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南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科技成果是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是科學技術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晶,也是重要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是體現技術實力的主要標志。通過科技創新,讓更多科技成果“開花結果”,落地生“金”,讓科技成果不斷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科技成果管理的重點;通過科技成果管理可以及時掌握企業的科技發展狀況、制定科技發展戰略,最終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科技成果高效管理是未來科技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科技成果是企業寶貴的財富,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基本特征主要是具有新穎性與先進性、實用性與重復性、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等。現結合實際工作,通過對科技成果進行全面梳理匯總后,分析出企業科技成果可包括生產、科技、投資項目研究過程中,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新產品、新設備、新軟件、規范、規程、指南、指導書、工作法、標準、專利、論文、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科技成果獎勵是指為激勵在科學技術活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而設立的獎勵。科技成果獎勵須經企業專業技術委員會或有關專業機構對形式審查合格的成果進行技術初審。企業科學技術委員會對專業技術委員會的初審結果進行審議;審議結果以文件形式在企業范圍內進行公示。對經公示沒有異議或者雖有異議但已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完畢的項目,報企業高層機構(包括經理會、董事會)最終評審批準,授予獎勵證書、發放科技成果獎勵獎金。
科技成果獎項可包括: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優秀工程設計獎、技術革新獎、標準化建設獎、信息化項目獎等各類科技成果獎項。科學技術獎可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要積極、嚴謹地設立各等級獎勵的評審標準。
企業科技成果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是對企業形成的科技成果進行有效管理,其中包括成果申報、應用、推廣、交流和獎勵等各方面工作,有效的科技成果管理可強化公司科技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工作,筆者認為企業對應的管理范疇最多的主要是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管理、技術總結和積累形成的專利論文等知識產權方面的管理。文中科技成果管理也主要是從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管理、專利管理、論文管理三方面進行考慮,這也是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主要需求來源。
為提升科技成果管理及成果孵化效率,區別于傳統管理模式,建議企業引進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系統。如何搭建該信息系統,建議企業應分別從體系架構、功能架構兩個方面首先展開分析。現具體分析如下:
企業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平臺體系架構包括展示層(客戶端層)、業務邏輯層(業務層)、服務器層(Web服務層)和基礎數據層(數據訪問層)等四層(見圖1)。

圖1 企業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平臺體系架構
展示層是用戶操作的入口,實現用戶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交互,負責終端設備對個性化結果的展示。業務邏輯層主要負責的是業務邏輯梳理,針對專利管理、論文管理、評獎管理上的需求分析。服務器層是鏈接數據庫,并借助WEB程序來訪問數據信息等。基礎數據層主要實現數據存儲、信息配置的目標。
通過分析職能框架、業務與流程分類框架的信息化需求,再把信息化需求轉換為信息系統中功能模塊,并實施開發,進而最終實現對業務職能的支持。如果業務流程與信息化流程不一致,通過轉換后,最終信息化要合理實現業務流程要求,有利于優化業務流程。結合實際科技成果管理的范疇,再分析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功能架構,也應包括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模塊、專利管理模塊、論文管理模塊等三個功能模塊。
1.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模塊
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它能充分調動全體員工自主創新和提質增效的積極性,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能有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模塊,減少傳統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紙質版傳送、數據更新不及時等弊端,將紙質版報獎申報轉為線上申報、線上審批,專家組線上評審打分,在節省紙張及提高評審效率的同時,規范企業科技獎勵申報、評審流程、評選標準,從而保證科技獎勵評審的公平和公正,也為科研機構決策層提供全面精確的科技報獎數據。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模塊功能架構(見圖2)。

圖2 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模塊功能架構
其中,申報管理實現項目組填寫錄入申報獎項信息,錄入完成后提交職能部門審批;職能部門審批通過后,進入專家評審環節,專家評審由專業技術委員會專家庫中抽選不少于九名委員進行初評、科學技術委員會終審;獎勵發放,是通過終審的申報項目在公司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完成后由企業科學技術委員會最終批準,獲批授獎項目完成獎項發布;獲獎的項目由企業授予科技獎項榮譽證書。獎金激勵由企業統籌發放。獎項資料查詢,可查詢歷年所有申報獎項的材料信息,包括成果內容是否重復申報、同一專利論文是否重復使用等。
2.專利管理模塊
專利管理是有效保護企業科技創新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發明創造,規范專利、軟件著作權申報、維護、獎懲等管理要求和工作程序。專利應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專利申報的技術應具有實用性,符合產業化需求、有推廣前景。軟件著作權管理也可納入本專利管理模塊中進行管理。專利管理模塊功能架構(見圖3)。

圖3 專利管理模塊功能架構
專利申報人需要填寫完成說明書和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專利申報審批表等申請文件,提交職能部門審查。專利審查主要是經部門負責人審查,科技主管領導審查、申報信息公示、批準及由專利代理公司上報審查的流程。專利狀態查詢可查詢專利目前所處的狀態,專利法律狀態檢索在實際應用中的需求日益凸現,新技術新工藝開發前需查詢專利法律狀態;專利維護管理的本質是為了確保專利的有效性,企業每年依法繳納專利年費,以維持專利有效,也包括對專利權人、專利發明人等變更的管理;專利孵化轉化是積極推動專利成果的應用,根據授權專利的應用情況、產生的效益、應用前景、技術的先進性等綜合因素來論證、評估、判斷專利權是否繼續維護,或者是否具備孵化成產品的條件,識別并促進企業高技術的核心產業化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專利資料查詢,加強對專利資料的管理,實現查詢專利申報材料、授權 證書等信息,可對專利申請、授權、放棄、終止、變更、轉讓記錄、變更、實施、許可等各種信息進行查詢。
3.論文管理模塊
企業應鼓勵員工發表論文,通過論文發表可將具有突破性的思想觀點、學術成果得以傳播,供業界人士、廣大讀者參考、借鑒,有助于提升企業在本行業和學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企業應對發表的論文進行規范管理,通過論文管理及審核把關提高員工對外發表論文質量水平,也有效保護企業核心技術秘密,規避未經審查發表論文所造成的企業技術與商業秘密泄密,給企業造成損失。論文管理模塊功能架構 (見圖4)。

圖4 論文管理模塊功能架構
論文申請人線上填報完成論文初稿、學術論文對外發表審批表等申請文件,提交各層級部門審查。論文審查設三級審查,筆者所在部門主要審查是否存在涉密內容、職能部門主要審查是否有預算,科技主管領導再最終審批是否同意發表。論文報銷申請即論文版面費報銷,申請人線上填寫學術論文版面費報銷申請表、上傳論文錄用通知和論文發表審批單,經部門、職能部門審批同意后提交財務報賬報銷,向境外發表論文還需科技主管領導審批后提交財務,必要時報地方以至中央有關部門審批。論文獎勵,是對于年度已發表的第一類期刊(SCI/EI 收錄刊物)和第二類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可填寫論文評優申請單,部門和職能部門審批通過后,線上提交專委會成員打分;論文平均分排前6名的,給予優秀論文獎勵,名額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論文交流是員工將收集到的國內外先進技術論文,按專業研究方向分類上傳,每周由研發中心遴選出2篇優秀論文,并組織線下學習交流,從而達到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的目的。論文資料查詢,是實現對論文申報材料、論文刊登等各種信息的查詢。
4.相關建議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建議由職能部門牽頭充分調研業務需求,先利用大部分時間制定可行性分析報告,待需求明確后著手信息系統建設,避免出現因頻繁變動需求而造成對整個信息系統重寫代碼的嚴重后果,因為從用戶角度來說自己所提的要求總是不能得到及時響應,從開發者角度來說用戶的需求總是在變動。
綜上所述,企業科技成果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可以顯著提升企業科技成果管理效率和水平,并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分析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持,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及技術發展。一方面,隨著企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力度,逐年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科技項目成果逐年增加,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變得愈發重要。企業科技成果管理可通過開發科技成果管理信息系統,提升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提升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水平,從而顯著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完善,企業應重點考慮如何實現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與數字化轉型,在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為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提供應用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