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霞
幼兒課程承載著幼兒教育的目的和幼兒教育的價值。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將游戲與課程進行有機融合,可為幼兒營造一個獨特、豐富、具有探究性的學習氛圍。足球是一項競技類體育活動,將大班幼兒足球活動游戲化,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競技意識,通過與同伴的互助、游戲的磨合、技巧的掌握,幫助其建立良好的意志力、團隊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筆者結合教學經驗,立足于大班幼兒實際情況,對足球游戲化教學展開探討與分析。
一、大班幼兒足球活動游戲化的設計要點
在設計大班幼兒足球游戲化課程時,教師要從以下三點方向出發,保證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第一,足球游戲活動要有較強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大班幼兒思維發展處于“具體形象”階段,其認知能力有限。在構建游戲化教學時,教師要通過趣味性的元素快速吸引大班幼兒的注意力,通過游戲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促使幼兒主動走進足球課程中。
第二,在足球游戲化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需求。游戲是大班幼兒獲得知識經驗及學習技能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足球課程中體現出“游戲”的獨特優勢,在玩中激活學習興趣,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掌握豐富的運動技巧。
第三,足球游戲化主題活動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不僅僅將足球視為一種單獨的體育活動,還要將其融合到多個領域中,并將其貫徹到幼兒的每日生活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良好習慣,從而保證足球教學的質量。
二、探索大班幼兒足球活動游戲化的有效路徑
(一)課前導入:擬人化講解,玩轉足球游戲,激活足球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于興趣。”游戲是幼兒獲得生活經驗、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的重要活動。在構建大班足球游戲化課程時,教師要保證教育內容的趣味性,通過擬人化地講解激活幼兒興趣,讓其在足球游戲中獲得全新的情感體驗,構建“玩中學、學中玩”的課程模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的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大班幼兒能力較強,學習速度較快,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能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針對幼兒這一特性,教師可以使用擬人化的教學方式,通過生動、趣味的形象創設,快速調動幼兒探索與游戲的興趣。如在展開足球活動前,教師可以使用擬人化的講解模式,打造趣味性的課前活動導入:“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戶外樂園,調皮的足球寶寶們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跑出了家門,在操場上的各個角落中玩起了躲貓貓。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找一找,找到足球寶寶的藏身位置,把它們拉出來一起玩游戲吧!”
在導入環節中,教師將足球賦予生命,以“調皮的”“躲貓貓游戲”為依托,快速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其主動走進戶外活動,點燃活動探索興趣,同時引出課程活動主題,讓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現足球、感知足球,在幼兒找到足球后,教師再次展開引導:“哇,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藏起來的足球寶寶,你們真的是太棒了!遠處的球門是足球寶寶的家!請你們用腳踢著足球寶寶,把它們送回家吧。”隨著教師的再次引導,幼兒嘗試踢足球。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更清晰地感知足球活動的魅力,在“送足球寶寶回家”的過程中獲取簡單的足球經驗,同時也能達成課前熱身的目的,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利用游戲激發幼兒的足球學習的興趣。
(二)課中練習:情境中學習,掌握足球技巧,突出游戲優勢
足球運動具有多年發展史,其游戲模式老少皆宜,在國際比賽中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在大班幼兒足球游戲化活動中,并非讓幼兒簡單地踢球,而是要向其滲透簡單的足球技巧,通過趣味性的實踐活動,讓幼兒在游戲玩耍中掌握正確的足球技能。
1.兒歌游戲,在玩耍中滲透踢球技巧。
兒歌具有朗朗上口、押韻的特點,在幼兒園教育中較為常見,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兒童親身經歷與實際經驗尤為重要”。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兒歌游戲展開足球教學,利用兒歌的特性構建趣味游戲課程,幼兒在玩中總結經驗,在活動中提高技能,通過趣味性的語言與快樂游戲,強化幼兒足球技巧的掌握與應用。
(1)搓推球游戲——黑貓警長捉小偷
搓推球是足球課程中基本的訓練內容,要求幼兒學會“用左右腳推皮球前行,掌握好前后左右的關系,腳內外側相互配合,做到‘球腳不分家’的效果”。在幼兒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發揮兒歌游戲的優勢,將足球技能趣味化,讓幼兒在扮演角色中默讀兒歌,在游戲中獲得全新的技巧。如“小朋友們,操場上有好多‘小偷(足球)’偷偷越獄,請你們化身‘黑貓警長’,抓住這些偷偷跑掉的小偷吧!”“但是這些小偷非常狡猾,不能用手直接觸碰他們,需要小朋友們用腳將他們全部捉住,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嗎?”
教師構建全新的游戲情境,并引導幼兒七嘴八舌地展開討論,“小偷們都是足球,要用腳給他們踢回去!”“但是抓壞蛋的時候是不能松開的,不然他就該跑掉了!”“那我們怎么辦呢?”在幼兒激烈的討論下,教師也借此展開滲透:“老師有一個捕捉小兒歌,請小朋友們仔細廷議一聽:‘小足球,腳下搓,前后左右離合外,小腳和球部分開,搓推球呀真好玩!’請小朋友們嘗試一下,看看誰能最快速地抓到小偷吧!”教師在幼兒討論中滲透兒歌,并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以“抓捕”游戲展開足球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基于角色游戲的趣味性和兒歌的靈活性,幼兒可以快速掌握“搓推球”的技巧,教師也要在游戲中對幼兒加以引導,鼓勵幼兒運用正確的運球技巧將足球運送到終點,讓幼兒在游戲中強化體育技能。
(2)橫拖停——停球游戲
在足球運動中需要幼兒具有較強的控球能力,在面對意外情況、突發事件時需要及時停住腳步與球,以免發生其他情況。大班幼兒腳部運動不夠靈敏,在運球中控球技能較差。因此,教師可根據幼兒這一特點,結合兒歌創設“停球游戲”。“小朋友們,在踢球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需要大家快速止住腳步。為了不誤傷其他同伴,今天我們來玩‘停球游戲’。請大家仔細聽老師的口令,想一想、試一試怎樣把球停住?”(教師出示兒歌:右腳把球往左帶,左腳把球停一停,換個腳兒試一試,左右橫拖要分清)
隨后,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展開嘗試,給予幼兒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讓其一邊默念兒歌一邊掌握足球技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高游戲難度,通過趣味游戲的方式提高幼兒對足球技能的掌握。“小朋友們真的是太聰明了,這么快就掌握了足球技能。接下來請小朋友自己尋找同伴,兩兩一組,在兩個人配合下使用兒歌中的技巧,一同將足球運到終點吧,看看哪組小朋友運球速度最快、最穩!”這種游戲方式能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相合作,不斷強化自身的足球技巧,在游戲中豐富對足球技能的認知與了解,同時也提高了幼兒身體協調性,將游戲化課程變得更具生動、形象化,兒歌獨有的特性也使幼兒更輕松地理解足球技巧。
2.技能比拼,在游戲中鍛煉基本技能。
良好的足球技能是足球比賽的最佳保障。在展開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將培養幼兒基本技能放在首位,根據各項技能的特性結合幼兒興趣,創設多種趣味性游戲,以強化大班幼兒的足球素養。
(1)射門游戲——看誰射得準
射門技巧是足球運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正確的姿勢與發射方式對比賽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構建足球游戲化教學時,射門訓練也是足球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強化幼兒該技能時,教師可以創設游戲“看誰射得準”如“足球運動員在場上瀟灑的身影給小朋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射門是每一位運動員都要掌握的技能,今天我們展開游戲《看誰射的準》,請小朋友帶好自己的足球,向指定的球網中發射,看看哪個小朋友射得最準吧!”
這一活動要求幼兒學習“定點射門”技巧,在幼兒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幼兒的狀態及活動情況,并在其實踐與游戲的過程中滲透豐富的足球知識,如“足球比賽有射門動作;定點射門的基本要求;準確找到自己腳弓的位置”等。此外,大班幼兒能力有限,身體素質不同,體能情況差異性較強,教師要合理調控起點,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調整射門距離,保證練習活動的質量。
(2)防守技巧——小小守門員
防守是足球比賽中的重要環節,要求幼兒在球門前觀察球的動態并預判球的方向,使用身體、頭部等多個部位,將球攔截在球門外。在學習此項技能時,教師可以創設游戲“小小守門員”“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射門,但有人射門就要有人守門。今天老師將小朋友們分成兩組,一組小朋友負責射門,另一組小朋友負責守門,射門的運動員將球踢進球網則獲勝;而守門的運動員將球攔截在球門外最穩獲勝,讓我們看一看、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更厲害吧!”
在教師講解完游戲規則后,與上節“射門技巧”相互呼應,讓幼兒與同伴共同展開游戲,將幼兒分成兩個不同陣營,引導其在玩中學會“防守”與“進攻”。在幼兒玩耍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調整幼兒狀態,關注不同幼兒的防守特點,根據其動作、行為給予恰當的引導,讓其在實踐中獲得豐富的學習經驗,在玩中掌握全新的足球技巧。
(3)避障訓練——花樣玩球
足球游戲是一種競技類游戲,兩組共同爭奪一個足球,對幼兒的避障能力要求較高。在強化幼兒足球技巧時,教師要注重避障訓練,可創設游戲“花樣玩球”。“老師在路面上放置了一些路障,請小朋友們用腳帶著球向前跑,有序繞過路面上的障礙,看看哪組小朋友用時最短、速度最快、控球能力最強吧!”
在該游戲中,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做示范,讓幼兒認識到繞開障礙的正確方法。隨后,教師鼓勵幼兒自主展開活動,讓幼兒反復練習避障路線,既可以強化幼兒腳上的控球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繞障技巧。此外,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觀察幼兒狀態,如現有的避障活動對幼兒而言難度較低,教師便可調整路線,提高游戲難度,若游戲活動難度較高,教師便可減少障礙,適當降低游戲難度,確保游戲內容的有效性,讓幼兒在訓練中掌握豐富的避障技巧。
3.規則學習,在實踐中掌握足球規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幼兒獲得豐富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足球作為大型的國際性賽事,讓幼兒了解豐富的足球規則是保證足球比賽質量的前提。在學習完足球技巧后,教師可以因地制宜,順著幼兒興趣展開下一步引導與滲透,通過比賽讓幼兒展開規則學習,促使幼兒在實踐活動感知足球玩法的規則和其獨特的性能。如在《足球聯賽規則》中,教師說:“接下來,老師要將小朋友們分成兩個小隊,分別是藍隊和紅隊,請兩隊小朋友們展開足球比賽,用你們學習過的知識自主安排游戲規則,展開一場緊張又刺激的足球比賽吧!”
教師立足于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展開“足球聯賽”。在聯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趁實踐機會向幼兒滲透豐富的游戲規則,如:足球場的場地有白線劃定;兩支球隊參賽,每支球隊有11名球員;兩支球隊的目標是將球射進對方球門,成功射門一次得一分;每支球隊守門員必須在門前防守;如果球被踢出邊界,判為界外球等。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情況進行引導,從最初的站位要求一直延伸到比賽結束,根據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規則滲透,讓幼兒在比賽中進一步了解足球游戲的規則,通過講解豐富幼兒的認知,達成“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將游戲化教學的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課后延伸:多領域融合,創設足球主題,攜手區域游戲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足球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要利用好該活動的特性,在活動后進行延伸,將其融入不同的區域游戲,創設《足球主題》,讓幼兒獲得更多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如在益智區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區域內投放“桌面足球”游戲,這一游戲要求幼兒使用相同的足球規則分析游戲過程,通過幼兒對不同角色、人物的操作,讓其在游戲中學全新的踢球技巧。在圖書區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出示一些足球圖譜,引導幼兒觀看圖書并鼓勵其在翻閱的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技巧動作,引導幼兒在未來的戶外活動中加以實踐,進一步強化幼兒能力。
三、結語
“堅持以游戲為幼兒基本活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足球課程具有極強的靈活性、開放性,將其游戲化可以幫助幼兒對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能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更多有益于其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教師要做好課程游戲化的實踐與探索,整合足球教學的特性,挖掘多種教育元素,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不斷強化其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全面激活大班幼兒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