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廣東德潤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 528400)
隨著我國內外部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除了不斷加強自身營銷力量、優化營銷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自身的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工作。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的益處在于不僅能夠節約成本費用支出、有效控制生產經營節奏,還可以降低現金支出,節約現金流使用。生態科技企業作為我國的新興產業,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通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給予其相應的扶持與幫助。因此,近些年生態科技企業在我國如雨后春筍般成長、壯大,但隨著生態科技企業數量增加,行業內部競爭也越發激烈,這就要求生態科技企業在不斷創新自身產品或服務的同時,要不斷加內部管理,通過“練內功”來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通過不斷地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及預算管理能力,從而達到企業控制成本費用支出,進而實現企業目標利潤的目標。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改革開放初期沒有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使我國生態環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有些甚至難以用經濟價值進行衡量。鑒于此,我國開始逐步發展生態產業,以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利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戰略性思想,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科技企業的發展。生態科技企業致力于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和高度統一,進而從事科技成果產業化以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活動。
生態科技企業包括:1.綠色農業養殖、種植,如無害化種植養殖、花果蔬菜無害化種植等;2.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如氫能、風能、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3.環境保護,如中水、污水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和回用,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等;4.清潔生產與制造,包括各類產品節能降耗及減少污染的生產加工制造過程;5.綠色林業生產與水土保持、森林綠化,如植樹造林、城市農村綠化、合理森林植被、解決土地沙漠化等;6.資源再生與回收利用,如廢紙、廢玻璃、廢舊金屬、廢舊塑料等可回收資源的回收利用;7.綠色交通運輸,如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生產、城市輕軌鐵路、磁懸浮車的運行;8.有機、綠色、無害化食品生產和生物改良工程與技術,如微生物培植、物種改良等。
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應該圍繞著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而進行。對于生產科技企業而言,其在對外銷售相對穩定、銷售收入比較固定的前提下,成本費用的支出決定著企業最終利潤的實現。因此,企業的管理活動應圍繞成本控制而進行。生態科技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其與成本控制相脫節,這主要體現在業務部門上報相關成本費用預算時,擔心預算期末考核而采取“寬打窄用”的方式人為多上報預算,使預算管理效果不佳。另外,許多企業預算編制中大多采取以歷史數據為基礎的方式進行,參照上幾個年度的費用支出情況編制預算,而沒有綜合考慮企業預算編制年度整體銷售、運營情況,從而導致預算編制數據不準確,與成本控制相脫節。
生態科技企業作為新興行業,企業的投資人或管理者在市場營銷或技術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資源及能力,這支撐企業不斷地向前發展。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未能注重成本控制問題,成本控制意識較低。首先,管理層缺乏成本控制意識。管理層將主要精力放在營銷、技術創新、生產管理方面,對于成本控制意識不強,認為這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將成本控制任務交于財務部門。其次,體現在業務部門方面。業務部門在日常工作開展中,根據自身所處的部門及工作內容,工作重心主要與其自身工作相關,對于成本控制工作一方面因其專業度不夠,另一方面認為與其自身沒有太大關系,對成本控制漠不關心。最后,財務部門由于其忙于日常的財務核算、納稅申報、各類報表的報送,對于成本控制問題也是無暇顧及。
當前,隨著世界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的普及,信息化已滲透至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態科技是一個較為新興的行業,其發展的進程中除了不斷提升自身科學技術水平、產品或是服務的科技含量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此來促進企業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并不斷加強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生態科技企業出于人、財、物成本的考慮,對于信息化建設重視不足,認為其雖然能夠在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方面發揮一定的成效,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精力,且在短時期內又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從而使信息化建設的速度比較緩慢。信息化建設緩慢導致企業在預算的編制、執行、考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滯后問題,對于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同時,由于預算管理水平難以提升,最終導致成本控制環節出現問題,企業成本上升,不利于企業目標利潤的順利實現。
工作有布置沒有檢查、有檢查沒有評價等于零,對于生態科技企業而言,無論是成本控制還是預算管理都需要嚴格的考核機制作為保障。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許多企業對于績效考核不重視,缺乏相應的制度與機制,使考核無章可循;還有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考核制度,但人力資源部門在工作中擔心得罪人而不愿意真正地落實該項工作;另外,有的企業雖然也開展了考核工作,但片面地將考核理解為懲罰、罰款,導致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阻力重重。上述原因綜合導致生態科技企業在日常的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中無法體現出“獎勤罰懶”的效果,預算管理執行好的部門及人員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反之執行效果差異的也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罰。長此以往,使企業管理者失去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的決心。
對于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而言,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有助于財務部門通過所掌握的業務知識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確保成本有效降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部分生態科技企業的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缺乏良好的溝通,有的甚至認為財務人員是多管閑事,沒有必要來指導業務。導致業務與財務無法得以有效溝通與協調,財務部門由于無法掌握第一手業務資料,使其無論是預算管理還是成本控制都很被動。另一方面,財務人員缺乏知識更新及工作創新精神,對于公司業務進展情況缺乏關心,僅僅將工作精力投入財務核算中,對于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大多從理論上來提出一些建議而缺乏與實際業務的聯系,相關數據及信息對于企業的發展缺乏實用性。從而形成看上去財務人員工作非常忙碌,但其所提供的信息管理層決策所能夠應用的卻非常少,這也是許多管理層較為苦惱的事情,久而久之,財務部門被公司邊緣化。
預算與成本控制實質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生態科技企業通過加強預算管理作為手段來實現成本控制目的。因此,生態科技企業若想達到控制成本的效果,加強預算管理是關鍵。首先,在預算的編制過程中,企業應該本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二者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業務部門、職能部門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編制部門預算,報至預算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核后,上報管理層;管理層在研究、審核以后下發執行。其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企業應該嚴格遵守預算執行紀律。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得出現超預算問題,并對實際執行情況與預算的差異進行比較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升預算考核質量。劃小預算考核期間,以月、季、年度為考核單位對于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在考核過程中,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獎勵或是懲罰,最為關鍵的是要對于預算執行進行小結,以此來分析成本控制情況。由此可見,只有加強預算管理,理順其與成本控制的關系,才能確保企業成本控制更加有效。
對于生態科技企業而言,應該不斷提升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從思想意識層面加強對于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首先,管理層要重視成本控制問題。在制度及機制的建立方面,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方面,對于預算管理部門的支持方面給予全力配合。其次,業務部門要主動參與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工作僅依靠預算管理部門、財務部門是很難實現控制成本效果的。成本控制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作,需要業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擔負起預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的職責。業務部門要經常與預算部門、財務部門探討業務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信息溝通的順暢。最后,在財務部門方面,需要通過加強財務核算、財務管理、財務分析來控制預算執行情況,并通過預算管理來實施成本控制;對于成本超支部分給予詳細研究,對業務部門預算執行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企業的成本控制、預算管理離不開信息化建設工作,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夠提升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工作的精準度,便于成本的精細化管理。企業在成本控制中,應該緊密結合預算管理進行。企業可以引進ERP系統、OA系統、明源成本控制系統等,將自身的供應、生產、銷售、物流、倉儲等各個模塊緊密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成本控制整體。并且,在業務實施及開展過程中,以財務部門為成本控制核心,以貨幣資金為紐帶對于企業的各類成本費用支出、各類款項支出進行管控。同時,企業要搭建信息平臺交匯系統,各個業務部門的信息要根據規定的時間節點上傳至信息平臺之上,供財務部門分析并進行風險控制。此外,企業要兼顧對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人員投入方面,要聘用了解信息化技術的人員參與信息化系統的搭建、調試及后期的維護。
企業的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系統整體建立后,為了確保能夠有效執行預算及成本控制系統,需要企業通過完善考核機制、加強制度建設作為保障。首先,企業可以參考同行業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與制度,并要求企業的管理層帶頭遵守。其次,企業要完善自身法人治理結構。企業應按照《公司法》相關要求,設立董、監、高機構,實現三權分立。只有實現權力的有效制衡,才能確保相關制度能夠落到實處。再次,考核部門應該負起考核責任。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的考核過程中往往會觸及一些部門乃至于人員的切身利益??己瞬块T應該以公司制度為依據嚴格執行考核制度,并敢于向哪些存在問題的部門及人員提出疑問。最后,考核的關鍵在于激勵機制的完善。企業在考核中以正向激勵為主的方式,不斷鼓勵部門完成考核任務,對于確實完成考核任務的部門及個人給予適當的獎勵,反之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只有獎罰分明,才能達到考核的目的,才能促使企業完成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目標。
業財融合中關鍵在于“融”,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財務部門應該主動下基層了解業務工作,并從有利于業務部門開展工作為出發點,來幫助及指導業務部門;業務部門除了完成自身業績、工作內容之外,也要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做好業財融合工作。對于業務開展中出現的問題,要與財務部門主動取得溝通與聯系,保持工作上的配合順暢。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部門能夠有依據地開展成本控制工作,使預算管理能夠盡早落地。
生態科技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工作,將其作為企業生存及發展的必要手段。鑒于一些企業在實施成本控制及預算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已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生態科技企業應以問題為導向,從理順預算與成本控制關系、提升企業成本控制意識、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完善考核機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助力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