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
(1.南陽醫學高等??茖W??祻歪t學系,河南 南陽,473000;2.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康復科,河南 南陽,473000)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的微結構退化、骨量減少、骨強度減低從而導致骨折易感性增高的骨骼性疾病[1-2]。當前隨著我國人口構成比的變化,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越來越多,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3-4]。診斷骨質疏松的傳統金標準為骨密度檢測,但是其只能反映機體骨量的變化,其預測骨折風險的價值比較低[5]。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骨微結構的分析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可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中國傳統醫學并無對骨質疏松的記載,但是可歸為“骨痹”“骨痿”等范疇,病機關鍵在于腎虛,腎精虧虛則骨無以充,使骨密度降低導致骨質疏松[6-7]。在骨質疏松的非藥物治療康復措施中,有氧運動與負重運動為主要的康復措施,對骨質代謝所起的調節有促進作用,可以達到增加骨量、預防骨折的效果,但是持續效果不佳[8]。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可暢通周身血脈,增強肌肉力量,還可改善臟腑功能,活動關節,是一種人體內外重要的傳統保健功法[9]。本研究探討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對骨質疏松老年患者骨密度及骨微結構變化的影響,以促進易筋經的應用?,F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8 月—2021 年12 月在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中醫門診診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88 例,根據隨機數表法1∶1 把患者分為易筋經組與對照組,各44 例,兩組患者的病程、身高、體質量、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颊呔炇鹆酥橥鈺芯績热莴@得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n]
組別 例數 病程(年) 身高(cm) 體質量(kg) 年齡(歲) 性別(男/女)易筋經組 44 3.01±0.25 162.22±4.69 53.59±2.83 69.11±2.98 14/30對照組 44 3.00±0.21 162.28±4.19 53.09±3.33 69.20±3.33 16/28 t/χ2 0.203 0.063 0.759 0.134 0.202 P 0.839 0.950 0.450 0.894 0.653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診斷標準[10];②年齡60~75 歲;③腰椎L2~L4骨密度診斷標準T 值≤-2.5 SD;④身體質量指數18~30 kg/m2;⑤具有此次治療康復措施的指征;⑥入院前3 個月停服其他影響骨代謝物的藥。
排除標準:①合并高危傳染性疾病者;②認知功能障礙者;③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④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者;⑤繼發性骨質疏松癥者;⑥入院前1 年內有骨折史者;⑦精神病患者;⑧依從性不佳者。
對照組給予傳統有氧運動與負重運動康復。①負重運動:啞鈴重量以患者一次可以舉起最大重量的1/2 為宜,30 次/d。②有氧運動:每位患者每天堅持1 h 的快步行走或慢跑。
易筋經組在對照組康復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康復。①易筋經功法套路、教學輔導、習練要求參照國家體育總局的標本,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二勢:橫擔降魔杵,第三勢:掌托天門,第四勢:摘星換斗勢,第五勢:倒拽九牛尾勢,第六勢:出爪亮翅勢,第七勢:九鬼拔馬刀勢,第八勢:三盤落地勢,第九勢:青龍探爪勢,第十勢:臥虎撲食勢,第十一勢:打躬勢,第十二勢:掉尾勢,采取靜止性用力和松沉的肢體運動相配合,注重意守丹田、松靜自然、心平氣和。②每位患者掌握動作規范和要領后進行功法練習,借助呼吸誘導,鍛煉30 min/次,1 次/d,強度以患者不出現疲勞為度。
兩組均康復鍛煉觀察6 個月。
①康復療效標準。顯效:康復后臨床各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有效:康復后臨床各癥狀、體征較前好轉,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好轉;無效:康復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甚或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所有患者在康復前后采用雙能X 線骨密度測試儀(生產企業:美國GE 公司生產,型號:GE Lunar_iDXA)測定患者腰椎L2~L4的骨密度,骨密度測量儀由專業人士進行操作。③所有患者在康復前后進行腰椎CT 掃描,掃描參數:掃描空間分辨率18 μm,斷層圖像分辨率:1024×1024,強度:114 μA,能量:70 kV。測量與記錄骨小梁距離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距離為骨小梁之間的平均距離,骨小梁厚度為骨小梁的平均厚度。④所有患者在康復前后前1 d 清晨空腹采靜脈血3~4 mL,分離血清后測定患者的血磷(參考值:0.80~1.60 mmol/L)、血 鈣(參 考 值:2.25~2.75 mmol/L)含量,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采用SPSS 22.00 軟件進行相關的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數據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 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康復后易筋經組的總有效率為97.73%,對照組為84.09%,易筋經組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康復后總有效率比較 [n(%)]
易筋經組與對照組康復后的腰椎L2~L4骨密度均顯著高于康復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康復前后的腰椎L2 ~L4 骨密度比較 (±s,g/cm2)
表3 兩組康復前后的腰椎L2 ~L4 骨密度比較 (±s,g/cm2)
注:與同組康復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康復前 康復后易筋經組 44 0.71±0.11 0.89±0.12*對照組 44 0.71±0.09 0.79±0.10*t 0.000 4.247 P 1.000 <0.001
兩組康復后的骨小梁距離明顯高于康復前(P<0.05),骨小梁厚度明顯低于康復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康復前后骨小梁距離與骨小梁厚度比較 (±s,mm)
表4 兩組康復前后骨小梁距離與骨小梁厚度比較 (±s,mm)
注:與同組康復前比較,*P<0.05。
骨小梁厚度康復前 康復后 康復前 康復后易筋經組 44 0.08±0.02 0.13±0.02* 1.22±0.13 0.68±0.11*對照組 44 0.08±0.01 0.10±0.03* 1.24±0.14 0.98±0.10*t 0.000 5.519 0.694 13.386 P 1.000 <0.001 0.489 <0.001組別 例數骨小梁距離
易筋經組與對照組康復后的血鈣與血磷含量均高于康復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康復前后血鈣與血磷含量比較 (±s,mmol/L)
表5 兩組康復前后血鈣與血磷含量比較 (±s,mmol/L)
注:與同組康復前比較,*P<0.05。
血磷康復前 康復后 康復前 康復后易筋經組 44 2.26±0.19 2.51±0.09* 1.29±0.03 1.56±0.12*對照組 44 2.27±0.14 2.38±0.10* 1.28±0.03 1.45±0.11*t 0.281 6.410 1.563 4.482 P 0.779 <0.001 0.122 <0.001組別 例數血鈣
此次研究顯示康復后易筋經組的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樣本量有關;易筋經組與對照組康復后的腰椎L2~L4骨密度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在骨質疏松老年患者中的應用能提高骨密度與總體康復效果。近年來國內外骨質疏松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很多患者多伴隨有髖部、腰骶部等部位疼痛,并且容易發生骨折。伴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數量也異常升高。骨質疏松患者以腰背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是由椎體壓縮變形,骨量減少,從而使肌肉痙攣、疲勞所致。骨質疏松癥中醫病機為“精傷則骨枯”“腎氣熱則腰脊不舉”。在骨質疏松的康復鍛煉中,運動鍛煉是一種很重要的作用,其能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效能,達到增加骨量的效果[11]。有研究表明運動鍛煉時肌肉收縮的拉力通過骨骼的杠桿作用可對骨骼產生機械應激,對成骨細胞活性有刺激作用,使成骨細胞的活性升高[12]。從機制上分析,易筋經屬于中醫傳統功法,運動形式強調等長收縮,以“調心、調身、調息”為演練原則,并結合多種協調運動,有動靜結合、以靜為主等特點,具有較好的健身功能。還有研究顯示易筋經可以促進骨骼系統外層密質骨增厚,也可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調節患者的血脂水平,通過中樞控制調節身體姿勢與運動信息,從而有利于患者骨密度的恢復,延緩和防治骨質疏松的發生[13]。
骨量減少是骨質疏松的主要特征,骨密度降低是診斷骨質疏松的主要依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現代研究表明骨質疏松是因為骨的整體力學性能下降導致,伴隨有骨微結構的顯著變化,可降低股骨頸外側區域力學性能,導致骨密度發生異常[14]。有研究顯示骨質疏松患者可表現為棒狀小梁增多、板狀小梁減少、骨小梁變細等[15-16]。此次研究顯示兩組康復后的骨小梁距離明顯高于康復前(P<0.05),骨小梁厚度明顯低于康復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在骨質疏松老年患者中的應用能改善骨微結構。從機制上分析,運動康復具有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代謝的作用,也可促進機體骨形成,但是單一治療效果不佳。易筋經結合呼吸和動作的特點,與其他運動康復的聯合使用可協同改善機體的微循環和肌肉活動能力,具有更好的健身功能,從而改善患者的骨微結構[17]。
老年骨質疏松是生物衰老的特殊表現,有研究指出60 歲以上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程度比較明顯,可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8]。中醫認為骨質疏松的病位主要在腎,病性屬本虛標實,為多虛、多瘀引起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在治療中需要將補腎、健脾、活血結合使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血鈣、血磷都是與骨代謝密切相關的生化指標,鈣儲存是生物力場的能量存在形式,肌肉活動可增加骨的壓電位,促進鈣的吸收,達到治療的目的[19]。此次研究顯示易筋經組與對照組康復后的血鈣與血磷含量均高于康復前(P<0.05),康復后易筋經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在骨質疏松老年患者中的應用能促進血鈣與血磷含量升高。從機制上分析,運動鍛煉能促進鈣吸收和骨形成,增加骨生長因子的分泌,防止骨丟失[20]。易筋經也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儲備功能與運動耐量,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易筋經可健脾強腎、內練精氣神,增強機體的肌肉力量,增強肌肉對骨骼的拉力,減緩骨礦物質的丟失,促進血鈣與血磷含量升高,從而有利于持續改善患者的預后。不過此次研究由于時間問題,納入樣本量少,觀察時間也非常短,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中醫傳統功法易筋經在骨質疏松老年患者中的應用能提高骨密度與總體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的骨微結構,促進提高患者的血鈣與血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