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菊
(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江蘇 南通,226361)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消化性潰瘍的形成有各種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絕大多數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故又稱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均有發生,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脹痛、上腹不適、噯氣或反酸等癥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且治愈后也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對此,加強針對性護理尤為重要。新型護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系統性和針對性,可促使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個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以及病情狀況,制訂護理模式,滿足不同患者的差異性需求。目前關于同時聯合不同護理模式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效果的研究較少[3]。本研究以在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治療的82 例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新型護理措施及個性化護理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9 年7 月—2022 年3 月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收治的82 例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1 例。研究組患者中,男22例,女19 例;年齡30~83 歲,平均年齡(58.42±11.03)歲;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5.73±2.34)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齡31~85 歲,平均年齡(59.51±11.12)歲;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70±2.2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納入患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過胃鏡檢查確診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具有相關臨床表現[3];②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等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或意識障礙,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③患有消化系統其他疾病,并且對本研究有明顯影響者;④依從性差及拒絕參加研究者;⑤哺乳期、懷孕女性。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接受常規護理。①飲食指導。組織一次集體會議,以圖文的形式列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飲食種類、飲食量以及注意事項等,提升患者健康知識知曉水平。②環境護理。對患者住院期間居住環境按時清潔和消毒,告知患者出院后環境清潔注意事項。③用藥指導?;颊叱鲈呵?,告知患者藥物的具體服用規格與注意事項。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新型護理措施與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新型護理措施。①建立護理小組,明確各個護理人員工作職責,定期進行培訓,采取操作演練、授課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考核合格者才可加入護理小組。定期組織組員分享護理經驗和探討護理問題,科學評估患者的病情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必要時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干預方案。整理歸納目前的宣教資料,然后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聽取專家意見,如在飲食干預方面,可制訂飲食宣教單,以圖文形式列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飲食種類、飲食量以及注意事項等,提升患者健康知識知曉水平。②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由于病程長、病情易反復發作,容易出現恐懼、焦慮等情緒,對此,護理人員需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過程中可給予適當的反應,引導患者講述自身感受,提升患者自身情緒認識,增強與患者之間的共情反應。通過言語和非語言對患者的情感予以反饋,使得患者體會到被理解、被認同,觀察患者動作、表情、言語等反饋信息,判斷患者的負性情緒是否得到緩解。③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多數伴有疼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對此,需叮囑患者多臥床休息,通過熱敷、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輕疼痛感,在必要時可以服用抗酸藥物以緩解疼痛。如果患者疼痛劇烈,需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并及時告知醫生進行干預。
(2)個性化護理。①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首先需要制訂一份個人情況調查表,調查表的內容應涵蓋患者姓名、年齡、性別、文化層次、收入來源、情緒障礙、居住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等,制訂個性化護理措施,后期根據患者病情改善情況,調整護理方式。②個性化情緒護理。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情緒護理方式,可以采取聊天、觸摸護理及松弛療法等,調整患者心態,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③個性化認知護理。結合患者的性格及受教育背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告知患者的自我護理辦法,如果患者年齡大、聽力受損,可適當提高音量,放慢語速;如果患者視力較差,可適當將圖片放大,或者是離患者更近一些。④個性化行為干預。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通過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促使患者主觀上能夠積極改善自身不良行為。⑤個性化家屬干預。積極和患者家屬交流,鼓勵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提供支持,使得患者能夠感受到家庭更多的關愛,不僅如此,還需要提醒患者家屬不要過多干涉患者的生活習慣,也不要過多干預患者的自我護理需求,促使患者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定期給予患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護理知識技能培訓。
兩組均護理3 個月。
①采用通用依從性量表(GA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主要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4]。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②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100 量表(WHOQOL-100)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主要包含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宗教信仰6 個維度,24 個項目,采用1~5 分評分制,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5]。
③采用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意度調查表信效度為0.913,共設置25個問題,每個問題1~4 分,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說明滿意度越好。
續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續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相比,*P<0.05。
精神/宗教信仰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41 8.36±1.47 14.26±2.37* 27.47±3.73 38.73±4.37* 2.36±0.24 4.63±0.25*對照組 41 8.25±1.83 11.62±2.73* 27.10±3.26 34.26±3.73* 2.43±0.23 3.24±0.21*t 0.300 4.676 0.478 4.982 1.348 27.260 P 0.765 <0.001 0.634 <0.001 0.181 <0.001組別 例數社會關系環境
采取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于生活質量等符合正態分布方差齊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對于治療依從性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或Fisher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97.5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73.17%,研究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n(%)]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宗教信仰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宗教信仰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獨立性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41 2.23±0.35 4.62±0.24* 14.83±2.37 20.26±3.42* 8.23±1.36 14.62±3.66*對照組 41 2.11±0.22 4.25±0.32* 14.31±2.36 18.51±2.37* 8.26±1.22 12.26±2.35*t 1.859 5.923 0.996 2.693 0.105 3.474 P 0.067 <0.001 0.322 0.009 0.917 <0.001組別 例數生理心理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滿意度 t P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41 75.68±3.26 90.34±6.67 16.129 <0.001對照組 41 76.08±3.56 85.44±6.23 11.729 <0.001 t 0.531 3.438 P 0.597 0.001
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多因遺傳、十二指腸黏膜防御力下降等所致,引起腹部脹痛、噯氣、反酸、厭食等癥狀,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6]。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一經確診,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但在對患者實施治療的同時,還需重視護理服務。臨床護理過程中,傳統護理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是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7]。
一直以來,護理追崇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新型護理模式從患者的住院環境、護理方式、監管力度等方面開展,以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為目標[8]。所謂的個性化護理,不僅是將患者作為核心、遵循個體化差異、實施個性化護理、滿足患者的個體化需求,還傾注更多的人性化理念,提升患者的舒適感[9-10]。在護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結合患者的個人需求,從心理、生理、家庭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展開個性化護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護[11]。
王朝霞等[12]研究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更高。由此提示,新型護理措施及個性化護理對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很大幫助,這對促進患者后期病情康復、降低潰瘍復發率均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原因主要是,新型護理措施貫徹思路明確,在護理過程中,強調心理護理,及時消除患者的焦慮、疑惑,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積極配合。在實施個性化護理過程中,由于更加注重從不同角度開展具有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所以可以更直接地滿足臨床護理需求[13]。新型護理措施與個性化護理聯合使用對患者進行系統知識教育,調控患者的飲食及生活指導,不僅可以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充分體現出新型護理措施及個性化護理措施聯合使用的優勢。當然,受研究時長所限,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樣本量少、沒有隨訪研究,因此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在后續研究中擴大樣本量繼續深入探究。
綜上所述,在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過程中,采取新型護理措施及個性化護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還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