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春蓉 陳海晏(四川省綿市陽江油九 三醫院)
麻醉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幫助患者消除手術或者有創操作時所帶來的疼痛感,保障患者的安全,為手術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施術條件。臨床上麻醉適用于許多有創操作以及外科手術,比如血管穿刺、動靜脈管路的置入、皮膚傷口縫合、淺表膿腫切開引流、皮膚軟組織腫物活檢、腫瘤切除、胃鏡檢查等。麻醉可分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對應的護理措施和注意事項也各有不同,具體情況如下。
全身麻醉是通過藥物或者其他手段讓患者失去意識,進而達到全身麻痹的目的。
全身麻醉后,患者的護理措施主要有:1.反流與誤吸是全身麻醉嚴重并發癥之一,雖然發生率較低,但可能引起術后嚴重的肺部并發癥甚至死亡,一旦發生,應盡量清理和吸引口咽部和氣道內異物,保持氣道通暢,必要時需予以支氣管解痙藥、抗生素以及呼吸支持。2.面對呼吸道梗阻,輕度喉痙攣者經加壓給氧即可解除,嚴重者可應用肌松藥后行控制通氣或經環甲膜穿刺置管行加壓給氧。3.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與高血壓同時出現時,常為淺麻醉的表現,應適當加深麻醉,具體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4.高熱抽搐和驚厥常見于小兒麻醉,發生后應積極進行降溫處理,其間需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做好急救準備。
局部麻醉是使用局部麻醉藥物暫時阻斷某些周圍神經的沖動傳導,使這些神經支配的區域處于麻痹的狀態。其優點是麻醉時患者神志清楚,麻醉效果好,簡易便行,安全性高,并發癥少,缺點是手術范圍小,適宜淺層局限性手術,會出現部分過敏現象。
局部麻醉的護理措施主要有:1.門診手術后,應安排患者休息20—30 分鐘,經護理人員觀察無異常后方可離院;2.用藥必須遵循最小有效劑量和最低有效濃度原則,以避免造成神經損傷;3.高敏反應者應馬上停藥并采取對應治療;4.局部麻醉藥過敏或是對酶類藥物過敏者,可行結膜、皮內注射或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試驗;5.關鍵在于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局部麻醉前反復進行“回抽試驗”,確認無氣、無血、無腦脊液后方可進行注射,椎管內麻醉也是如此。麻醉期間要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防止麻醉后并發癥的出現。同時做好心理護理,告知患者麻醉過程和如何配合,緩解其焦慮和恐懼感。
全身麻醉需要空腹,患者術前8 小時禁食肉類和油炸類食物,術前6 小時禁食面粉和谷類的淀粉食物以及牛奶,術前4 小時禁食母乳,術前2 小時禁喝飲料。但實際臨床操作中,也會結合患者情況相應延長或縮短空腹時間。
局部麻醉一般不需要空腹,但對于可能需改變麻醉方案的患者,應參考全身麻醉的禁飲禁食原則。
全身麻醉后并發癥主要包括術后惡心、嘔吐、術后低血壓、蘇醒延遲等,需要根據患者并發癥類型進行對癥處理。術后須先禁食禁水一段時間,再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從流質、半流質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總之,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前,一定要事先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項,并和醫師溝通好具體麻醉方案再進行。
麻醉期間和麻醉后,為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也要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觀察,以及相應的針對性護理?;颊呷粜g后存在慢性疼痛,可到疼痛??凭驮\,醫生會予以相應的治療,緩解疼痛。