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張健
在國有企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組織的能力過硬得力,決策部署就能順利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完善,就會出現管理效能衰減的問題。這一管理層級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上級決策的落實和組織工作的成效[1]。可以說,基層黨組織是國有企業能夠不斷進步、持續發展的關鍵。新形勢下,國企基層黨組織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增強責任意識和行動自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要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持續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國有企業基層工作包羅萬象,是企業工作中相對薄弱和易出問題的環節。因此,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國有企業基層末梢。在工作實踐中,通過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基層單元的有效覆蓋,促進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發展,實現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的方方面面。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國有企業在我國占據重要的位置,對我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必須要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兩個維護”為根本政治任務,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加強國企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是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緊密圍繞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各項部署要求分解細化落實到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2]。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支柱,同時也具有獨特優勢。“黨有號召,國有企業必響應;黨有號召,國有企業必行動”。黨的二十大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國資國企新使命新任務,新時代要繼續加強對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領導,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要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化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強化黨內政治生活建設,嚴肅認真的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認真抓好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等各項工作。
基層黨組織由于面向基層,量大面廣,情況千差萬別,基層黨組織建設任務更艱巨,工作更復雜。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黨建工作標準化雖已逐步完善,但尚存在黨建工作開展不均衡情況。部分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對工作認識不到位,標準化建設不到位,出現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弱化、發展不平衡等狀況。
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堅持”的要求,其中第二個是“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在實際工作中,基層黨組織充分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力度還不夠;更多到一線車間、工作現場解決經營管理、生產生活、思想作風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及堵點力度。
黨在百年奮斗中,推動中國偉大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基層黨組織要深刻領會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級黨組織各項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議和決策部署上來[3]。在新的趕考路上,面對新的艱難險阻,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并強化為民服務能力。將企業的美好愿景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引領廣大干部員工從偉大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并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能力還需增強。
當前,隨著法治工作的不斷完善,很多企業雖然能按照相關法律依法合規經營,卻存在著領導干部、黨員對法律理解不深不透的情況。個別領導干部法治觀念淡薄,認為基層沒必要開展法治工作,只要完成生產任務、取得效益,生產安全環保無事故就行[4]。遇到問題直接安排法律顧問或者雇傭律師就可以。更為重要的是,領導干部要客觀地面對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施以妥善的對策[5]。基層黨組織存在普法用法宣傳力度不夠,創新法治宣傳手段不足等問題。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緊密圍繞基層中心工作開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黨的基層組織的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必然要隨之進行調整變革。當前,隨著產業布局、行業分布的不斷調整,黨員從業情況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集中統一式”的組織活動召集難、落實難等問題愈發顯現。黨建活動開展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創新不夠。
為提升國企基層黨組織建設效率,保證建設質量,需要積極打造“五化”支部,加強對黨建工作的規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要持續提升組織力,重點做到組織全覆蓋。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首先要確保作為“神經末梢”的基層黨支部的規范化發展以及“五化”黨支部建設。在“五化”黨支部建設中,將黨支部作為國有企業黨政工作開展的強勁基礎力量,堅決落實五項基本工作。第一,保證支部設置標準化,需要嚴格根據國企發展需要設置組織職位,做好精準定位。保證支部設置全面覆蓋整個組織管理功能,優化組織關系,加強對基層黨組織書記以及領導班子的培訓、考核,整頓企業中黨支部軟弱渙散等問題,提升組織力、戰斗力;第二,組織生活正常化,將黨員的自我提升和修養融入日常管理中,突出黨內政治的原則性、時代性、政治性,嚴格落實“三課一會”制度,加強對組織生活的形式創新,提升組織生活感染力,將組織生活作為政治學習的重要陣地,杜絕組織生活娛樂化、片面化和庸俗化;第三,管理服務精細化。在黨支部的日常管理中,需要保證教育管理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提升服務信息化水平,豐富服務載體,構建網絡服務體系,解決傳統服務不足的問題[6]。注意把解決黨員群眾思想認識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第四,工作制度體系化,在工作制度制定和執行中需要貫穿整個黨支部建設過程,并加強責任落實。第五,陣地建設規范化。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服務導向,促進資源整合,不斷完善服務場所和設施,延伸服務項目,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智能化、高效化管理。
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中,需要拓展工作思路,加強黨建與業務工作的統籌,與經營生產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黨建工作中,緊緊圍繞服務生產經營、凝聚職工群眾、參與基層治理,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先,在工作目標方面,要以黨建與業務結合為中心設置目標,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完成工作目標,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目標始終保持同向發力和同步部署。其次,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結合的精準切入,找準切入點。將業務開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黨建工作融入的切入點,發揮黨員干部的創造性,推動企業業務工作的開展。比如,在推動項目進展過程中,遇到重大難點堵點,導致業務難于開展。可設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黨員干部積極發揮先進作用,凝心聚力匯聚智慧,積極推動業務工作中“堵點”。再次,要找準黨建與業務的結合點。既注重思想上的結合,又注重目標上的結合;既注重能力上的結合,又注重考核的結合。在新的趕考路上,基層黨組織要自覺扛起時代使命,緊密圍繞主責主業,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攻堅創效優勢,在持續攻堅創效過程中奮勇向前,不斷取得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的勝利。
從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是接續奮進的動力源泉,更是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注重品德修養,是共產黨人黨性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流淌著崇德向善的基因,中華傳統修身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厚德載物、修身立德思想,它們是共產黨人加強品德修養的重要滋養。在基層黨組織工作中,要善于從中華傳統文化和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汲取營養,嚴以修身,不斷推動工作取得新的進展。比如,充分用好上級黨組織在“智慧黨建”啟動建設的“網上黨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為黨員干部配發《修身立德—中華傳統修身文化與當代共產黨人的品德修養》《據典話廉》《黨的作風建設十講》《清風傳家 嚴以治家》《讓家庭遠離腐敗—30個家庭腐敗典型案例的警示與懺悔》等學習讀本浸潤心靈,做新時代家風家教的傳習者,加強品德修養;開展“以案為鑒、警鐘長鳴”警示教育活動,強化警示教育,加強作風建設;聆聽企業負責人以《百年輝煌——中國共產黨簡史》為題講授黨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帶領全體干部員工從偉大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鼓勵各基層黨支部結合自身實際和優勢,舉辦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如:“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力量,凝聚敢于勝利的奮斗精神”現場教學活動;組織參觀《“曙光·偉業”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創立》網上展覽;組織參觀李大釗故居,深入挖掘黨史中紅色人物、紅色地標、紅色家風故事,做新時代中國好故事的傳播者。從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中,接受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風的深刻教育。
新時代一系列法規制度的出臺,代表黨的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程度不斷提高,提高了黨建質量。基層黨組織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通過“三會一課”等形式加強對法規政策、合規管理的深入學習,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任務和舉措宣傳落實到基層。基層黨組織要提高法治觀念,將一些與企業和職工息息相關的法律加強宣教力度。如通過短視頻、微電影等容易被黨員群眾接受的形式,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制作法治視頻、法治故事等,充分利用新媒體宣傳優勢,創新法治宣傳方式。通過加大法治業務培訓力度,開設“法治小課堂”等途徑,不斷增強干部員工的法治思維。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基層黨組織的工作環境和管理服務對象明顯變化,組織設置、活動方式遇到了不少新情況,基層黨組織必須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和形勢任務要求,不斷創新黨的組織設置與活動方式。在大力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同時,主動應對新情況、新挑戰,按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相關規定創新設置形式,如成立聯合黨支部等。
在組織學習教育活動形式上,可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培訓方式適應黨員信息獲取習慣,將傳統培訓模式與當下黨員樂于接受的模式結合起來,使黨組織培訓工作真正入心入腦,實現對黨員潛移默化的作用,就要創新黨組織培訓方式方法[7]。在探索黨組織多元化培訓模式實踐的過程中,注重線上線下的雙向融合發展,積極構建基于互聯網、新媒體的黨組織培訓空間,調動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整合資源,將主題黨日、黨課等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中,嚴格落實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講話精神作為第一議題,堅持會上集中學、課下自主學、請專家進來學、走出去學等學習方式,基層黨組織要充分利用屬地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學,豐富學習形式,使全體干部員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如:基層黨組織與屬地婦聯、共青團緊密聯建,結合團中央“童心港灣”項目,立足企業實際,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志愿服務,做新時代志愿行動的傳承者,彰顯國企責任擔當;組織黨員干部與中共XX區委黨校聯學聯建,到黨校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通過學習“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紅色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偉大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新擔當;組織黨員干部赴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參觀“家和萬事興”家風家教主題展、組織開展家風家教故事分享會等,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錘煉黨性修養,強化作風建設;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大力弘揚“為民精神”,深入了解并征集基層一線員工的急難愁盼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推動企業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綜上,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政治和物質基礎,以及黨執政的力量。國企的發展中不僅需要具有專業的管理能力和技術,還需要基層黨組織對黨政精神的上傳和下達,通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為企業提供黨政思想指導,凝聚企業內部力量。因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統領和指導國企黨建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解決企業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