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財務科 黃海蘭
舉辦2022年冬奧會,是21世紀我國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華民族的盛事。其意義和影響重大。張家口很榮幸能與北京一起舉辦冬奧會,張家口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冬奧會的籌備和成功舉辦是張家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進程中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借奧運機遇,大力發展奧運經濟,為新時期、新形勢下張家口經濟的跨越騰飛提供新動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迎來許多新困難和新挑戰。
2015年7月31日北京聯合張家口冬奧會的申辦成功,使得許多境內外投資商對張家口地區冬奧會建設項目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張家口地區崇禮奧運村的建設直接拉動投資建設需求。2022 年北京冬奧會編制預算規模為 15.60 億美元,非組委會預算場館資本投資 總額為 15.10 億美元。在15.10 億 美 元 的 場館投資中,社會投資占65%,其中3個奧運村的投資完全由企業承擔。場館建設促進建筑工程項目增加,土地資源有一定升值空間,相關建材企業會獲得大量訂單。冬奧會的舉辦還將促進消費的增加,隨著冰雪項目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參與其中。游客在盡情享受冰雪項目帶來的樂趣時,門票、雪具、租金、食宿、廣告、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綜合消費也會得到大幅提升,進而促進張家口經濟的發展。
2022年冬奧會的理念是“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而張家口原有的產業結構是以第二產業為經濟支柱,第三產業占比較大,第一產業為輔,這種產業結構的弊端就是投入高,效率低,經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質量和能源消耗為代價,這顯然與冬奧會的理念不符。這就要求張家口地區借冬奧會契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改變過去投入高、效率低的結構模式,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淘汰、搬遷、分流落后產能,積極促進張家口地區環保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可以大力展開冰雪產業為龍頭的旅游產業建設,發展全域旅游、特色旅游,將旅游產業和體育業相結合,協同發展,加大第三產業占比,促進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
為舉辦 2022 年冬奧會, 地區就需要新建或者重新修建滑雪場地、體育場館、酒店、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這些項目的實施帶來經濟投入的同時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張家口地區及周邊地區人員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就業,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實現了家門口上班,提升了當地居民的幸福指數。
眾所周知,作為京津冀經濟圈,河北的經濟屬于圈中最后的,而張家口在河北省中的經濟也屬于落后的,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及成功舉辦都在吸引著周邊企業尤其是北京地區的企業的投資,這樣會加快河北張家口融入京津冀經濟圈。
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開展加強了京張地區的合作互動,張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起到到對經濟的“供養”作用,為迎接冬奧會的到來,張家口積極建設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冬奧物流園等產業園區項目,北京的教育、醫療機構也會積極參與張家口的賽區建設,與當地多家單位合作共建,為張家口承接來自北京的產業轉移打下堅實基礎,加速推進北京部分產業向張家口轉移,有效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促進張家口經濟的發展。
由于京津冀緊密相臨,目前在京津冀周邊還存在很多貧困縣,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貧困,主要集中在張承地區和保定地區,特別是張家口地區,由于受山地阻隔,交通、信息聯系較少,使得經濟擴散輻射強度非常弱,大量貧困縣長期以來很難脫貧,經濟基礎薄弱,不僅城鎮發展水平和城市量級與北京及其郊縣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而且在人才隊伍、規劃建設、配套能力、服務效率和平臺質量等方面也與北京存在著很大“落差”。區域發展的較大差距,導致了京張之間產業缺乏相關性和配套性,產業對接能力降低,產業發展與京津相差巨大,這就對張家口有效承接北京轉移的產業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順利推進,國際奧委會對舉辦城市有明確的建設要求和標準,張家口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協辦城市,面臨對基礎設施建設急需完善;根據2022年冬奧會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面臨治理生態環境的任務艱巨;原有的粗放型產業結構已無法滿足冬奧會舉辦城市的要求,面臨城市產業轉型的考驗升級;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緩慢,與北京差距較大,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要求將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冬奧會籌備期間,不僅有政府的投入,更有大量內外投資商的投入,北京相關產業向張家口的轉移,對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對奧運村、場館群的籌建等會對張家口地方經濟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冬奧會舉辦期間,會有大量的國內外游客來觀賽,人們在觀賽的同時會帶動張家口地區的酒店、食宿、交通等產業的經濟的增長,人們在觀賽時不僅會對滑雪這個項目產生興趣,也會對張家口地區的其他有特色的旅游景點產生興趣,這會進一步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在這期間張家口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會有較大的增長,但是當冬奧會過去之后,工程項目會隨之減少;隨著冬奧會的降溫,冬天的過去,人們對滑雪項目的興趣會褪去,隨著游客的減少,帶動著旅游、酒店、食宿等產業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張家口地區的經濟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如何更好地利用冬奧會舉辦城市這個品牌效應,如何更好地將張家口的滑雪項目宣傳出去,如何將張家口地區的特色旅游、特色美食等宣傳出去,以保持經濟波動的同時穩步增長,將是張家口地區所面臨的更為嚴峻的挑戰。
舉辦2022年冬奧會,是張家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進程中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如何借力冬奧會機遇,大力發展奧運經濟,為新時期、新形勢下張家口經濟的跨越騰飛提供新動力。現就張家口地區經濟社會進一步保持持續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張家口很榮幸能作為冬奧會的舉辦地, 張家口要充分發揮冬奧會籌辦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效應,減少疫情對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冬奧會籌辦助力經濟恢復。冬奧會前期的籌備工作會吸引一部分投資者前來投資,同時我們政府各相關部門可以制定與冬奧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前來。招商引資,增加就業,促進發展,大力恢復經濟。
在奧運會結束后,奧運場館就會出現閑置,得不到利用,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所以在冬奧會結束后,應制定積極的政策促進奧運場館的持續使用。張家口地區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奧運場館可以繼續作為比賽場地使用, 承辦一些國內的外頂級冰雪競技賽事,也可以作為大眾滑雪健身場地與國家訓練基地,吸引廣大冰雪愛好者來健身,吸引各地運動員來訓練,還可以將奧運場館作為奧運遺產, 設立博物館與奧林匹克公園,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參觀。
張家口很榮幸能與北京一起舉辦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在此基礎上張家口應利用現有的條件將張家口的奧運場館打造成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圈,吸引全國各地的人民前來參觀,吸引更多的企業過來投資;冬奧會的舉辦可以成功地吸引很多的人來張家口進行冰雪運動項目的體驗,建設以張家口崇禮縣為中心的高標準滑雪場、滑冰場和滑雪旅游小鎮、滑雪度假村等,建成張家口地區規模較大的冰雪產業集聚區,吸引冰雪愛好者們前來休閑娛樂,讓張家口地區冰雪旅游產業達到發展, 并將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如酒店、食宿等服務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張家口地區不僅冬季是冰雪勝地,其他時節其他地方也是美不勝收,將冬季的冰雪旅游與夏季的壩上草原避暑度假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張家口特色的旅游之路,把崇禮滑雪、壩上草原 、蔚縣民俗、三祖文化等一批在全國、全球范圍具有廣泛影響力與美譽度的旅游品牌打造出來,將冬奧會與歷史文化的相結合,推動整體旅游產業的發展。
冬奧會的籌辦及舉辦,在促進主辦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最為突出的就是奧運經濟低谷效應。從歷屆舉辦城市可以看出,市政基礎設施完善、經濟體量較大、消費結構穩定和籌辦投資較少的主辦城市在賽后面臨低谷效應的風險較小,反之則影響較大,因此在冬奧會舉辦期間,招商引資帶來投資的大幅增長帶動了總需求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促進了張家口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在冬奧會成功舉辦后,伴隨著體育賽事的結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投資的驟減,相應的張家口地區的經濟收入將受到沖擊,面對奧運場館和設施可能出現的閑置問題,積極考慮應對策略,將其合理利用;冰雪產業要持續發展,在冬奧會的宣傳下,加大宣傳力度,讓冰雪產業帶動張家口地區整體的旅游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淘汰落后產能,要讓環保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經濟發展成為支柱,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2022年冬奧會已經結束,對張家口經濟的影響目前還不是很明顯,但經濟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我們需要早謀劃,早預防,防止奧運經濟低谷效應的出現。
綜上所述,伴隨著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的順利推進,在冬奧會舉辦期間,會有大量的國內外游客來觀賽,人們在觀賽的同時會帶動張家口地區的酒店、食宿、交通等產業的經濟的增長,人們在觀賽時不僅會對滑雪這個項目產生興趣,也會對張家口地區的其他有特色的旅游景點產生興趣,這會進一步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在這期間張家口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會有較大的增長,但是當冬奧會過去之后,工程項目會隨之減少;隨著冬奧會的降溫,冬天的過去,人們對滑雪項目的興趣會褪去,隨著游客的減少,已帶動的旅游、酒店、食宿等產業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張家口地區的經濟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如何更好地利用冬奧會舉辦城市這個品牌效應,如何更好地將張家口的滑雪項目宣傳出去,如何將張家口地區的特色旅游、特色美食等宣傳出去,以保持經濟波動的同時穩步增長,將是張家口地區所面臨的更為嚴峻的挑戰。
張家口地區應將冬奧會為城市發展契機,改變原有粗放式的產業結構,大力促進環保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才能有效地避免奧運經濟低谷效應的出現。今后仍不斷優化當地基礎建設,有效承接北京轉移的產業,與北京協同發展京張區域旅游,讓冬奧會對張家口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發揮長期效益,推動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