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竹縣委黨校 范澤仙
在當下,互聯網已經全面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對創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規范網絡行為,減少網絡違法事件的出現概率,我國也推出了較多針對互聯網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社會形勢變化較快,再加上科學技術的更新較快,從法律體系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當下我國現行的網絡法律體系還存在較大的上升和補充空間,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也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需結合實際情況對當下的網絡法律體系進行補充,規范人們的網絡行為。
隨著互聯網在當下的不斷發展,網絡法律也應運而生,旨在規范用戶行為,減少違法行為的出現概率。但從當下網絡法律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盡管我國出臺了較多的網絡法律,但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呈現日新月異態勢,但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體系的更新速度與社會發展之間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這也使得網絡法律體系整體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在結構上,更應對其進行補充。從具體來看,我國的網絡法律體系覆蓋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許多網絡法律中的條款僅在規章制度層面上進行體現,沒有全面貫徹落實到網絡法律的完整體系中。同時,許多網絡法律均由公安部以及國務院等機構進行頒布,由人代會所通過的網絡法律所占比重較低,這也使得網絡法律體系無法完全反映當下的社會現狀,涉及的范圍極為狹窄。并且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網絡法律體系起步較晚,尚未形成集中各項基本法律的完整系統,僅僅是對一些相關法律或者地方性質上的法規進行補充而成,地方性質的法規由于以行政法規為主,這也使得其在執法力度上顯得不足,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的拓寬[1]。
而這種網絡法律體系的補充空間還集中體現在其結構的補充上,當下,我國的網絡法律體系結構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從具體表現來看,許多網絡法律體系的內容并不詳細,經常出現同一網絡違法行為但有多條法律條文來對其進行規定的情況,這也使得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極為繁瑣,部分條款甚至存在互相矛盾情況,也導致在具體執法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混亂。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我國網絡法律體系中的部分法律條款內容并不完整,一些常見的網絡違法行為在條款中沒有得到體現,導致即使該名網民存在明顯的違法行為,但由于法律條款中沒有詳細規定,導致無法對其進行處理。最后,我國的網絡法律體系沒有將權利和義務進行有機結合,結構上存在較大的失衡,也使得權利和義務無法在功能上實現互補[2]。
從我國當下的網絡法律體系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在立法時的基準為利益方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而利益方的權利和義務是構成整個網絡法律體系的關鍵內容,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需保證主體的權利以及義務均體現在法律條款中,才能使得網絡法律體系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在當下的網絡法律體系中,內容上存在一定的補充空間,條款內容通常以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系統為主,對于由于涉及網絡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缺乏明確規定,這也使得一旦出現網絡安全層面上的問題,無法在網絡體系中找到相關規定,給解決問題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也極為容易使得一些較小的問題被擴大,給正常使用網絡造成較大的影響。并且這種內容上的缺失使得網絡法律體系的失衡性不斷加劇,不利于網絡的持續性發展[3]。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國由于在制定網絡法律體系的過程中大多以一些部門的規章制度作為制定法律的基礎,結合不同領域或者行業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作為參考。這種立法方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網絡環境以及網絡行為進行了科學引導以及規范,對于減少不良網絡行為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消除由于網絡步伐行為所造成的消極影響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從整體來看,這種立法方式由于以地方或者部門的規章制度為主,導致其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執法力度不足,且處罰程度較輕,不足以產生威懾作用。并且當下大部分的網絡法律法規中均立足于整體宏觀的角度來進行制定,針對具體問題以及細節問題的分析較少,也缺乏詳細的規定。在執行的過程中,由于網絡違法行為一旦發生,其涉及的內容較多,且網絡違法行為的隱蔽性較強,調查難度較大,需要各個部門進行配合才能實現。但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由于法律內容中缺乏對于各個部門職責的詳細規定,導致部門之間的溝通較少,且溝通效率較低,也給開展正常工作造成較大的影響[4]。
當下,由于我國的網絡法律體系并不健全,約束網絡行為許多依靠行政法規進行,在執法力度上不足,也影響了互聯網的健康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在當下的不斷提高,其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加大,這也為構建健全的網絡法律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我國當下在網絡法律體系中存在的結構不健全情況,需提升重視程度,健全網絡法律體系結構,并提升其規范性。但在這一過程中,也需注意相關問題,由于我國已經存在一些有關于網絡的法律法規,若重新制定一些相關法律法規,需做好新舊法律法規的銜接工作,在構建健全的網絡法律體系的過程中應客觀評價原有體系,針對其中的不足之處或者可能存在的一些對穩定造成影響的因素需進行刪除,或者利用各種方式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影響。另一方面,在制定新的網絡法律法規的過程中,需將網絡發展規律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經濟行為等特點和規律進行反應,提升網絡法律體系的規范性以及合理性。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片面將現實的法律法規運用到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可導致網絡發展受阻。針對此,需在健全網絡法律結構的過程中結合當下社會發展態勢進行,確保網絡法律體系滿足社會和網絡發展所需[5]。
在十九大召開之后,互聯網立法的重要性被進一步確認。對于立法機構來說,也需認知到當下的互聯網法律體系所存在的內容缺失情況,例如其在立法的重心上通常圍繞網絡安全以及防范網絡犯罪上,對于用戶權利的保障、政府治理轉型、網絡司法以及網絡知識產權的涉及較少,需在立法中進行補充。在具體的實踐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補充有關于網絡權利的內容
在網絡中,權利保護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由于當下我國網絡法律體系中該項內容存在缺失,需在網絡法律體系中進行補充??沙闪为毜摹毒W絡權利保護法》,對用戶在網絡中的各項行為進行規范。在具體的內容中,需將互聯網的接入權利、網絡信息獲取權利、網絡信息發布權利以及網絡交易權利等納入其中。同時,針對一些偏遠地區或者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其在經濟發展上較為落后,在互聯網的普及上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需將促進這類地區的互聯網發展也納入到網絡權利的保護中,實現社會公平。而在保護網絡權利的過程中,需在司法的層面上進行,可構建審查機制,保障公民的網絡權利[6]。
2.補充有關于行為規范的內容
網民的行為對于互聯網的健康發展也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需在網絡法律體系中對該項內容進行補充,使得網民在從事網絡行為的過程中得以實現約束,以此來凈化網絡空間??深C布《網絡行為規范法》,將用戶在使用互聯網時所需遵循的道德規范內容納入其中,例如語言需文明,不得隨意侮辱他人,不得傳播一些不良信息,不得隨意侵犯他人隱私,不得制造或者傳播病毒等。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規范網絡行為的組織結構,引導網民利用自我管理、自我檢視以及自我組織等方式來構建出網絡中的社會。在約束機制上,對于不遵守行為規范的行為,可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程度的處理方式,如法律制裁、教育等[7]。
3.補充有關于網絡信息管理的內容
由于網絡具有較大的開放性,這也使得網絡中的信息較多,部分信息在內容上屬于不良信息,無法弘揚社會正能量,對于社會秩序也可能造成較大的影響。針對這類情況,需在補充網絡法律體系內容的過程中補充關于互聯網信息管理的內容。在具體的實施中,需健全信息管理機制,由于當下的網絡管理極為分散,由多個部門共同承擔,缺乏統一的領導,這也使得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混亂情況。可在法律體系中規定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并配套補充和健全工作機制以及管理機制,保障網絡信息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而在管理模式上,可利用用戶自我管理以及政府機構管理進行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在信息管理的范圍上,需構建識別機制,一旦過濾到不良信息,需及時采取人工方式或者技術方式來進行處理。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較強,出現突發事件的概率也較大,也需在法律體系中加入有關的應對機制,提升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由突發事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8]。
4.補充有關于電子商務的內容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推進,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相較于實體商務來說,電子商務在模式上更為便捷,用戶可實現足不出戶即可選購商品,并且可選擇的范圍也較多。但電子商務涉及的內容更多,如交易主體、合同、支付以及物流等,再加上由于交易利用平臺進行,這也使得消費者與商戶之間可能并不了解,也使得電子商務的糾紛出現概率較大。而在網絡法律體系的補充中,也需將電子商務的內容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補充,打造健全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將電子商務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內容均在法律中進行體現,來正確處理消費者權益保障以及電商平臺責任之間的關系。而在補充法律內容的過程中,需區分電子商務與實體商務之間的差別,在規定上需結合市場規律進行,尋求法律與市場經濟之間的平衡[9]。
5.補充有關于電子政務的內容
隨著政府轉型的快速推進,政府在服務方式上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線上服務在當下的普及范圍不斷拓寬,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由于電子政務自身的特殊性,為保障其正常發展,也需在網絡法律體系的內容中對其進行規定??蓪㈦娮诱盏姆辗秶M行規定,如政府所建立的公共網站、微信、政務平臺以及數據中心等。在服務水平的規定上,需將放管服的理念滲透其中,利用開展電子政府來提升公眾辦事效率,更降低公眾的辦事成本。在保障措施上,可成立管理機制,來對行政機關的履職以及網絡安全進行規定[10]。
6.補充有關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
在知識時代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國已經出臺了較為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法,但在網絡上的知識產權保護仍舊處于空白。隨著網絡上的知識傳播不斷增加,亟須在網絡法律體系中補充有關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在保護體制上,需構建合作機制,在出現知識產權受到破壞時各個部門及時進行配合并有效進行處理。在執法方式上,由于網絡上的信息傳播速度較快,這也使得網絡知識產權一旦受到侵害,其存在較大的隱蔽性,并且其影響和后果也極為嚴重。在執法上,需聯合專業人員并結合專業的技術來進行處理,提升處理效果。在管轄上,需規定關系人、屬地以及侵權事件發生地共同開展管轄。在跨國運作上,我國需加強與各個國家的合作,利用行政執法以及司法執法的方式來共同開展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11]。
7.補充有關于網絡法院的內容
網絡法院是提升互聯網治理水平的一種創新模式,可有效對網絡司法體制進行補充。在補充網絡法律體系的過程中,也需將網絡法院的內容納入其中。在設置網絡法院時,需依照當地在網絡經濟上的發展水平進行;在管轄范圍上,網絡法院有權處理與互聯網相關的各類行政案件、民事案件以及刑事案件;在網絡法院的構成人員上,需選擇兼具法律知識以互聯網知識的人充當。在保障機制上,由于網絡法院屬于新生事物,可借鑒的經驗較少,需綜合考慮各方因素來補充管理機制[12]。
8.補充有關于網絡犯罪防范的內容
網絡犯罪在近年來發生頻次較高,給人們造成較大的損失。在補充網絡法律體系的過程中,也需將網絡犯罪防范的內容納入其中。可成立《反網絡犯罪法》,規定出網絡犯罪所包括的類型,可參考歐盟的網絡犯罪公約進行,并將我國刑法中明確規定的網絡犯罪內容也在該部法律中進行明確。在管轄上,可依照便于打擊的原則進行,結合實際情況明確管轄內容。在治理手段上,可結合法律以及技術來進行。由于網絡犯罪中跨國犯罪也極為常見,可在法律體系中加入有關于跨國合作的內容。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構建健全的網絡法律體系對于保障用戶的合法權利可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當下的網絡法律體系尚且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以及補充空間,在結構和內容上均存在缺失,給具體應用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針對此,需健全網絡法律體系結構,并補充其中缺失的內容,將網絡權利、網絡行為、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知識產權、網絡法院以及防范網絡犯罪等內容均納入其中,構建健全的網絡法律體系,推動我國法制社會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