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山花袋的作品《棉被》以其客觀、露骨的平面描寫被稱為私小說的開山之作,其赤裸裸地講述了主人公竹中時雄傾心于女弟子的經歷與苦惱,其中滲透了作者自身強烈的“自我意識”。本文旨在結合文本對《棉被》中“自我意識”的特征進行分析解讀,同時結合日本的文學傳統、自然地理特征、日本自然主義作家的特點以及發表時的社會背景探究其成因。
一、《棉被》中“自我意識”的特征及成因
(一)“暴露”的“自我意識”
1.自我意識“暴露性”的表現
私小說排除虛構,原原本本地描寫自己的生活和經驗,重視自己心境的展現。“無理想、無解決、自我暴露”是私小說的重要特征。這種自我暴露同樣也充分體現在《棉被》中。小說《棉被》寫道:“三十五六歲的男人心中體味最深的是生活的苦痛、事業的煩悶以及性欲的無法滿足等?!盵1]也就是說,《棉被》從生活、事業、壓抑的性苦悶這三方面表現了“暴露性”。
在生活方面,時雄對每日單調生活的厭倦、對上班途中遇到的女教師的丑惡幻想、對懷孕的妻子的詛咒、對孩子關愛及責任感的缺失及偷偷搜查芳子的信件等丑惡心理與行為都被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在事業方面,小說也多次暴露身為作家的竹中時雄卻做著地理圖書編輯的工作,他的“文學經歷是郁郁不得志的,所有的創作都支離破碎,至今未遇全力嘗試的機會”。此外,時雄在事業上也面臨著雙重考驗,對外青年雜志每月的惡評令之痛苦不堪,對內他想盡畢生精力推出代表作,卻又缺乏孤注一擲的勇氣。
而在壓抑的性苦悶方面,自我意識的“暴露性”則表現得尤為突出。
時雄與妻子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與芳子相比,文本中對時雄妻子的描述少之又少,甚至連姓名都沒有提及,但其中充斥著時雄對妻子的態度。在時雄眼中,妻子可謂一無是處,是傳統女性的代表:只求生兒育女,只有溫順貞節,完全不懂自己的苦悶與煩惱,甚至沒有興趣閱讀自己耗盡心血寫出的小說。他們只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既沒有共同的愛好,也沒有相互的理解與扶持。
在這種婚姻關系下,作者通過旁白,暴露了時雄的性苦悶:“對于所有男人,三十四五歲都是充滿煩悶的年齡。這個年齡的男人常與卑賤的女人逢場作戲,畢竟寂寞的心緒需要慰藉?!本o接著,小說又暴露出時雄對自己上班途中遇到的女教師產生的丑惡幻想:“他幻想與那女子戀愛……甚至想象妻子妊娠之中突然難產而死,于是將美麗的女教師自然地續為后妻?!?/p>
此時,時雄收到了芳子的來信。在與芳子一篇又一篇的書信往來中,時雄改變了“女子涉足文學是魯莽的”這一觀點,也暴露出內心壓抑的男性欲望:“有時他真想問女孩要張相片,便在手簡的邊角上寫了一行小字,可隨即又將之涂黑?!睆倪@一處便可窺見時雄渴望這個女弟子是面容姣好的,又怕自己的心思被發現的心理。芳子的到來完全打破了時雄以往孤獨的生活。芳子婉轉的嗓音、艷美的身姿與時雄以往的寂寞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使時雄再次感受到如同新婚的愉悅。但是另一方面時雄內心中夾雜著作為老師的道義感,內心殘存的師道尊嚴與家庭道德令其深感苦悶,他唯有壓抑內心的愛欲。芳子與秀夫的戀情更是令其苦不堪言,小說甚至暴露出時雄因過于苦悶而醉倒在廁所中的丑態。
當時雄拆散芳子與田中后,小說寫道:“山區距此二百余里,從此便無法看見芳子美麗的面容。想到這里,時雄心中充滿了無以言表的孤寂感。但至少從競爭者手中奪回了芳子,把她交給了她的父親,這令時雄感受到一絲愉快。”真實地暴露出時雄為了占有女弟子而采取卑鄙手段,達到目的后的丑陋心理。
生活的痛苦、事業的煩悶和壓抑的性苦悶,通過內心獨白赤裸裸地展現出來,表現了明治時期的知識分子在欲望與道德之間掙扎又扭曲的“自我意識”。
2.自我意識“暴露性”的成因
日本文藝評論家勝又浩認為:“從日本文學史的角度來看,田山花袋的《棉被》也不啻‘竹中時雄日記。私小說的源頭在于以《蜻蛉日記》為代表的豐富多彩的日記文學?!盵2]日本的和文日記始于《土佐日記》,與以往的日記相比,其主要有以下兩點變革:第一,它實現了由公家日記到私人日記文學的變革。《土佐日記》之前的日記,大抵都是記錄宮中行事,極具公家性質,缺乏個人感情色彩,文學性匱乏。而《土佐日記》記述了作者紀貫之自任地土佐還京的經歷,但卻并不只是單純的紀行,其中也不乏對亡女的追憶、對海上風浪及強盜的恐懼、歸京后的喜悅等記述紀貫之個人思想感情的一面,這就使日記實現了由公至私的轉變。第二,它實現了日記由漢文書寫向假名文字書寫的轉變。在平安時代,日本官方文書原則上用漢文書寫,而《土佐日記》使用了假名文字進行創作,不僅將日記從漢文中解放出來,也給和文開辟了新道路,為其后的女性日記文學打下了基礎。受《土佐日記》影響,第一本出自女性之手的日記《蜻蛉日記》問世。此后,特別是藤原氏全盛期以后,出現了許多出自女性之手的優秀日記。其中,《和泉式部日記》《紫式部日記》《更級日記》都受到了高度的贊揚。
這類“真實記錄事實”的日記,舍棄了公共世界,徹底沉浸于私人世界。將這種日記性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蜻蛉日記》?!厄唑热沼洝犯淖兞恕锻磷羧沼洝分写嬖诘摹坝涗浳膶W”的性質,更著眼于暴露自己的心境。例如,對藤原外遇對象的女人的強烈嫉妒、充滿惡意的詛咒、知道那個女人生的孩子死了之后內心的痛快,還有毫不客氣地把這些寫下來的“暴露性”。德國對日本文學研究者日地谷·葉梅拉·克什爾萊特對于這種“暴露性”,曾評價“對于這種自我暴露,日本的讀者恐怕是無論怎么讀都不會厭倦的”。在《棉被》中,竹中時雄對懷孕妻子的無視、對遇到的女教師的幻想、得知芳子有戀人后的嫉妒及詛咒妻子難產而死等的這些“暴露性”可以說繼承了始于《土佐日記》,以《蜻蛉日記》為代表的日記文學對自我心境的暴露性。
可見,從古老的平安時代至今,追求真實的自我暴露一直是日本人喜歡的文學特征。正是這種精神風范和文學傳統催生了近代以來的“自我意識”,使得西方自然主義文學傳到日本之后從對社會問題的真實記錄轉向著眼自己身邊事物及內心情感的自我暴露,孕育了“私小說”這一文學形式。
(二)“封閉”的自我意識
1.自我意識“封閉性”的表現
私小說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生活的再現,既不需要虛構生動曲折的情節,也不需要架設巧妙精致的結構。其空間場景僅局限于個人的家庭生活中,取材于身邊瑣事和作家私生活,視線過分狹隘。因此,在空間的設置與題材、主題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封閉性。[3]在空間設置方面,私小說的表現空間幾乎局限在個人的家庭和生活圈。在《棉被》中,“自我”的活動空間是封閉的,幾乎沒有離開主人公竹中時雄居住的家。特別是,小說的最后一幕置于與社會隔離的芳子的房間中,將視線鎖定在屋內,向讀者展示了背對社會、在封閉的房間中苦惱的人物形象。
在題材方面,私小說局限于日常生活瑣事,揭露人物的內心世界?!睹薇弧芬彩亲髡咛锷交ù宰约荷磉叞l生的點滴瑣事為題材,通過大膽而露骨的描寫表現了“自我”的生活經驗與感情,讓我們看到了竹中時雄丑陋的內心世界。
在主題方面,私小說往往就事論事,只孤立地書寫身邊的雜事?!睹薇弧窙]有通過書寫主人公時雄的日常來表現廣闊的社會空間,也沒有探究自己與周圍社會共同的苦難。主人公時雄是與社會隔離的,《棉被》只是描寫了在封閉空間里苦悶的人的封閉的“自我”。
2.自我意識“封閉性”的成因
日本是個島國,地域狹小,且主要由低山、丘陵和狹窄的沿海平原構成。整體地勢較低,河流長度較短,流速較快。這種小而纖細的自然景觀孕育了日本人的國民性和獨特的審美意識。
早在19世紀末,日本學者久米邦武就提出了被長期“圍困”于海島的日本民族具有某種先天的“島國根性”。[4]這種島國根性確立了日本人狹隘的國民性,使他們難以突破自己的世界。此外,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日本人產生了“以小為美”的審美意識。在日本人看來,比起高山,小而幽的山更勝一籌,例如《萬葉集》所詠的山,多為畝傍山、香久山等低山。文學方面,桃太郎、浦島太郎、竹取物語、一寸法師等民間故事深受日本人喜愛。這些民間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非常嬌小可愛的人物,其中輝夜姬只有十厘米,一寸法師也只有一寸,卻戰勝了比自己強大的敵人,這種文章理念也被后世繼承。因此,私小說的登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狹隘的取材方法、封閉狹小的“自我”表現,都是島國孕育的狹隘國民性的產物。而私小說在日本的誕生和發展,也迎合了“以小為美”的審美意識。
此外,說起《棉被》的“封閉性”,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日本自然主義的代表作——島崎藤村的《破戒》?!镀平洹访鑼懥瞬柯涿癯笏蓚涫芷缫暤目鄲?、不安與反抗,揭露了身份等級制度與種種不合理現象,雖說其中不乏妥協性,但是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社會意義與批判精神的作品。但是,自《破戒》發表后一年的《棉被》起,自然主義文學就轉向了注重描寫個人私生活及情感的方向。就連島崎藤村本人在《破戒》以后的創作,從《春》《家》再到《新生》,再到其寫作生涯最高杰作的《黎明前》,也轉向了關注自身與身邊瑣事的“封閉”的私小說創作。中村光夫在《風俗小說論》中也指出:“《破戒》發表后翌年,田山花袋寫作《棉被》,《棉被》后翌年,島崎自身創作了《春》。這兩年間文學界的變動十分重大,甚至給予了我國近代文學以宿命的意義。一言以蔽之,《破戒》與《棉被》的對決給予同時代文學以影響,并以《棉被》的絕對勝利結束?;ù膭倮菑氐椎?、無慈悲的?!蹦敲矗毡镜淖匀恢髁x文學為什么沒有像西方一樣探究社會問題?除了受日本固有的“以小為美”的審美意識影響外,還與日本自然主義作家的特點與發表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系。
從流派上看,日本自然主義作家與西歐的作為反浪漫主義思潮而活躍起來的自然主義作家不同,日本的自然主義作家很多都是從浪漫主義轉移過來的。因此,本應排除主觀、徹底追求自然科學態度、探究社會問題的自然主義中,加入了作家自身浪漫主義的傾向,轉向“原原本本地描述人類內心”。另外,日本自然主義作家的出身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日本自然主義作家大多是地方沒落下級士族的子弟,島崎藤村生于長野縣馬籠村,花袋生于群馬縣館林藩,這種沒落士族的出身也在自然主義文學創作中投射出暗影。明治維新對下級士族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對于無法順利進修學業的他們來說,社會榮升的道路是關閉的。沒有余裕的他們就只能著眼于自己身邊的雜事,導致創作缺乏了廣闊的社會視野。
從創作的時代背景來看,《棉被》發表后的3年,也就是明治43年,日本發生了“大逆事件”。絓秀實認為《棉被》正是產生于日俄戰爭后“時代的混亂”之中。而這種“時代的混亂”可歸因于“大逆事件”,以及被稱為天皇制的政治磁場。[5]這次事件不僅徹底鎮壓了日本的社會主義運動,也給當時及此后的日本文壇帶來影響,甚至使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時代閉塞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自然主義作家的暴露社會暗黑面、揭露社會問題的傾向也遭到了抑制。自此,日本的自然主義作家放棄了探究社會問題,而轉向了暴露自己心境及私生活的與西方自然主義文學截然不同的私小說創作。
二、結語
私小說是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睹薇弧纷鳛樗叫≌f的出發點,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觀察日本文學的窗戶?!睹薇弧窂纳?、事業、壓抑的性苦悶這三方面表現了“暴露”的自我意識。這種“暴露性”可以說繼承了始于《土佐日記》,以《蜻蛉日記》為高潮的日記文學對自我心境的暴露。而在空間的設置、題材、主題等方面,棉被中的自我意識則具有明顯的“封閉性”。首先,從日本的地理特征看,這是島國孕育的狹隘國民性與“以小為美”的審美意識的產物;其次,日本的自然主義作家特殊的流派與出身以及當時社會時代閉塞的狀況勢必會抑制文學創作的社會性,孕育出私小說作品中“封閉”的自我意識。
作者簡介:王雪婷(1999—),女,漢族,山東威海人,大連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日本近現代文學。
注釋:
〔1〕田山花袋.棉被[M].青島:青島出版社,2021.
〔2〕勝又浩.日本私小說千年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183.
〔3〕劉春波,劉艷.日本私小說“自我意識”的特性[J].作家,2009(20):89-90.
〔4〕呂川.日本傳統文化與軍事觀念[J].日本學刊,2004 (5):135-149.
〔5〕栗原幸夫.自然主義と「大逆」の間で-『「帝國」の文學』を読みながら-[J].Periodical Title情況,2001,2(9):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