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燕
網絡環境下,各行各業的發展形態都在悄然發生改變,教育行業也因信息技術的引入,在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深入,也是高中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這個承上啟下的教育環節,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充分應用,利用網絡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本文就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展開研究。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與各種信息輔助教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學校教育中,為教育增添了很多精彩。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教育意義是極為顯著的,首先可將教師的教學角色進行轉變,使其從教學的主體地位變為輔助引導地位;其次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其在網絡環境下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更富趣味性;最后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得更加濃厚,促進師生交流互動的頻率增加,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為此,在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師應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教育意義
首先,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實現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在傳統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英語知識的獲取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教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但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渠道拓寬,可從網絡上搜尋更多英語學習的資源,不再僅僅依靠教師獲取英語學習資源。并且,探究式教學模式更是以探究為核心,以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而出現的,在網絡學習資源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將有效增強,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學生的學習效果等都將得到充分保障。
其次,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將會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學習傳統英語知識時,學生只會看,不會說,即使會說也無法保證發音正確,從而導致“啞巴英語”帽子一直扣在初中英語學生身上。但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通過電子詞典學習英語的發音,查找不認識的英語單詞,當學生可以輕松翻譯英語句子與英語文章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會得以增強。同時探究式教學模式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積累的英語知識也將更加豐富,與教師互動、與其他學生互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增強。
最后,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將會使課堂氛圍更加濃厚。教師借助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間、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頻率會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英語知識的實踐能力也將隨之增強,最終學生對英語知識體系的建立也將更加完善,為其后續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二、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探究情境創設,有效激發學習興趣
應用網絡技術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的第一步。探究式教學,顧名思義是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更多地進行自主探究,不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而獲取知識。探究學習需要學生之間就同一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在研究中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著本質區別,而其能否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則需要教師在具體應用時,借助網絡技術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助力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英語知識產生學習興趣。以情境創設引出學習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速并順利地進入到探究狀態上,全身心投入,英語思維處于運轉狀態。與此同時,初中英語教師在創設探究情境時,應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開展,要符合當前學生的認知水平。
例如,“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相關知識學習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網絡技術創設探究情境,從網絡上下載各種“clothes”圖片展示給學生看,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會向教師提出疑問:“這些圖片內容就是本次課將要學習的內容嗎?”另外一名學生繼續表示疑問:“這些圖片內容是生活中常見物品,本次課要學習這些單詞的具體應用吧?”隨著學生猜測的不斷提出,教師要做好探究情境創設的準備,接著,教師示意學生安靜,并向學生播放一段英語音頻,引導學生聆聽。學生們在英語對話中發現,原來是詢問各種“clothes”的價格。于是,學生在教師的示意下與小組成員進行互動討論,分析教師播放的探究情境中英語句子的具體應用以及如何應對回答,如“How much is the hat?”“How much is that brown sweater?”“How much are those black trousers?”等英語句子之間的區別,探究如何回答。教師借助網絡技術創設探究情境,將原本枯燥句子句型知識的學習變得生動而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且在與其他學生的合作探究中,也更好地運用了這些句子進行對話,英語知識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學習效果得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二)探究問題應用,學生交流互動有效
在探究問題應用中融入網絡元素,使學生的交流互動更加有效。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那么就必須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在探究中成長,最終在實踐應用時才會更加有效。探究式教學模式是要為學生創設可應用的學習平臺,便于學生更有效地體會學習經歷,豐富知識學習體驗。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中,需先為學生準備一些可用于探究的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間進行互動探究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在網絡環境下,探究問題的準備還應融入網絡元素,將以往的探究問題變得更富有吸引力,可更快吸引學生的探究目光,引起探究欲望,使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更加有效。可見,在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探究問題的研究與設計就顯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進行“When is your birthday?”相關知識學習時,教師首先應明確學習目標,即需要學生掌握本課單詞;掌握詢問活動日期的句型;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確定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討論。教師應注意,設計的探究問題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其實際學情相符,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在與小組討論時,獲得更好的探究學習效果。并且,在網絡環境下,若在探究問題中增加網絡元素也將迎合學生的喜好,使學生間的互動討論更加熱烈,問題探究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比如,“birthday與哪些元素有關?”“從教師準備的圖片中看一看,討論一下是誰的birthday”。此時,教師從網絡上下載一些圖片,并指導學生根據這些圖片進行討論,并用英語進行表述。與此同時,在學生合作探究過程中,為確保探究效果,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更多相關的圖片與視頻,以便學生對探究問題的深入討論。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對話問答探究,由一組提出問題,另一組回答,這樣也會促進學生加深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確保學習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這個環節的所需時間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時間過長會導致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時間過少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充分的討論研究。
(三)探究合作增加,加快建立知識體系
借助網絡增加探究合作機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在探究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幫助學生快速建立英語知識體系。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知識的學習和記憶更多是在探究中完成的,教師在此種模式下所起到的是助力與輔助作用。學生知識的積累與運用,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的掌握,更離不開教師的教導與指點,因此,教師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借助網絡為學生增加探究學習的機會,打造更廣闊的學習平臺,使學生快速并正確建立英語知識體系。
例如,在英語學科的知識學習中,語法知識是重點,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可借助網絡為學生創設探究合作學習的平臺,增加探究合作機會。教師可布置一項“Grammatical tense”的總結作業,并要求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師將班級學生按照一定規律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中成員保持在3~5名,由小組成員自行確定小組長,再由小組長帶領組員進行討論如何完成本次探究學習任務。這項學習任務的完成需要借助網絡技術,每個小組成員需要在放學后通過微信群聯系。小組學生通過微信群進行討論研究,一名小組成員表示“我查單詞preterit的相關知識與用法”,一名小組成員表示“我查future tense的相關知識與用法”,一名小組成員表示:“我查primary tenses的相關知識與用法”。每一名小組成員都主動提出查找內容,將查找知識點進行整理后,將知識與例句發到微信群中。在這些知識上傳后,小組成員根據自己整理的知識點進行分享,同時也認真聆聽他人分享的知識內容,針對分享內容進行討論后,確定最終的任務完成結果,由小組長將這些知識點整理變成PPT,上交給教師。借助網絡開展的小組探究式學習,將課堂學習有效延伸至家庭中,推動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點,學生對自己不熟悉的知識內容進行再一次的梳理和分析,最終建立較為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為后續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四)探究氛圍營造,學習效果得以保障
利用網絡技術營造探究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有充分保障。這是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必須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做支撐,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式教學需要學生根據學習知識進行有效探究,教師要為學生打造探究平臺,使學生處于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明確英語學習動機,發揮學習潛力的作用。在網絡環境下,可應用的網絡學習資源豐富而多樣,教師可借助網絡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探究氛圍。
例如,“Reading A Best Friend”相關知識學習時,教師可借助網絡技術創設探究環境。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FRIEND》這首歌的英文版本,邀請學生猜一猜這是哪一首中文歌曲,學生通過音樂旋律,很快確定是《朋友》。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friend”相關話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使用英文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再次,教師可組織學生玩“猜一猜”的小游戲,更好地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游戲內容是這樣的:教師先開始,使用英語介紹班級中一名學生的性格、外貌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由其他學生猜,說出名字的學生可加一分。回答正確的學生繼續接龍,使用英語介紹另外一名學生。在此游戲過程中,教師要使用言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只要是勇敢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都要給予正面表揚和認可,即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不流利,表達內容過于簡單,教師也應表示認可,提出表揚。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游戲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氛圍也將更加融洽,和諧。最后,教師可鼓勵學生以“Reading A Best Friend”為題,開展隨堂小練筆,學生可對具體句子語法的表示方法進行討論,但寫作前提是,不可寫自己班級的學生,可以寫從小到大認識的其他朋友,在條件約束下,學生及時進行探究式寫作練習,也不會出現抄襲現象,學習效果得以保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下,教育行業在悄然發生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所以,教師必須應用網絡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探究情境創設中應用網絡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問題應用中融入網絡元素,使學生交流互動更加有效;借助網絡增加探究合作機會,幫助學生快速建立英語知識體系;利用網絡技術營造探究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充分保障。最終,在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以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