主題的特色出發,讓學生掌握在閱讀中把握有效信息的方法,并且結合這類主題的特點,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切入滲透閱讀,進行深度分析研究。針對群文類主題,教師關于研讀與反思的設置可以側重于將閱讀知識點進行整合對比,使學生通過進一步研讀,洞察文本內部存在的差異,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除了提供文本外層信息之外,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實際讀書狀況,提供適當的議題,讓學生根據相應議題提出自己的觀點。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轉變知識傳授的方式,將枯燥的文字知識視覺化,轉化為更加直觀和生動的內容,使得閱讀方式更加多樣化。在“快樂讀書吧”實踐閱讀中,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學生進行滲透,就能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良好的引導,激發學生持久深入閱讀的動力,為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提供穩定長期可行的發展渠道。
最后則是要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應用于閱讀中,以符合學生對知識積累與輸出能力的要求,將針對性的生活實踐體驗和課外閱讀活動相結合,才能給學生們創造更為寬廣的情感抒發空間。在進行主題性的課程中,教師應在研學過程中開展相應的策劃,進行實踐拓展,訓練其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