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芳 唐飛飛
(威海市中心醫院血液凈化室,山東 威海,264400)
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周期通常較長、次數較多且透析費用高昂,給患者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病痛的折磨、透析費用給家庭的巨大經濟壓力都會讓患者內心產生焦慮、抑郁、內疚以及悲觀的負面情緒[1-2]。血液透析治療要在醫院通過專業設備才能進行,醫護人員使用專業儀器通過血管通路把患者體內的血液引流至體外,血液與一定比例配制的透析液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以清除患者血液內部代謝廢物、維持血液中電解質的平衡以及清除血液中過多水分,然后將凈化過的血液回輸于患者體內[3-4]。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會伴有食欲減退、口干、便秘以及睡眠障礙等癥狀,還要忍受血液透析的痛苦[5]。舒適護理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患者的不適感及負性情緒,逐步恢復患者的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狀態[6-7]。基于此,本研究就血液透析護理中舒適護理的具體應用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現在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心醫院治療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4.37±0.94)歲;原發病類型:慢性腎小球腎炎1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9例,腎腫瘤7例,IgA腎病6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54.93±1.32)歲;原發病類型: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系統性紅斑狼瘡11例,腎腫瘤8例,IgA腎病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納入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威海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①與《中國血液透析充分性臨床實踐指南》[8]中的血液透析適應證相符;②年齡35~75歲,溝通交流無障礙;③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④患者的血液透析時間超過3個月。
排除標準:①患有惡性腫瘤患者;②患有精神系統疾病患者;③患者依從性較差,不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護理措施如下: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檢查患者的臨床癥狀,記錄相關指標以及進行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護理措施。
1.3.2 觀察組
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血液透析前的舒適護理措施。患者(尤其是第一次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內心會有緊張、害怕、抑郁及焦慮等諸多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在采集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時,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用患者樂于接受的溝通方式,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法、工作原理以及進行血液透析的積極作用,讓患者明白血液透析的必要作用,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2)血液透析中的舒適護理措施。①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穿刺盡量做到“一針見血”,如果一次未能穿刺到位,嚴禁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避免讓患者身體及心理上產生不適感;②血液透析的治療時間比較漫長,護理人員把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調整到舒適狀態,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及姿勢,固定好穿刺部位,防止發生血液外滲現象。動態監測患者的相關指標。(3)血液透析后的舒適護理措施。①血液透析結束后,護理人員熟練、平穩地進行回血操作,拔針力度適中、動作應輕柔,護理人員做好內瘺包扎工作,待患者的身體恢復正常,頭暈等現象消失后,再讓患者起床活動;②動態觀查患者的針刺部位有無血液外滲現象,確保患者體征指標正常;③患者血液透析結束躺在床上休息時,護理人員向患者科普血液透析后的注意及禁忌事項,飲食上保證優質蛋白、維生素B及維生素C的攝入量;④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告知患者避免針刺部位感染的方法;⑤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功能性運動鍛煉,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機體免疫力,運動強度以患者停止運動后5 min內可以恢復平穩呼吸為度;⑥對患者家屬進行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家屬明白患者的身心狀態,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精神陪伴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增強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①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對比。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況進行評估。SAS評估標準:滿分為100分,臨界值為50分。評分≥70分代表患有重度焦慮;60~69分代表患有中度焦慮;50~59分代表患有輕度焦慮;<50分代表無焦慮。SDS評估標準:滿分為100分,臨界值為53分。評分≥72分代表患有重度抑郁;63~72分代表患有中度抑郁;53~62分代表患有輕度抑郁;<53分代表無抑郁。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程度越低。
②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對比。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主要包括軀體活動功能、軀體角色功能、疼痛和總體健康等4個方面的內容,每項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③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采用威海市中心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評估標準:90~100分代表患者非常滿意;70~89分代表患者比較滿意;60~69分代表患者滿意;<60分代表患者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④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血液透析的并發癥有透析反應、透析失衡綜合征以及心血管并發癥等。并發癥發生率=(透析反應+透析失衡綜合征+心血管并發癥)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用 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對比 (±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8 53.49±1.87 44.93±1.74 54.76±7.28 47.69±5.14觀察組 38 53.58±1.78 37.52±1.41 54.28±7.54 39.62±5.37 t 0.215 20.396 0.282 6.692 P 0.830 <0.001 0.778 <0.00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軀體活動功能軀體角色功能 疼痛 總體健康對照組 38 45.63±8.29 67.54±10.8665.42±10.3167.57±11.42觀察組 38 63.15±6.37 75.79±12.1878.37±13.6279.62±14.64 t 10.330 3.116 4.673 4.001 P<0.001 0.003 <0.001 <0.00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n(%)]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n(%)]
血液透析可以替代患者喪失的部分功能,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謝產物,還可以調節患者血液中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指標的動態平衡[9]。然而,血液透析同時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諸多不良反應,并且患者還需長期忍受血液透析的治療,給患者的心理帶來較多負面情緒[10-11]。護理干預屬于臨床醫護人員治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干預質量的優劣直接對患者的康復及預后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12]。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護理模式也逐步向以患者為中心的針對性優質護理模式轉變[13]。舒適護理可以從患者的病情、心理兩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優質護理,減輕疾病帶來的疼痛,同時也能緩解患者因疾病帶來的負面情緒[14-15]。舒適護理已經在臨床上逐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社會反響良好[16]。
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措施,與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照顧、體諒患者的身心感受,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因此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在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過程中以及血液透析后,采取科學有效的舒適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指導患者進行功能性運動鍛煉,增強患者身體素質,讓患者家屬通過精神上支持及家庭陪伴等方式給予患者治愈疾病的正向能量,因此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憑借專業的業務能力,溫和、體貼的服務態度,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方位舒適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身體的早日康復以及疾病的痊愈,所以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在患者血液透析結束后,進行內瘺包扎工作,待患者的身體恢復正常,頭暈等現象消失后,再讓患者起床活動;告知患者規律作息,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同時告知患者如何避免針刺部位的感染,因此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血液透析的護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減少患者血液透析后并發癥的發生,因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