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汪木金
(貴州大學 經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嵌入”最早出自于卡爾·波蘭尼的《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中[1]。劉帥順和張汝立(2020)[2]通過分析社會組織成功嵌入社區的案例,解釋社會組織如何有效參與社區治理。李東泉和藍志勇(2021)[3]從行政體制視角下談論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徐琴和葉娟麗(2020)[4]分析國家政權嵌入村落與村落的反嵌內在關系邏輯。戴祥玉和卜凡帥(2020)[5]將嵌入式治理結合城鄉結合部的老舊城區探討并提出了幾種嵌入方法。謝小芹(2019)[6]通過探討嵌入式治理在國家與社會二者之間的結構關系。蔣艷和楊金江(2021)[7]通過對安置點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對策建議。馬良燦和陳淇淇(2019)[8]梳理了搬遷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治理路徑。
搬遷社區的治理需要政府、社會組織等第三方的參與,即社會中的第三方組織接受由政府所委托的購買公共服務的行為,然后來對社區提供服務,在目前這種做法的可行性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實踐。這就形成了政府-社會第三方組織-社區居民這樣的關系。而這種嵌入式的關系,就可以解決現下的一些社區治理問題。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全國最大、城鎮化安置比例最高,后續扶持工作任務艱巨繁重。凱里市在2016 年首次提出跨縣搬遷的概念,并先后在市周邊建成上馬石、清江、白午、冶煉廠、東出口5 個集中安置點。目前為止,凱里市在易地搬遷扶貧工作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共計完成有10 028 戶44 176 人貧困群眾搬遷,其中市內搬遷占58%,跨行政區域搬遷占42%,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出了典型案例和表率,還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問題。易地扶貧搬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貧困戶“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不僅讓他們能有舒適方便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還使他們獲得更加均等的就業、受教育、醫療等機會,以及使他們在經濟、社會、生態等多方面受益。但與此同時,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社區居民對于本社區治理參與度不高,文化以及風俗等流失,現有社區管理人員職責與權利的平衡無法保證,與居民之間的交流有所欠缺,在治理社區時略有僵化,這無疑為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阻礙。
隨著搬入新的社區,社區治理面臨著居民參與變弱的問題,會發生積極分子參與但普通民眾參與較少甚至不參與的問題。無法促使居民的參與,治理情況的反饋就只能依賴少數積極分子,治理措施變得依賴行政命令和要求指標來制定,社區治理就成了單向由上而下的工作。無法落實到當地社區,反饋得到的效果較低,群眾路線開始變得流于紙上,社區群體對于治理工作的協助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消極情況出現。社區治理需要真正的深度嵌入并開始構建整個社區的治理關系網,在深度嵌入的時候還需要注意當在構建關系網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被搬遷社區的舊時文化所影響,即為在嵌入社區的時候也會被社區給反向嵌入。
現有社區管理人員因為被上面安排的行政任務和由社區居民管理帶來的壓力所擠壓,在這雙重壓力之下,管理人員所擁有的開展治理權限被壓縮,管理人員所擁有的精力有限無法全方位關注社區治理情況,權利所帶來的責任并不能完全負擔。而且管理人員被考核的要求所拘束,這就使得管理人員大部分心力都是關注著相關考核,無心去和普通的社區居民進行交流溝通,而管理層下那些在一線的治理人員又沒有過多的權利去進行治理干預,只能被動接受上方所指派的命令,沒有與居民的充分合作,任務的完成度普遍不高,治理措施的實施變得阻滯不前。
治理需求變得不同于在農村時的情況,組織結構的調整變得必然,社區文化環境的融入也成為突出的現實問題,社區的治理情況倘若不變依然是縱向的單向行政命令,治理就還是表現出上級給出命令下級遵命服從的情況,這會使得其他的多元主體對參與社區治理帶有反向的態度,合作充滿了重重阻礙。由于不關注當地社區特殊情況,特殊關系的僵化治理結構,國家對于搬遷社區后續扶貧所投下的治理資源成為了無謂的消耗,社區治理變成了某些考核和多方評比等華而不實紙面文章。
綜上,通過梳理社區發現的問題,引入嵌入式理論來參與到社區治理環節當中,社區本地的內源力量在面臨國家權力嵌入時的能動反應是嵌入式治理的關鍵。嵌入式治理是在強化社區的自覺能動性下,達成多元主體與搬遷社區之間有著良好互動的一種治理模式,通過恰當的方式使得治理制度嵌入進社區并且社區也會主動的根據本社區情況對制度的實施進行反嵌。
1.適度干預,平等穩定。在對社區治理時要避免政府組織在社會組織參與時的過度干預致使兩者之間的平衡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因為政策是國家意志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注意這種情況下使得社會組織在參與時被過度修改變得面目全非,除此當然也需要注意社區治理脫離出社區治理監管之外造成治理的盲目追求利益或者無過就是功的無為思想,社區的治理既需要國家權威的強制滲透也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國家的治理理念開始嵌入社會組織,在組織內部形成監察,這種內嵌式的方式有助于在政府和社會組織間構成相對平等的穩定關系。
2.市場調控,權責明晰。在面對社區治理,給予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的合法性,能有效使得社會組織不會被社區一些繁雜的手續糾纏,市場競爭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政治環境的相對寬松能給社會組織更好的治理空間。為了避免社會組織在參與治理時完全的去追求利益,政府組織需要和社會組織構建合作關系,通過協商去確定社會組織的職能范圍,設置一套合理的層級職能檢查,做到分層次去明確各個層次所需要擔任的職責,有助于政府組織嵌入其中并在內部形成完整的且具有一定靈活性的監察體系,比起強制性地去指揮,給了社會組織充分的合法性和更大的靈活性。在尋找社會組織時可以考慮一些情況,具有一定規模的組織不會因為政府組織的嵌入治理而被慢慢同化成為附庸組織,充足的工作經驗使得這個社會組織能有效處理搬遷社區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從搬遷社區內部招募一定的人員既可以解決搬遷人員的就業問題,還可以通過這些招募人員構筑社區居民的關系網,做到社會組織嵌入居民關系網絡中,解決因缺乏和居民溝通的情況導致治理時阻礙較大。在賦予社會組織治理搬遷社區權利的同時需要明確社會組織的責任,這樣可以避免因權責關系模糊造成社區治理失去評判標準,政府組織也不會因為界限模糊過度干涉社會組織的治理,造成社會組織的治理減效,要做到的是嵌入而不是納入。
3.鼓勵居民參與治理。面對治理時普通居民缺乏參與積極性的情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些活動來調動參與積極性,了解社區搬遷之前是否有一些傳統活動,通過參與這些居民本身的活動能有效提高與居民的互動,在多次互動中逐漸嵌入進社區居民中,如開展公共設施安全咨詢,居民樓安全防護等這些和社區居民切身相關的問題,通過樓長,德高望重的長輩等一些可以影響到普通居民的人物去開展宣傳和結合自身來講述,做到對大部分人心理產生影響,人群中就會產生群體效應,這種積極的大家都認同的治理氛圍有利于形成長期的良性循環互動。愿意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的居民可以適當給予他們一些專屬的稱號,這樣既可以體現對參與治理人員的表彰,又可以提升這些參與人員的滿足感,由于居民間會不斷交流,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居民關系網,通過熟人間的交流不斷傳遞這種期待感,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治理中。在不斷的氛圍營造中,居民參與治理的熱情會變得高漲,在他們主觀中是居民本身自主決定參與到治理當中,這種氛圍的形成就是一種嵌入式治理的行為。
1.充分結合內外資源。為了產生新資源就需要充分使用社區的關系網絡,結合當地搬遷社區的情況產生更多的具有本地特點的治理資源,如推動社區居民間建立一些自治組織,社區環境志愿者,社區治理委員會,或者一些由相似愛好建立的興趣組織,這些都可以幫助治理人員充分利用本社區內所蘊含的各種優勢力量,方便為了社區治理整合各種信息來充分調度治理資源。在面臨社區治安問題、防疫問題等突發緊急情況,要讓社會組織有著根據事件突發情況來快速決策的相對有所自由的裁量權,這樣不會因為在制度的強力約束下處理事件時面臨各種阻礙。社區內的組織可以幫助社區處理一些治理問題,社區環境衛生服務,社區居民內部糾紛,就業幫扶信息了解等,這一些不算重要的工作職能可以賦予社區內部的團體組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吸引普通社區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問題,充分利用社區內環境的治理資源,動員更多的社區資源使用于社區治理。
2.合理監察。在賦權的同時還需要使用行政壓力關注社會組織對于治理資源的使用,防止治理資源被濫用或者過度持有,造成資源無效化,在行政監察下可以合理把權利和責任界定明晰。通過多種社區的關系網格,能有效地把社區治理嵌入進各個社區組織中,做到讓組織能擁有空間發揮自身專業的同時還處于行政監察下,如某時期的治理評估,社區財務報告,社區治理結果抽檢,能把治理資源使用情況做到監督。還可以讓各個治理主體間相互監督,不同的關系網格會帶有自身的監督效能,但同時還得把控好監管力度,避免監管過度打壓社區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監督和自由需要做到相對穩定,任何一方一旦出現過渡都會使得治理情況變得復雜。
1.文化傳播。為了讓社區普通居民方便理解社區文化,可以讓社區內的黨員和積極分子先去理解建成社區文化的重要性,再通過這些已經理解社區文化的社區內部居民向其他普通社區居民傳播構建社區文化的思想,然后可以通過電視廣播,手機電腦等現代化的傳播媒體,反復加強社區居民對社區文化建成的重要性的了解。除了對居民進行文化傳播,還需要管理者重視搬遷社區文化的建設,除了平常工作計劃還需要制定社區文化構建的相應措施,如在原本的社區居委會中加入社區文化小組會,并且征求居民意見制定相應的規章,整個小組的運行都應當在社區居民的監督之下。為了建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區文化,需要詳細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和搬遷居民的文化習俗,要尊重搬遷居民的文化差異,了解居民的意愿,做到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讓每一個活動都落實到實際得到成效和反饋,居民能從文化建設中獲得參與感,管理者獲得成就感。
2.文化結合。還可以利用社區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結合當地名人古跡,傳說故事,古建筑群等來為搬遷居民提供就業,鼓勵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當地資源去自主創業,如景區農家樂等,因地制宜發展出不同搬遷社區特色。政府可以鼓勵社區居民主動融入當地農業、旅游業,做到發展當地特色同時也能解決移民的就業問題,發展傳播歷史文化,可以使得優秀的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傳承。居民參與了社區建設,更能體會到搬遷之后所帶來的福利,居民也就有了充足的動力去參與社區事務。企業也可以通過文化來嵌入進當地居民,把企業文化與當地社區文化聯結在一起,做到完成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方便了社區文化的建成,也可以適當鼓勵不同社區對某項目進行競爭,有助于社區團結與文化嵌入。
以嵌入式治理為基準,通過把適當的政府權力嵌入進社會組織當中,加強監管的同時還能促進社區的治理,在通過把社區居民嵌入進組織整體當中,通過多方來共同培育本社區的治理能力,使得利益最大化在搬遷社區的實現,把搬去居民納入其中來提高居民在社區治理的參與,強化居民的主體作用和參與積極性,把三方之間的關系推入進一個更高的地方,做到國家政權、社會組織、社區居民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