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聊城市中醫醫院骨創傷二科,山東 聊城,252000)
骨質疏松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骨骼系統代謝常見病,近年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我國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劇,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呈現出了逐年升高的趨勢[1]。研究資料顯示,老年髖部脆性骨折的發生通常與骨質疏松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二者合并發生對患者的肢體功能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2]。因此,對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其干預治療至關重要。不過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齡較大,缺少對骨折的專業認知,在面對相關治療及護理服務時的依從性較差,因此對此類患者實施護理及治療的效果也相對較差,甚至預后不良的情況。現為了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將??谱o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應用到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中,旨在獲得更好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聊城市中醫醫院2019年7月—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80例,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經聊城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s)/n(%)]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s)/n(%)]
手術方式(內固定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對照組 40 22/18 65.14±2.44 12/17/11 23.14±2.41 16/15/9 25/15觀察組 40 23/17 65.20±2.50 13/15/12 23.20±2.35 17/15/8 28/12 t/χ2 0.051 0.109 0.208 0.113 0.089 0.503 P 0.822 0.914 0.901 0.911 0.956 0.478組別 例數 性別(男/女) 年齡(歲) 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身體質量指數(kg/m2)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骨折)
納入標準:①行臨床癥狀及體征、影像學檢查后確診為髖部脆性骨折;②年齡60~80歲;③身體質量指數20~26 kg/m2;④骨密度≤-2.5SD,符合《骨質疏松癥康復指南》[3-4]中相關診斷標準;⑤意識清晰且能夠正常交流。
排除標準:①合并聽力及視力損傷者;②精神類疾病或神經系統異常者;③因各類原因導致中途轉院或者退出研究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基礎指標進行監測,告知其用藥注意事項,同時進行心理疏導、飲食干預、康復鍛煉等,在患者出院后給予常規的電話隨訪與指導[5]。
觀察組實施由專科護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成立1+2+X協同護理服務團隊,團隊包括了骨科??谱o士1名、骨外科醫師1名以及內分泌醫師1名,作為團隊中的“1+2”,“X”指的是康復科醫師、營養師以及心理咨詢師等,具體團隊內的人員組成情況根據患者當前的狀態以及健康需求等進行調整[6]。專科護士主要負責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引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護理方案的實施。②骨外科醫師負責對患者病情的診斷及評估,結合其影像學檢查結果,制訂手術相關治療方案。內分泌科醫師負責對患者當前內分泌狀態進行評估,提供用藥方面的指導等。營養醫師以及康復醫師則是負責結合患者的骨轉化標記物及檢查結果,制訂個性化的抗骨質疏松治療方案,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協調。心理咨詢師則是結合患者的個體化需求給予心理疏導,以幫助緩解其不良的情緒[7]。③在患者返回醫院檢查后,專科護士負責對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以及行為習慣上的依從性、飲食依從性、跌倒及預防骨折知識掌握程度等進行監督,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由此避免骨折的再次發生。同時??谱o士對骨折的愈合周期進行評估,提醒患者定期來院復查等[8]。④協同服務模式的實施: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的信息以及聯系方式進行記錄及分析,將其納入到信息的管理系統當中,方便對患者出院后的臨床資料進行跟蹤隨訪與記錄,定期向其發放與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隨訪期間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對患者所提出的疑問給予解答。
對比兩組患者對老年髖部脆性骨折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對護理服務的依從性,護理服務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同時記錄出院后隨訪1年的預后指標。①采用聊城市中醫醫院自制的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調查表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包括了危險因素、運動知識以及鈣知識共三個方面,每個指標的滿分為10分,評分越高,患者對骨折相關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越好。②采取聊城市中醫醫院自制的護理服務依從性量表評價依從性,評價指標包括抗骨質疏松藥物規范治療依從、飲食方案實施依從、腰背肌肉平衡鍛煉執行、行為習慣改變依從,依從評價標準指的是能夠在醫囑指導下完成相應護理,對上述指標所占比例進行測量。依從性=依從例數/總例數×100%。③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進行評價,兩個量表均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采取1~4級評分法,原始分滿分為80分,標準分(Y):原始分×1.25,SAS及SDS評分越高,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越重[9-10]。④隨訪1年預后評價指標包括了骨密度達標率、身體質量指數達標率及二次骨折率,骨密度正常為T>-1,統計骨密度正?;颊咚急壤?,身體質量指數正常為18.5~24 kg/m2,統計身體質量指數正?;颊咚急壤?。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取t檢驗。以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危險因素、運動知識、鈣知識掌握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對危險因素、運動知識、鈣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s,分)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危險因素 運動知識 鈣知識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0 4.25±1.58 7.25±1.46* 2.56±1.45 5.02±0.99* 3.25±1.02 5.04±1.25*觀察組 40 4.26±1.60 8.04±1.23* 2.60±1.42 6.24±0.83* 3.30±0.98 6.69±0.99*t 0.028 2.617 0.125 5.973 0.224 6.545 P 0.978 0.011 0.901 <0.001 0.824 <0.00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對抗骨質疏松藥物規范治療依從、飲食方案實施依從、腰背肌肉平衡鍛煉執行、行為習慣改變依從率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依從性對比 [n(%)]
護理前,兩組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對比 (±s,分)

表4 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對比 (±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0 50.25±4.66 36.87±4.23* 52.12±4.36 38.25±4.28*觀察組 40 50.33±5.10 33.69±5.11* 51.05±4.25 34.20±5.04*t 0.073 3.032 1.112 3.874 P 0.942 0.003 0.270 <0.00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出院后隨訪1年骨密度達標率、身體質量指數達標率均較高,二次骨折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出院后隨訪1年的預后達標率對比 [n(%)]
骨質疏松是一種需要進行長期治療的疾病,指派專業的人員對其實施有效的動態管理至關重要。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是一種因骨質疏松所引起的骨折,一旦發生就會對患者的肢體功能帶來諸多不良影響[11]。老年患者的年齡較高,缺乏疾病健康知識,使得部分老年骨折患者缺少對疾病的正確認知,無法配合相應的治療及護理,同時在面對一系列繁瑣的治療與相關護理時表現出了較差的依從性,甚至衍生出一系列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疾病的治療以及康復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12]。為此,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效果更加突出的專業護理具有重要意義。由??谱o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首先由??谱o士以及團隊成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科學評估,同時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給予規范的藥物治療,告知預防骨質疏松在促進康復時的重要性,提供科學飲食食譜,加強對患者的定期隨訪等,從多方面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在促進預后方面也獲得了較好的意義[13]。
在本研究中,由??谱o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在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對危險因素、運動知識、鈣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分均較高,焦慮及抑郁情緒評分較低(P<0.05),可見由專科護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的應用可有效促進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可進一步減少其負性情緒,與既往報道基本一致[14]。另外,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對抗骨質疏松藥物規范治療、飲食方案實施依從、腰背肌肉平衡鍛煉執行、行為習慣改變依從率均較高(P<0.05),可見由??谱o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的應用可更好地幫助患者明確自身的疾病情況,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相應的治療及護理,獲得相關護理操作的依從性,這為促進患者預后康復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5]。同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出院后隨訪1年骨密度達標率、身體質量指數達標率均較高,二次骨折率較低(P<0.05)。原因是??谱o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的應用能夠從各種角度出發,在患者出院之后仍然為其提供相關的跟蹤服務,時刻提醒患者定期服藥以及來院復查,對患者的生理指標進行監測,并上傳結果[16]。另外,??谱o士可通過對患者出院后的情況進行跟蹤隨訪并對護理服務方法進行調整,更好地幫助患者獲得可靠的預后。
綜上所述,由專科護士主導的1+2+X協同服務模式在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理服務的依從性,同時可促進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獲得更高預后達標率。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分析,增加觀察指標,延長隨訪時間,旨在更好地探討該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