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昌 何茜 馮君陽 王雪冰
(廣西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4)
目前我國足球運動總體實力不強,足球后備人才相對薄弱,制約了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針對目前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困境,國家鼓勵開展校園足球,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掌握足球技術,提高足球運動水平,為足球人才的有效選拔打好基礎。然而,缺少師資力量,足球運動場地不足,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在當今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這些都制約了校園足球的良性發展。
隨著我國對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視和社會關注度的不斷提高,足球運動在我國全民體育運動中掀起熱潮,并且在校園體育中,足球是適合大規模開展,能夠幫助提高學生體質、團隊協作能力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一項運動[1]。近年來,為了探索足球改革新路徑,推動全區足球運動蓬勃發展,2021年2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出臺實施了《廣西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廣西足球場地建設規劃》等系列文件[2]。
研究表明,無論是足球課程教學,還是足球課余體育訓練以及校園各級足球聯賽,都離不開足球場地、器材、設施等物質基礎和物質條件的保障[3]。對中日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現狀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二者在競賽制度、激勵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4]。另外,研究表明,日本的校園足球培養體系、管理模式都已經足夠完善,足球教練員人才資源豐富,為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
現今國內校園足球的開展多數仍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6]。研究發現,城市校園足球專業教師不多,師資短缺比較嚴重,另建一處占地面積較大的足球場地難度較大,這使得校園足球發展不充分[7]。該文對南寧市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進行調查,并對該校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結論與建議。該研究對于南寧市其他地區小學開展校園足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小學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和提高學生足球訓練水平,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根據該文的研究目的,通過中國知網、百度等網站查閱有關校園足球研究的文獻資料和相關核心期刊,為該文研究提供現實依據和理論支持。與此同時,為了解全國校園足球的發展情況,查閱了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官方網站,并通過官方網站查詢相關政策文件。
為了更好地了解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情況,設計了《南寧市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調查》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主要發放給學生及家長填寫。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有限,問卷需要家長在旁邊協助學生完成。問卷最終填寫人數為116名學生和109位家長。
對南寧市桃花源小學進行了實地考察,以了解該校校園足球開展情況,特別是場地設施、訓練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情況。
訪談對象為小學足球校隊教練、興趣班教練以及學校管理人員。訪談分為面對面訪談和線上訪談兩種形式,主要對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影響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因素進行了深入了解。
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的桃花源小學,曾于2017年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稱號,并在南寧市西鄉塘區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中,連續兩年分別獲得男子乙組(U12)冠軍與女子乙組(U12)冠軍,能夠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等的支持。其次,有關南寧市小學校園足球的研究較少,尤其是以某一所小學作為個案進行調查的更不多見。為此,該文以南寧市桃花源小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校校園足球開展現狀的調查,對今后南寧市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以促進南寧市小學校園足球良好發展。
經過咨詢采訪,桃花源小學的足球教練表示,學校比較重視校園足球的開展,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學校每周為每個班級安排一節足球課,并在每學年為每個年級舉辦一次班級足球比賽。另外,通過板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開展校園足球宣傳,展示近年來校隊在校園足球比賽中取得的成績,表彰鼓勵他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足球。與此同時,學校將上級主管部門每年撥出的專項經費全部用于支持校園足球的開展,主要購買足球訓練器材和運動裝備,以及用于足球場地整修。
桃花源小學一共有4支足球隊,U10男隊和女隊,U12男隊和女隊,每支隊伍有16人,隊員多由足球興趣班選拔出來,對于學校足球課上表現優秀的學生,教練也會帶領他們到球隊參加選拔。球隊基本每天都要進行訓練,除非遇到惡劣的天氣。訓練在下午放學后開始,每次訓練時間為2h;在假期中,球隊只在賽前一個月進行訓練,每天早晨和下午都有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2h。球隊每年都會參加市區或城區舉辦的足球比賽,近2年來,平均每年參加2次足球比賽,主要參加的比賽有南寧市西鄉塘區中小學足球聯賽、南寧市中小學足球聯賽和廣西“千里杯”校園足球聯賽。
桃花源小學足球興趣班按年齡段(U7、U8、U9、U10)分班,每班10人。在每學期結束之前,興趣班會對球員進行評估,成績優異的球員將被選拔到學校足球隊。
主管桃花源小學足球興趣班的教練是體育院系足球專業出身,沒有足球教練員等級,從事了一年的足球教練員工作,近3年參加過2~3次足球培訓和進修。其帶隊訓練的出發點是提高隊員的足球技術水平,為桃花源小學培養足球后備人才,以促進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
據調查,桃花源小學沒有足球專業體育教師,該校體育教師大多為田徑專業出身,足球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的足球理論知識,對足球訓練缺乏了解,教學方法陳舊。該校體育教師在足球課上采取的教學方法仍是先講解后示范,再讓學生模仿練習,長時間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下降,足球技術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該文對該校學生對教練員在訓練中運用教學方法的豐富性認識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1所示。

表1 教練員在訓練中運用教學方法的豐富程度
從表1可看出,認為教練員在訓練中運用的訓練方法不太豐富及非常不豐富的學生占42%;選擇豐富程度一般的學生是最多的,占調查總人數的37%,說明該足球教師在訓練中應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注重細節,將專業足球領域的訓練方式減量簡化后再融入校園足球訓練中,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8-9]。
桃花源小學全校僅有一塊足球場地,長為75米,寬為56米,用人造草皮鋪設,為標準七人制足球場。關于學校足球場地的問題,校足球隊教練表示,目前桃花源小學的足球場不能滿足校足球隊和足球興趣班訓練的需要。針對這一問題,目前還沒有辦法解決,以當前的土地資源利用情況來看,想要擴大或新建一個占地面積更大的足球場并非易事。
桃花源小學有兩位教練員主要負責校足球隊訓練,年齡均在30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這說明其身體素質和文化程度都較好,不足之處在于兩位教練都沒有足球運動員等級,并且都不是專業的足球運動員,帶隊訓練的出發點是為學校取得榮譽,推動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對于桃花源小學開展校園足球,他們表示非常支持,也非常關注校園足球的開展。
主管桃花源小學校足球隊男隊的教練并非足球專業出身,但他曾是高校足球隊的一名隊員,足球教練員級別為D級,具有3年的足球教練員工作經歷,他在足球訓練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為主,近3年來,參加的足球培訓和進修次數超過3次。
主管桃花源小學校足球隊女隊的是一位由體工隊出身的女教練,但其不是足球專業出身,沒有足球教練員等級,從事足球教練員工作已有1年。近3年來參加過2~3次的足球培訓和進修。
2.8.1 學生參加足球訓練的情況
由表2和表3表明,桃花源小學學生大多是在學校足球課及足球興趣班中參加足球訓練,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47%和37%。這說明學校在每班開設的足球課,使學生每周可參加1~2次的足球訓練,為學校培養足球后備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表2 學生參加足球訓練的方式

表3 學生每周參加足球訓練的次數
2.8.2 學生參加足球訓練對學習的影響
表4顯示,有40%的學生表示參加足球訓練不影響學習,有33%的學生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對學習有促進作用。可見,桃花源小學大部分學生認為參加足球訓練并不會影響自身的學業,甚至還有對學習促進的效果,說明桃花源小學對足球訓練時間及訓練量的把控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能夠使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之間找到平衡點。

表4 學生參加足球訓練對學習的影響
2.8.3 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
表5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有40%的學生是為了鍛煉身體、磨煉意志而參加足球訓練的;有29%的學生因個人愛好參加足球訓練;有17%的學生是為了交更多的朋友參加足球訓練,這說明大多學生認同足球訓練能夠提高自身身體素質、意志和具備擴展自己的社交范圍的方式,從而選擇參加足球訓練。

表5 學生參加足球訓練的原因
2.9.1 學生家長對足球的認識
如表6所示,學生家長對足球的喜歡間接影響到他們是否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在被調查的家長中,有94人喜歡足球,占調查總人數的86%,可見桃花源小學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喜歡足球這項運動,保障了家長對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支持率。

表6 學生家長對足球的喜歡程度
由表7可知,參與調查的家長中,有98位家長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支持率高達90%,這證明桃花源小學學生家長對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支持度很高,這也間接地促進了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積極性。

表7 學生家長對小孩參與校園足球的支持程度
2.9.2 學生家長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
表8顯示,家長支持孩子參加校園足球的原因主要是鍛煉身體、培養特長及興趣愛好,其次是交友和升學,這說明家長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存在多元性。但同時也說明學生參與校園足球具有多重功能,以此為出發點,對于加強校園足球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表8 學生家長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
2.9.3 學生家長不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
由表9可知,近半數接受調查的學生家長不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是擔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此外,由于足球是一項危險性較大的運動,孩子極易受傷,這是家長不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第二大原因,占調查總人數的22%。有17%的家長不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因為足球運動未來發展空間小;有15%的家長認為孩子不喜歡足球。因此,該校可通過以下途徑推廣校園足球: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和運動時間,預防和減少學生運動損傷,以及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2]。

表9 學生家長不支持孩子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
3.1.1 缺少足球專業教師
桃花源小學現有的體育教師大多是田徑專業出身,他們的足球技術水平較低,缺乏相關的足球理論知識,對足球訓練教學缺乏了解。該校缺少專業的足球教練員。
3.1.2 足球訓練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桃花源小學體育教師仍然采用口傳心授的教學法。在教授足球技術動作時,教師通常是先演示動作,然后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進而實現教授足球技術動作的目的。由于小學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耐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學生在足球訓練中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3.1.3 足球訓練場地不足
當前城市建設發展中,城市土地除了滿足當地居民的基本生活外,還被用來建設發展,其目的是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環境。伴隨著城市的建設,可用于開展校園足球的土地資源不足,足球運動場地缺乏標準化,這已成為制約南寧市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良性開展的因素之一。
3.2.1 充實桃花源小學校園足球的師資力量
建議桃花源小學通過招收足球專業畢業生,擴大足球專業體育教師隊伍,進而提高校園足球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3.2.2 鼓勵體育教師提升足球訓練教學水平,完善足球教學體系
學校應重視足球教學,有效地實施足球教學計劃,鼓勵教師投身于足球訓練教學創新實踐,提升自身足球授課水平,逐步完善學校足球教學體系。
3.2.3 解決小學校園足球場地不足且不規范的問題
為了有效地推動校園足球的開展,城市發展建設規劃需要為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