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喜
近年來網絡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網絡在普及的過程中也會給小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部分小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為此,教師應該利用網絡環境,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駕護航。因此,本文主要就網絡背景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展開思考,并分析了網絡心理教育的功能,希望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網絡心理教育的功能
(一)便利學生的交流
開放性是網絡的顯著特點,在網絡中人們可以發表言論、表達情感,也可以積極與社會中的群體進行交流,便利了不同行業人員的溝通。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不斷發展的時期,該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并且在處理生活問題中還存在不足。針對這些問題,部分膽小的學生往往不敢與教師和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把問題和矛盾放在心里,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自閉、自卑等心理問題。而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交流的平臺,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學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也能夠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深層次的交流,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思想狀況,使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理論保障。
(二)促進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心理問題,第一,學習成績問題。在基礎教育階段,雖然我國已經大力推廣實施素質教育,但是成績對學生來說依然十分重要,因為成績從側面反映出學生課堂的表現以及一系列的素質能力問題,而學生也會因為受到成績的影響從而在心理和情緒上表現波動。第二,叛逆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的心智也更加成熟,部分學生開始有早戀的傾向。眾所周知,早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階段早戀,不僅會影響成績,同時也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而很多學生也認識到早戀是不對的。因此,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就早戀問題表達想法和意見,并且分析早戀對學習和生活產生的不良影響。第三,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是指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夠得到同學、朋友、學校以及社會各方面人員的支持和幫助,從而獲得心理健康。網絡作為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中人們的發言都是匿名的,學生可以借助網絡表達真實情感,這樣可以打消學生在溝通方面的顧慮,因此很多學生會通過網絡尋求社會支持,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三)為學生宣泄不良情緒創造渠道
在小學階段,學生受到社會、學習等方面的壓力,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如果不良情緒沒有發泄的出口,學生會將這些不良情緒堆積在心中,久而久之,學生心理會產生扭曲。而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社交平臺,為學生發泄不良情緒提供了新的渠道,網絡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匿名性,學生可以在網絡中真實地表達自我,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也可以對社會生活滿懷熱情。
二、網絡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一)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教育理念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狀況,對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出的時間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在踐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方面較為落后,導致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能正確地評價和認識自己。另外,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部分教師依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對網絡的應用,這也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無法發揮網絡優勢,學生也無法通過更多的渠道和平臺發泄自己的情緒。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將會受到阻礙,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遲遲得不到解決。
(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待完善
第一,原有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缺乏科學性、合理性。社會在發展,學生的心理狀況也在與時俱進,而原有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沒有充分結合當代學生的心理健康特點,因此,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學生的心理發展不相符。第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缺乏針對性。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能夠規范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學生的生長環境不同,也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也就決定了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應該結合學生的發展狀況進行完善,但是目前我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缺乏針對性,很多內容沒有細化,網絡心理健康體系流于形式,不能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有待加強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很多專業內容,因此也需要專業化的教育團隊予以支持。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有待加強,各個中小學并沒有給學生配備更加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學生一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往往得不到及時的幫助,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在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方面缺乏重視,也沒有給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使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沒有更多成長和發展空間。
三、網絡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措施
(一)創新教育理念
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并不完全是由于網絡引起的,網絡只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渠道,最終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還是取決于自身,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和把握網絡是關鍵。在網絡背景下網絡人格的詞匯迅速受到社會的關注,學生也需要具備健康的網絡人格。網絡人格的內涵十分豐富,比如學生要適度使用網絡,不沉溺網絡,能夠正確地看待網絡對人們生活和學習產生的不同方面影響,在發生網絡沖突時要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網絡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普及,并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作為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網絡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直面網絡問題,促進學生樹立信心,并在行動中落實理念。
(二)打造在線教育
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耐心地疏導與溝通,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覆蓋的范圍有限,而且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也不足,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在線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教育的時間和機會,促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教育,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比如在具體工作中,教師展開了一期“如何勇敢地拒絕”為主題的在線心理教育。學會拒絕是小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是很多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懂得如何更好地拒絕他人,即便是完不成任務,也是硬著頭皮去做,不僅失信于人,影響雙方的感情,也會增加自身的苦惱。基于此,教師組織了一場在線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給學生展示了一些不懂拒絕造成的隱患,比如部分學生不懂得拒絕同學幫寫作業的要求,長此以往,這位同學的成績一落千丈,形成了依賴別人完成作業的不良習慣,而自己在幫助別人完成作業中也打亂了學習計劃,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進度。通過教師給學生在線展示直觀的案例,學生也逐漸意識到學會拒絕的重要性。其次,教師還在線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并且講述自己是如何正確拒絕他人的,下面是教師給學生分享的內容:“同學們,禮貌地拒絕別人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并且也不會得罪對方,因為幫助別人首先需要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如果自己本身無法完成工作,再去答應別人承諾別人,很有可能最后無法完成任務,影響雙方的感情,為此,我們應該有禮貌地拒絕別人,這也是維持友誼的途徑。拒絕別人要掌握三個小技巧,第一,拒絕時語氣要柔和。柔和的語言總能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拒絕別人也是如此,因此,拒絕別人要做到語氣柔和,盡可能讓對方如沐春風。第二,拒絕別人要干脆。當對方要求你的幫助時,如果自己的能力無法達到,應該干脆地告知對方,避免對方有太大的期望和想象,進而產生抵觸心理。第三,在向對方拒絕后,想清楚后續怎樣做。比如如何安慰對方,如何對對方表示關心等等。”通過教師的分享,學生也學會了如何更有禮貌地拒絕別人,促進了健康心態的養成。
(三)設立網絡心理教育室
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地區的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僅僅是通過課堂,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途徑,比如設立網絡心理教育室,專門用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師可以將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和故事上傳到網絡心理教育室,枯燥的心理健康知識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中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比如教師在網絡心理教育室中上傳了《小學生心理學漫畫》,其中包含訓練學生自信力、社交力、積極力等素質教育的內容,情節豐富,內容也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其次,網絡心理教育室中有專業的心理測試軟件和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專業測評工具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將學生心理問題扼殺在搖籃中,教師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四)引導學生健康上網
網絡的發展對教育、生活以及工作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建設者,應該正視網絡,文明健康上網,社會和教師也應該積極構建文明上網的環境,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進行心靈滲透。
首先,學校可以組織網警進校園的活動,邀請當地網絡警察走進小學,結合當今互聯網發展趨勢講授《網絡使用安全》技巧,使學生對安全網絡使用有全新的理解,并能將學習的技巧運用在生活中,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不僅要知道網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能夠規范使用網絡,有效避免網絡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所以學校組織網警進校園的活動意義重大,對學生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文明上網,從我做起”的演講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演講活動,闡述自己對文明上網的看法和想法。為了激發學生參與演講的興趣,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獎項,在獎品和獎狀的刺激下,小學生為此次演講活動做著充分的準備。下面是一位學生發表的演講內容:“親愛的同學們,首先我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演講活動。提到網絡,大家都十分熟悉,我們也會將其與電影、電視以及游戲聯系起來,其實這只是網絡的一部分功能,網絡還能幫助人們學習、工作等等。但是網絡也會對我們的思想產生消極的影響,比如網絡中也充斥著不正確的價值觀念等等,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樹立綠色健康上網的新風尚,學會用網絡涉獵知識,開闊眼界,傳播正能量內容。”通過學生精彩的演講,班級中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在生活中也會正確地利用和操作網絡,讓網絡發揮正向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最后,學校要積極構建“綠色網室”,為學生設置文明上網管理制度,要求學生按照管理規定文明上網,作為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文明上網的監督,給學生傳授科學用網的基本知識和相關技巧,促使學生自覺踐行綠色上網理念,遵守網絡道德,自覺抵制不良的網絡信息。
(五)加強心理健康團隊建設
心理健康是影響學生行為的關鍵,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需要有更加科學的人員指引,使學生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端正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首先,學校要抓班主任和政治輔導員建設。在具體工作中,學校要定期組織班主任和政治輔導員教育工作,加強學校之間的合作,將各個學校聯合起來,共同探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班主任和政治輔導員的經驗也會更加豐富。其次,學校可以引導心理健康教師利用班會或夜自習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對教師素質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教師應該配合學校的工作,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認真學習,闡述自己的意見,為后續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礎。最后,心理健康教師要樹立發展意識,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體系,用更加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全面普及,網民的數量也急劇增加。在網民隊伍中小學生占據重要的比例,小學生對網絡構造的世界表現出更高的認同感和熱情,但是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網絡環境的影響,導致樹立錯誤的價值觀念,同時也缺乏鑒別能力和判斷能力,進而養成不良的社會習氣。針對網絡環境下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現的諸多問題,作為教師應該客觀地看待,讓網絡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優勢,提高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學校安全穩定與應急工作專項課題“小學生‘網絡成癮’與‘生命教育’疏導策略實踐研究”(項目編號:GS[2022]GHBZX3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