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妮娜 王成媛 孫叢叢
[濰坊市中醫院脾胃病科(消化內科),山東 濰坊,261041]
慢性胃炎是脾胃病科常見的炎性疾病,屬于中醫學胃脘痛的范疇。由于居民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胃炎的發病率非常高[1]。目前,臨床中慢性胃炎患者的長期療效不佳,復發率較高,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2]。慢性胃炎的影響因素較多,其療效與患者精神狀況、勞累情況、氣候變化與飲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3]。很多患者對慢性胃炎的相關防治知識了解不足,需要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對慢性胃炎的認知能力。但是,傳統的健康宣教多采用口頭宣教,籠統地告知慢性胃炎的相關知識,患者易于遺忘,或僅針對患者的詢問進行宣教,缺乏系統性,導致健康宣教的效果較差。思維導圖是以圖文形式列出特定主題所涉及的內容,最初主要用于教育領域,提高對學生的教學質量[4]。近年來,思維導圖被用于臨床護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6]。“一病一品護理”是針對某種特定疾病制訂的高品質專科護理服務方案,一病一品護理被用于臨床很多科室,可增加專科疾病的護理質量。本科室對胃脘痛患者采用一病一品護理方案。但是,由于一病一品護理中胃脘痛的健康宣教內容多且繁雜,臨床中健康宣教的質量不高。因此,為了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提高胃脘痛的護理質量,本研究分析思維導圖用于胃脘痛患者的一病一品護理健康宣教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濰坊市中醫院收治的80例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思維導圖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31~60歲,平均年齡(43.21±3.97)歲;病程0.5~13年,平均病程(3.29±0.94)年;疾病證型:肝胃郁熱證7例,肝胃不和證15例,脾胃虛寒證11例,胃陰不足證2例,脾胃濕熱證5例。思維導圖組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4.33±4.11)歲;病程0.6~14年,平均病程(3.35±1.02)年;疾病證型:肝胃郁熱證6例,肝胃不和證17例,脾胃虛寒證10例,胃陰不足證3例,脾胃濕熱證4例。兩組患者病程、疾病證型分布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濰坊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公布的慢性胃炎臨床診斷標準,且符合《慢性胃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年)》公布的胃脘痛臨床診斷標準[7-8];②年齡范圍為18~60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障礙或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②曾行賁門切除或胃切除手術,合并Barrett食管、賁門失弛緩癥、幽門梗阻、消化性潰瘍、消化系統腫瘤、食管裂孔疝、卓-艾綜合征者;③合并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④無法正常溝通,中途退出或不配合健康宣教者;⑤妊娠、圍產、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采用傳統口頭宣教,入院后24 h內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口頭上的宣傳教育,講解慢性胃炎的發生原因、預防與治療等相關知識,無任何其他健康宣教工具,詳細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安撫患者以及家屬情緒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思維導圖組采用思維導圖式健康宣教。(1)思維導圖設計:由護士長、兩名責任組長、兩名責任護士組成思維導圖應用宣教小組,提取精煉性詞組或短句,對健康宣教的內容進行分支發散,運用XMind軟件設計思維導圖,將胃脘痛(慢性胃炎)的影響因素、預防與治療各階段的相關知識等健康宣教的內容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具體的思維導圖設計見圖1、圖2。(2)護理人員培訓:對宣教小組的成員進行思維導圖宣教相關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評估患者需求、導圖健康宣教講解、職業基本要求培訓等。(3)健康宣教實施:住院期間每日遵循慢性胃炎一病一品護理方案按照思維導圖所列條目進行健康宣教,包含入院時、住院中、出院時與出院后4個階段,向患者展示思維導圖并依次講解宣教內容。

圖1 慢性胃炎患者健康宣教的思維導圖

圖2 慢性胃炎患者一病一品護理路徑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癥狀積分、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情況。
癥狀積分:入院24 h、治療結束出院前分別評估每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參照患者報告結局指標對患者的胃脘疼痛、胃脘脹滿、噯氣、反酸、納呆癥狀評分進行評估。0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1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輕微,對日常生活沒有明顯的影響;2分:干預后患者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且會對日常生活有部分影響;3分:干預后患者出現重度臨床癥狀,對日常生活造成明顯的影響,且無法正常工作。
依從性評價標準:干預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完全遵守宣教內容,能按宣教的內容進行生活起居、辨證飲食宜忌、情志調理和遵醫囑行護理干預,為完全依從;干預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完全遵守宣教內容,未能完全按宣教的內容進行生活起居、辨證飲食宜忌、情志調理和遵醫囑行護理干預,有時需要家屬及護士督促完成,為部分依從;干預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遵守宣教內容和要求,為依從性差。
護理滿意度:治療結束出院前分別評估每例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按照評分包含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3項,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1 樣本量計算
樣本量的計算公式為n=2×P×(1-P)(Zα+Zβ)2/(P1-P2)2,其中 P=(P1+P2)/2,本研究中 α=0.05,β=0.1,查表確定Zα和Zβ的數值。根據現階段胃脘痛的護理滿意度及假設脫落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取80.00%(P1),研究組取96.67%(P2),代入公式計算N1=N2=36,假設脫落率為10%,每組病例數N=36×(1+10%)=39.6,取整數每組病例數定40例,共80例。
1.5.2 統計學分析
思維導圖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胃脘疼痛、胃脘脹滿、反酸、噯氣、納呆癥狀積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思維導圖組患者干預后的胃脘疼痛、胃脘脹滿、反酸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思維導圖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與住院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與住院時間比較 (±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胃脘疼痛(分) 胃脘脹滿(分) 反酸(分) 噯氣(分) 納呆(分) 住院時間(d)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0 2.54±0.861.26±0.32*2.37±0.911.18±0.40*2.32±0.811.05±0.28*2.26±0.791.12±0.47*1.95±0.790.93±0.34*7.28±2.35思維導圖組 40 2.52±0.930.98±0.37*2.28±0.940.97±0.33*2.29±0.920.82±0.31*2.23±0.691.05±0.48*1.97±0.820.80±0.49*6.11±2.71 t 0.100 3.520 0.435 2.561 0.155 3.482 0.181 0.659 0.111 1.379 2.063 P 0.921 0.001 0.665 0.012 0.877 0.001 0.857 0.046 0.912 0.002 0.042
思維導圖組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n(%)]
胃脘痛的發生與寒濕侵襲、勞累內傷、飲食不節及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機體脾胃氣血運行失常,瘀血內阻、內郁化火以至于脾升胃降失和[9]。臨床發現,很多胃脘痛患者對疾病相關的知識了解程度不足,日常生活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在治療期間或好轉后若生活起居失常、勞累過度或情緒劇烈波動,易于久治不愈或發生病情反復[10]。因此,提高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基于思維導圖的一病一品護理方案在胃脘痛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思維導圖組患者干預后的胃脘疼痛、胃脘脹滿、反酸癥狀積分、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思維導圖組患者干預后的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基于思維導圖的一病一品護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有助于增強胃脘痛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思維導圖是由英國托尼·巴贊提出的工具,從一個中心詞發散思維放射出多個分支,這些分支每一個又繼續向外發散出若干的知識點,從而構成一個發散狀的結構圖[11]。在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中,思維導圖可作為發散性思維工具,清晰、形象地呈現出宣教的內容、各級分支知識的關系。思維導圖的不同部分選用不同的顏色有助于建立記憶鏈接,可使邏輯思維與想象力相結合,充分運用左右腦共同參與對胃脘痛健康宣教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與記憶,提高胃脘痛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在護理人員健康宣教期間,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使健康宣教的知識可視化,患者參照思維導圖可很快地定位、了解其講解的內容,在學習時能夠更好地跟上護理人員的思路[12]。同時,基于思維導圖的一病一品護理方案是一種高效、方便的健康宣教方法,便于患者對知識進行歸類、記錄,防止發生知識點的遺漏,在治療期間患者也能隨時參照思維導圖中的內容規范日常生活作息。鄭楠[13]的調查指出,采用思維導圖行健康宣教可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與遵醫行為,相比于常規健康宣教其更能降低患者的胃脹、胃痛等臨床癥狀積分,此結論與本研究的結果相符。
由于影響胃脘痛發生與病情進展的因素非常多,其防治措施多樣,可涉及到不同的層面[14],這些因素會影響患者對胃脘痛相關知識的學習、記憶,降低健康宣教的護理質量,不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防治措施。而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與傳統的口頭健康宣教相比,患者可將思維導圖作為一個基礎支點輔助學習、記憶,不但能夠充分了解胃脘痛的相關防治知識,而且能夠提高患者對胃脘痛日常自我管理的重視程度,能根據自身的病情遵醫囑自我管理,對患者依從性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另有研究發現,思維導圖與演示健康宣教結合能提高神經源性腸道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增加患者對腸道相關知識的知曉度[15]。以往研究也發現,思維導圖可用于腸炎[16]、腰椎間盤突出癥[17]等其他疾病的健康宣教中,可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也說明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對提高患者住院期間治療依從性有優勢。同時,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與家屬借助圖像直觀地看到關于疾病與護理涉及的內容大類,從而促使患者與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更加順暢,使患者和家屬能夠充分了解治療和護理的整個過程[18]。另外,護理人員通過思維導圖一病一品護理方案,可在護理工作實施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根據每例患者的病情特點可提前靈活地調整護理宣教的內容,從而在不同的護理階段按照路徑對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保證健康宣教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
思維導圖可以作為輔助工具,幫助患者梳理、記錄胃脘痛健康宣教主題的相關信息,提高健康宣教的效率。但是,運用思維導圖會將胃脘痛涵蓋的知識系統簡化為樹形結構,不利于使用者的系統思維。因此,當患者運用思維導圖健康宣教掌握到一定程度的知識后,可將所有知識進行系統性整合向患者講解。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的樣本量較少,今后可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基于思維導圖的一病一品護理方案可用于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中,該健康宣教方法有助于增強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